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开云网页版-开云(中国)官方在线登录 发展观察 开云网页版-开云(中国)官方在线登录跟踪 经济发展 减贫救灾 社会发展 全球招标投标 商务资讯 观察思考 发展报告 数字报告 白皮书 中国之窗 世行在中国
政策解读 宏观经济 区域发展
行业动向
行业规划 金融证券
金融法规
贸易发展 工程项目 企业发展
国情公报 经济数据 经济名词
发展开云网页版-开云(中国)官方在线登录  -证监会:券商须让投资者理解"买者自负"原则 加强投资者教育 -北京:企业拖欠工资最高罚款3倍 出口企业调查:与人民币升值赛跑 -民政部加紧慈善立法 将改变管理缺位现状 将简化捐赠免税手续 -第四次生育高峰到来 粤年产一个百万人口县 06年200万夫妻离婚 -沪深总市值首破18万亿 股市收盘下跌 B股持续重挫拖累A股 - 京流动人员档案新规:不入社保不能存档 沪探索居家养老服务模式 -四大钢厂联手开发海外矿产资源 中钢协驳斥"中国钢铁威胁论" -新企业破产法将推出 政策性破产明年终结 鼓励银行向小企业贷款 -第二次中美战略经济对话闭幕 -中国明确义务教育政府负全责 经费须报人大批准 部分高校拟改名
品种革命:推动传统农耕走向科技时代
中国发展门户网 www.chinagate.com.cn  2006 年 01 月 18 日 
字号:    打印本文章 写信给编辑

三大当家农作物新品种推广应用面积302.98万亩,累计增产粮食12444.31万公斤,累计增加经济效益15557万元,农民每年亩均增加收入51.3元———当我们站在“十五”的终点回望,发现宁夏粮食连年丰收的纪录中,越来越多地闪耀着科技成果的光芒。当水稻品种实现第七次更新换代,玉米品种实现第五次更新换代,小麦由单纯普通品种发展到各专用品种与普通品种共存共荣时,当一批应用前景广、增产效果显著的优质高产新品种先后登场,一批先进实用高效的新技术陆续向农民普及时,宁夏的农业开始从秦汉屯垦的古老快速跨入技术引导的现代。

联合攻关

国以农为本,农以种为先。“小麦、水稻、玉米新品种选育及配套栽培技术研究”课题,是宁夏“十五”期间农业产业化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10项重点攻关课题之一。课题汇集了自治区科技厅、宁夏农林科学院、宁夏大学农学院、固原市农科所、永宁县小麦繁育所等单位的近50名科技人员。他们联合攻关,加强优质、高产、抗逆及专用型新品种的选育,开展了小麦在单作、套种条件下优质、高产的适宜密度、施肥、灌水指标的研究;水稻优质高产、提高整精米率的插秧、直播条件下的育苗、水肥管理技术及全程机械化高效种植技术研究;饲用玉米品种的制种技术和提高品种生物产量的水肥密指标及管理技术研究;青贮玉米质量评价标准及应用技术研究等一系列课题研究。

在无数次试验、研究的过程中,科技人员付出的汗水结出了甜美的果实,提出三大作物主要品种的规范化栽培技术规程和适合于引黄灌区推广利用的轮作倒茬种植制度及间、复、套种模式,优化集成小麦、玉米、水稻优质新品种及配套栽培技术,在吴忠国家农业园区、青铜峡农业示范园建立集中连片示范样板。

针对引黄灌区农业用水紧张及优质专用新品种的需求实际,项目组加大了对节水、专用种质的引进与鉴定力度。农科院农作物所、永宁县小麦繁育所进行了小麦、水稻节水筛选试验;小麦品种资源、水稻节水育种课题组分别进行了小麦垄种和水稻节水栽培试验。通过试验,小麦垄种节水达30%%左右,水稻“两保两控”灌水技术诞生。课题组还紧紧围绕攻关目标,开展了抗旱、耐盐鉴定研究,引进鉴定种质资源5048份,繁种入库5399份,提供育种材料1069份次。

追赶阳光

一个农作物新品种的诞生,需要8到10代繁殖。宁夏因气候所限,一年只能种一季。而通过到南方抢阳光抢时间的办法,一年可繁育两代,新品种的育成可以缩短一半时间。每年8月、10月,育种工作者便像候鸟一样出发,带上刚收获的小麦、玉米、水稻种子,千里迢迢来到云南、海南播种,第二年4月收获后,他们又赶回宁夏,把他们经过一个冬春的辛劳繁育出的种子播撒在塞上大地。

云南、海南风景如画,可是科技人员无暇去领略;三四月是海南最热的时节,科技人员昼夜守候在田头,细心观察、记录、研究。知道种子发芽、拔节、抽穗的毫厘之差,却不知自己的孩子怎样窜高长大,父母生病,无法在床前尽孝,逢年过节家家团圆,他们却默默地与天地为伴。

袁汉民、许兴、王兴盛、许志斌,还有裘志新、魏亦庆、杨国虎……他们中有课题首席专家,有享受国务院津贴专家,有年轻的研究人员。但无一例外,他们个个面孔黝黑,看上去和农民没有什么区别,只是谈起工作来不经意说出的专业术语,才使人们把他们同科技联系起来。他们的价值是无法计算的,田间地头那一张张面对丰收合不拢嘴的笑脸,就是对他们的最高奖赏。

金色回报

情洒塞上大地,大地捧出丰厚回报。“十五”以来,宁夏小麦、水稻、玉米新品种共有30个通过审定,其中有2个通过国家审定,3个被列入国家科技成果重点推广计划。宁粳23号实现超高产,在宁夏水稻区域试验和全国北方水稻区域试验中产量均居第一位,2002年获国家科技部、农业部“十五”第一批农作物新品种二等补助;宁粳28号2004年获得国家农业科技成果转化项目资金;宁粳24号2004年获得自治区科技进步二等奖;宁香稻2号2002年在第三届中国特种稻学术研讨会暨产品展评会上获金奖。“十五”重大科技攻关项目《主要农作物新品种选育及配套栽培技术研究》获自治区科技进步一等奖。

新技术、新品种成为大地丰收和农民手里的钞票才算一个完整的圆。项目组与农业管理部门、民间行业协会、企业联合,探索实行了多种机制的推广模式和途径。利用科技示范园区、优质粮生产基地,推广新选育品种302.98万亩,增产粮食12444.31万公斤,增加经济效益15557万元。在吴忠国家农业高科技示范园区、青铜峡农业园区,水稻新品种及规范化旱育稀植、机械插秧和机械收割、有机栽培、旱育秧人工插秧等技术捷足先登。灵武市梧桐树村、永宁县上河村、贺兰县先进村示范1万亩,辐射带动5万亩。经自治区农调队实打测产,3个点的超高产示范田亩产都超过800公斤。“宁夏优质专用玉米新品种及综合配套技术研究”项目,几年来在全区不同类型区示范推广了9个新品种,累计增产玉米1.68亿公斤,新增秸秆1.445亿公斤,新增产值3.46亿元,新增总效益3.27亿元,2005年获得自治区科技进步一等奖。(记者 白燕)

来源: 宁夏日报

相关文章:
相关专题:
图片开云网页版-开云(中国)官方在线登录:
2007世界竞争力评比:中国大陆首度超过台湾地区
中石油称冀东南堡油田可开采100年 开发成本近60亿
更多 >>

观察与思考
中国金融改革之路 六大焦点
· 2008北京奥运商机
· 07中央财政资金流向 三农重中之重
更多>>
中国发展报告
中国改革评估报告 / 中国数字报告
· 中国企业家看社会责任
· 全国农业统计报告 / 农业发展报告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