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开云网页版-开云(中国)官方在线登录 发展观察 开云网页版-开云(中国)官方在线登录跟踪 经济发展 减贫救灾 社会发展 全球招标投标 商务资讯 观察思考 发展报告 数字报告 白皮书 中国之窗 世行在中国
政策解读 宏观经济 区域发展
行业动向
行业规划 金融证券
金融法规
贸易发展 工程项目 企业发展
国情公报 经济数据 经济名词
发展开云网页版-开云(中国)官方在线登录  -证监会:券商须让投资者理解"买者自负"原则 加强投资者教育 -北京:企业拖欠工资最高罚款3倍 出口企业调查:与人民币升值赛跑 -民政部加紧慈善立法 将改变管理缺位现状 将简化捐赠免税手续 -第四次生育高峰到来 粤年产一个百万人口县 06年200万夫妻离婚 -沪深总市值首破18万亿 股市收盘下跌 B股持续重挫拖累A股 - 京流动人员档案新规:不入社保不能存档 沪探索居家养老服务模式 -四大钢厂联手开发海外矿产资源 中钢协驳斥"中国钢铁威胁论" -新企业破产法将推出 政策性破产明年终结 鼓励银行向小企业贷款 -第二次中美战略经济对话闭幕 -中国明确义务教育政府负全责 经费须报人大批准 部分高校拟改名
对话杜青林:为建设新农村提供强大农业科技支撑
中国发展门户网 www.chinagate.com.cn  2006 年 07 月 31 日 
字号:    打印本文章 写信给编辑

农业部最近在北京召开了全国农业科技创新工作会议,提出了加快农业科技创新步伐、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强大科技支撑的战略任务。记者就当前农业科技创新的战略重点和“十一五”农业科技创新工作部署等有关问题采访了农业部部长杜青林。

为什么要花大力气推进农业科技创新?

记者:在一般人的印象中,农业是最古老的传统产业,似乎与科技创新离得比较远,我们为什么要花这么大力气来推进农业科技创新?

杜青林:农业的确是古老的传统产业,同时更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农业稳则天下安。纵观人类社会发展史,社会分工和产业分化都以农业发展为前提,而农业发展的历史实质上是农业科技进步与创新的历史。每一次农业科技的重大突破,都带来了农业发展新的飞跃。放眼当今世界,农业与科技创新的关系更为紧密。以生物技术和信息技术为主导的世界新科技革命日新月异,起点之高、进展之快、影响之大,远远超出人们的预料;美日欧等发达国家虽然国情不同,但都选择了依靠科技进步的现代农业发展道路,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80%以上;科技越来越成为农业国际竞争的核心因素和焦点领域。

当前,我国农业发展正处于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过渡阶段,既承担着为新农村建设提供产业支撑的历史重任,又面临着资源和市场的双重约束。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我们惟有加快推进农业科技进步与创新,才能缓解农业发展的资源约束,推进农业增长方式转变,拓展农业发展领域,提升农业竞争能力,实现农业又快又好的可持续发展,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奠定坚实的基础。

记者:加快农业科技创新步伐,既重要又紧迫。那我国农业科技发展整体水平如何?能否满足发展的需要?

杜青林: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科技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为农业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50多年来,我国培育并推广的农作物新品种、新组合有6000多个,粮、棉等主要作物品种在全国范围内更换了5次至6次,每次更换都增产10%以上。超级稻、杂交玉米、矮败小麦、转基因抗虫棉等一大批突破性科技成果的成功开发和推广应用,使主要农作物良种覆盖率达到95%以上,有效地提高了粮棉油等大宗农作物的生产能力。畜禽品种改良和规模化养殖、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名特优新水产品养殖技术的进步,使畜牧水产养殖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50%以上。农业机械化技术的突破性进展和应用,工厂化农业和设施农业的兴起,大幅度提高了农业劳动生产率和土地产出率。到“十五”末,我国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已经达到48%左右,农业机械化程度达到38%,一些重大技术领域已在国际上具备了竞争优势。可以说,我们的农业科技发展已经站在一个新的起点上。

但从整体来看,由于发展起点低、长期投入不足和一些体制机制性障碍,我国农业科技总体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较大差距,主要表现为自主创新实力比较薄弱、核心技术缺乏,农业科学研究多属于“跟踪式”、“模仿式”或“转化式”研究,真正原始性创新的东西还不多,一些出口创汇农产品品种和重大技术装备仍主要依赖进口。另外,由于农业科技推广体系不健全和农民整体素质不够高,制约了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应用,很多成果不能变成现实生产力,农业科技与经济发展结合还不紧密。

我国农业科技创新的重点是什么?

记者:听了您的介绍,我理解,我国农业科技发展既成就喜人,又任重道远,那么下一步我国农业科技创新的重点是什么?

杜青林:农业科技创新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统筹规划、科学推进。根据目前的情况和发展需要,我们研究确定了未来15年我国农业科技创新的指导方针,就是自主创新,加速转化,提升产业,率先跨越。总的目标是力争经过15年的努力,继续保持超级水稻、转基因抗虫棉、基因工程疫苗等研究领域的国际领先优势,在农业特色种和专用种培育、农业技术装备关键部件和设备研发上取得突破,在农产品安全生产、农业动植物重大灾害防控、农产品加工和生态环境整治等方面取得一批核心技术,大幅度提高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速度和水平,使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63%,农业科技整体实力率先进入世界前列。依靠农业科技的跨越,带动农业和农村经济的跨越,推动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增长转入科学发展的轨道。

记者:您给我们描绘了农业科技创新的蓝图。实现这样的蓝图对我国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提出了什么样的要求?

杜青林:农业科技具有公益性、区域性和稳定性的特征,决定了农业科技创新必须要有一个功能完善、运转高效、支撑有力的新型创新和转化应用体系。构建新型农业科技创新与转化应用体系,不是要把现有的体系推倒重来,而是要在已有基础上进行改进和完善,重点是要解决能力和效率问题,关键是要建立和完善“稳定支持、适度竞争”的投入机制、顶层设计与生产需求紧密结合的立项机制、“资源共享共用、权益合理分享”的协作机制和同行认可与实际检验相结合的科技评价机制。

下一步,农业部将在深入总结各地区各单位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想方设法创造各种有利条件,动员和组织全国各级各类农业科研院所和农业院校,在动植物新品种选育,优质高效安全生产技术、农产品精深加工新技术、农业生态环境保护与资源综合利用技术、农业工程技术与智能化装备开发,以及基础和高新技术研究领域开展联合攻关,同时深入探索完善成果转化的有效方式和方法,促进农科教、产学研紧密结合,以任务带团队,以团队促网络,以网络建体系,“干中兴,兴中建”,形成符合新时期农业发展要求的新型农业科技创新与转化应用体系,成为建设创新型农业的知识源、技术库和加速器。

农业科技创新应从哪里入手?

记者:您刚才说过农业科技创新是艰巨的系统工程,推进这项工程首先应从哪里着手?农业部近期将展开哪些行动?

杜青林:农业部始终把农业科技工作放在突出位置,坚持全方位支持、推进农业科技创新。近期,农业部将着力从促进联合协作、完善管理机制、加强科技服务以及强化科技执法等方面,部署开展一系列工作,力求以机制创新促进体系建设、带动科技实力提升。

一是建立农业科技协作网络。

按照“目标统一、渠道不变、有效整合、管理有序”的原则,整合农业部现有的各项建设投资和财政专项资金,重点向提升农业科技自主创新能力方面倾斜。以农产品为单位,联合各级各类农业科研教学推广机构、龙头企业、合作经济组织的科技力量,建立跨单位、跨区域的科技协作网络,促进产学研的紧密衔接。

二是创新农业科技管理机制。

继续推行和完善首席专家负责制,加强专家信用管理,维护专家的权威。探索项目的公开公示制度,避免“暗箱操作”,构建透明、高效的监督管理模式,提高农业科技项目的公信力。

三是搞好秋季增收科技服务。

动员组织科研、教学和推广机构的科技人员,抓住秋粮生产和畜牧养殖的关键环节,深入田间地头、圈舍小区,开展实用技术指导与服务,推广节约和抗灾减灾技术,促进增产增收。

四是加强农民培训和人才队伍建设。最近,农业部和中国科协牵头,会同另外12个部委共同启动实施了“农民科学素质行动”。结合这一行动,今年农业部将围绕一村一品,在1万个村实施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工程;依托阳光工程,对350万有转移就业意愿的农民开展短期技能培训。依托“百万中专生计划”,10年内培养100万名具有中专学历的农村实用人才。

记者:社会各界对农业科技创新非常关心,农业部门将采取哪些措施来吸引社会力量参与农业科技创新?

杜青林:加快农业科技创新,不仅是发展现代农业、提高农业国际竞争力的根本途径,也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基础环节,需要全社会的关心、支持和参与。农业部门将努力营造一个良好氛围,构建一种激励机制,调动广大农业科技人员的积极性,吸引社会各方面力量支持、参与农业科技创新。农业部将以“中华农业英才奖”和“神农中华农业科技奖”为抓手,发挥这些奖项的激励导向作用,在农业科技人员中大力倡导情系三农、扎根基层的奉献精神,团结协作、淡泊名利的团队精神,勇于创新、敢为人先的探索精神。同时,积极创新方式和方法,鼓励和引导工商资本、民间资本和外商资本投入农业科技创新和转化应用,逐步形成多元化、多渠道、高效率的农业科技投入格局,逐步开创全社会关心农业科技创新、支持农业科技创新的新局面。(记者 李 力)

来源: 经济日报

相关文章:
相关专题:
图片开云网页版-开云(中国)官方在线登录:
2007世界竞争力评比:中国大陆首度超过台湾地区
中石油称冀东南堡油田可开采100年 开发成本近60亿
更多 >>

观察与思考
中国金融改革之路 六大焦点
· 2008北京奥运商机
· 07中央财政资金流向 三农重中之重
更多>>
中国发展报告
中国改革评估报告 / 中国数字报告
· 中国企业家看社会责任
· 全国农业统计报告 / 农业发展报告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