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并首次把这个概念写入了党代会的政治报告。在10月15日举行的中共十七大开幕式上,当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在工作报告中,将“建设生态文明”定义为中国在2020年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目标的新要求之一,并明确提出“必须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放在工业化、现代化发展战略的突出位置,落实到每个单位、每个家庭”时,引发了热烈的掌声。(2007年10月16日新华网)
在笔者的印象中,党和政府早在上世纪90年代中期,就开始提及生态文明。1999年,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的温家宝就曾说过,“21世纪将是一个生态文明的世纪。”但由于种种原因,长期以来,很多环保措施没有得到应有的落实。在过去20多年中,随着中国承接国际产业分工,成长为新兴的“世界工厂”,生态负担日益沉重。官方数据显示,2006年中国化学需氧量排放总量居世界第一,远远超过环境容量,全国七大水系监测断面中62%受到污染,流经城市的河段90%受到污染。在某些地方,生态破坏已经造成对人类生存的现实威胁。
尽管“生态危机”、“生态灾难”在一些地方频现,成了最受关注的热门话题,但仍然没有引起一些地方政府的高度警惕。不少地方对干部的政绩考核中,主要侧重于经济增长、招商引资等,把GDP增长作为“硬任务”,把生态环保作为“软指标”,甚至连人人诟病的污染也成了GDP增长点。为追求政绩,个别地方官员甚至不惜以破坏生态、透支资源的方式来发展当地经济,出现了“要了金山银山,毁了绿水青山”的咄咄怪事。有资料显示,在过去20多年里,中国GDP年均增长9.5%,这其中,至少有18%是靠资源和环境的“透支”来实现的。
这些迹象表明,对于中国这个拥有13亿人口的大国而言,如果不振聋发聩地叫响“生态文明”这一口号,唤醒全民的生态忧患意识;如果不在产业发展、经济增长、改变消费模式的进程中,尽最大可能积极主动地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如果不认真反思人与自然关系中环境污染的代价,不在体制上进行变革,而是等到陷入不可逆转的生存危机之后再来治理,必然会使“资源难以支撑,环境难以容纳,社会难以承受,发展难以持续”。今年5月以来发生在太湖、巢湖的一系列水污染事件,已经给我们敲响了这方面的警钟!
让人欣喜的是,党中央高瞻远瞩,首次把“生态文明”写入了党代会的政治报告,将之上升为全面小康的新目标,这不仅是建设和谐社会理念在生态与经济发展方面的升华,充分体现了生态文明对中华民族生存的重要意义,而且也是对全球日益严峻的环境生态问题所做出的庄严承诺,展示了中国负责任的大国形象。一些欧洲国家对中国在环保中担任的角色越来越关注。意大利《共和报》驻京办的首席记者拉普尼说:污染和气候变化作为全球性问题,如果没有中国的参与,就很难解决。法新社甚至从胡锦涛的长篇报告中,把这个话题单独摘出来做成了一篇报道……
窃以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离不开生态文明,没有良好的生态文明,就不可能有高度的物质享受、政治享受和精神享受,也就谈不上真正的小康。各级党委政府和党员干部要深刻领会“生态文明”的政治内涵,彻底实现执政理念的根本性转变。在战略上,把生态文明同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相并列;在实践上,把生态文明作为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硬指标;在考核中,不再盯紧GDP,主要看当地经济发展效率和质量改善了没有,能源资源消耗速度下降了没有,区域生态质量改善了没有,环境污染治理和清洁生产水平达标了没有……
当有一天,“生态文明”有了“一票否决”,成了官员重要的政绩,我们的天才会更蓝,水才会更清,山才会更绿,城才会更美,真正的“小康”也就如期而至了。(作者:高福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