首 页 开云网页版-开云(中国)官方在线登录 发展观察 开云网页版-开云(中国)官方在线登录跟踪 经济发展 减贫救灾 社会发展 全球招标投标 商务资讯 观察思考 发展报告 数字报告 白皮书 中国之窗 世行在中国
政策解读 宏观经济 区域发展
行业动向
行业规划 金融证券
金融法规
贸易发展 工程项目 企业发展
国情公报 经济数据 经济名词
发展开云网页版-开云(中国)官方在线登录  -2020年中国核电装机容量达4000万千瓦 民资外资可参股核电建设 -欧盟REACH法规明实施 影响我3万多企业 中国建重点实验室应对 -央行严控外商投资内地房市 把好信贷关 中国房地产还能热多久 -社会对职业教育比较歧视 维护乙肝表面抗原携带者合法就业权利 -中国扩大儿童免疫范围 增25亿购疫苗 卫生事业十一五规划纲要 -A股均价与历史高点相差1成 内地资金充裕惟未走出去形A股泡沫 -民营油企欲打包卖外资 三分格局或变两强相争 商务部促油企整改 -中国存在粮价上涨引发通货膨胀风险 商务部三措施稳定肉蛋价格 -国务院决定今年试点向国企提取分红 -07中国大学满意度排行榜出炉:清华第3北大第10 高考人数破千万
海外职业教育开辟出国留学新途径
中国发展门户网 www.chinagate.com.cn  2006 年 09 月 06 日 
字号:    打印本文章 写信给编辑

据澳大利亚相关部门相关信息显示,目前申请明年2月入学的澳大利亚职业技术学院(TAFE)部分专业的名额已经爆满。“在澳大利亚,TAFE的大学学位转接课程是一条方便快捷的留学——就业——移民途径,而新西兰近期的移民新政策也将促使很多学生选择职业教育。”雅高出国留学顾问向洋说,几年前北京、上海、深圳等地,就有大批学生选择海外职业教育作为以后职业发展的捷径。两年前,海外职业教育项目进入成都后,每年都有上百名学生通过这条途径迈入了职业生涯的大门,并且今年成都的报读人数将成倍增长。

就业移民更便捷

据悉,新西兰有关部门日前强调,学生在该国任何院校圆满完成能够获得技术移民学历分的紧缺职业课程以后,都可以申请获得6个月的无限制性工作许可。而一旦确定了相关的工作,这些学生就可以申请毕业后为期两年的工作许可或者直接申请技术移民。

据留学顾问Vicky介绍,在新西兰,能够获得技术移民学历分的课程专业有食品科技、儿童早期教育、工程、护理等,从文凭课程、本科到硕士学历不等。想技术移民的学生可以按照新西兰公布的紧缺职业来对照自己的留学途径,从而达到以后技术移民的目的。

海外职教的四大优势

据华樱出国留学顾问王京倩介绍,澳大利亚的职业教育TAFE是其国民教育重要的组成部分。该国各地均设有职业教育院校。它是澳大利亚政府为了解决学校人才培养与就业市场之间的接口问题而建立的一个教育体系,旨在为各行业培养有实际工作能力的人才,同时在澳大利亚构建终身教育系统。

究竟TAFE课程对于成都学生,尤其是高中毕业生而言,有哪些优势呢?成都留学顾问们分析认为,这种海外职业教育项目具有四大优势。

1.学习费用低:TAFE课程只相当于普通大学学费的一半左右。

2.语言要求低:一般的TAFE学院的入学要求为雅思5.5,如果达不到这个要求,还可以先读一段时间语言。

3.实用:TAFE课程毕业后的就业率要比大学毕业高,因为职业教育机构非常重视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提供了很多实习的机会,同时TAFE学院和工业界保持了非常好的关系,很多公司直接到TAFE学院录用毕业生。而且,根据现行的移民条例,留学生在读完某些二年制的TAFE课程以后,就可以申请移民。

4.一样可以用三年时间完成学士学位:学生在TAFE完成相应学分以后,不用参加考试,可以直接进入和TAFE学院有协议的澳大利亚的大学完成剩余课程。

TIPS 看清优势选专业

幼儿护理与教育:有些幼儿护理文凭课程还连接大学幼儿教育学士学位课程,如果你喜欢和孩子打交道,这是个最佳选择。

护理:主要学习一些有关护理、紧急救助和心理健康,以及如何照顾年老者、儿童、残疾人的基本常识,护理学士以及针对国内注册护士的护理学士转接课程,一直是澳洲就业、移民的热门。

汽车专业:有能力提供汽车专业课程的学院都与当地工业有着紧密联系,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多良好的实习工作机会。

美发:澳大利亚的美发课程通常包括美发沙龙管理等学习领域,培训人员运用最新的创造性技术和方式,为学生讲授有效的前沿知识和技巧。(作者:胡泽文)

来源: 成都商报

相关文章:
相关专题:
图片开云网页版-开云(中国)官方在线登录:
2007世界竞争力评比:中国大陆首度超过台湾地区
中石油称冀东南堡油田可开采100年 开发成本近60亿
更多 >>

观察与思考
中国金融改革之路 六大焦点
· 2008北京奥运商机
· 07中央财政资金流向 三农重中之重
更多>>
中国发展报告
中国改革评估报告 / 中国数字报告
· 中国城市发展报告(2006年)
· 中国企业家看社会责任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