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财贸经济研究所所长江小涓主编的《中国经济运行与政策报告№1──迈向全面小康社会的中国经济》(财经蓝皮书),已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全书分上下两篇:上篇沿用一般皮书风格,对中国近5年来特别是2002年的经济运行状况进行了全面深入、精确到位的剖析,对2003年及未来的经济发展走势进行了前瞻性的预测,并从财政、金融、对外经贸和利用外资等角度对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提出了若干政策建议。下篇则根据中共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按照学术研究的基本规范,用12章的篇幅研究和探讨了这个宏伟目标中与经济发展有关的具体内涵,揭示这个过程中的规律性趋势与可能遇到的重点、难点问题,以及实现这个宏伟目标需要实施的战略和对策。以下是“下篇”部分章节的内容精选。
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国际比较
(一)初步小康的国际比较:起点与差距
世界银行将世界各个国家/地区按人均收入水平分为4个组别:低收入国家(人均GDP少于756美元),下中等收入国家(人均756-2995美元),上中等收入国家(人均2996-9265美元),高收入国家(人均高于9265美元)。中国目前属于下中等收入国家(2002年约980美元),如果顺利实现翻两番的目标,再考虑到人口增长和汇率变化的因素,到2020年,中国将进入上中等收入的国家组别。因此,我们主要使用下中等收入国家和上中等收入国家两个组别与中国进行比较。在与现状进行比较时,主要用下中等收入国家;在展望20年后时,也就是到2020年完成再翻两番的任务、基本上完成工业化时,主要用上中等收入水平的国家。
(二)全面小康的参照指标:趋势外推与国际比较
到目前为止,国家统计局或其它政府权威机构,尚没有提出衡量全面小康社会进程的指标体系。在此,我们将尝试用“趋势外推法”和“国际比较法”,描述我国实现全面小康社会时可能具有的经济结构和生活质量水平。我们用过去20年的增长率进行外推,求出2020年我国的这些指标应该达到的水平。表1是趋势外推预测得到的结果。
根据比较,我国全面小康社会的主要任务和难点在于提高人均GDP、调整与优化经济结构、控制收入差距的扩大、发展信息技术、提高人民生活质量。总之,未来20年,我们不仅要关心收入水平这些数量指标,更要关心经济结构、收入分配等结构性和公平性方面的指标,才能顺利实现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
二、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与中国的全面小康
国民经济的稳定、持续增长是实现全面小康的根本保证。我们使用含有外生技术并包含人力资本的新古典增长模型,分别对资本存量、劳动力、人力资本等变量进行分析测算,最后将数据代入到模型之中,得到中国未来18年的经济增长率,说明从人均GDP数量方面看,中国2020年实现全面小康没有问题。
三、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与中国的全面小康
与工业相比较,我国的服务业在数额和比重两个方面,明显落后于经济发展的实际水平。
从我国国情出发,服务业发展应该得到特别重视,这是因为服务业是吸纳就业的行业。对就业的贡献突出。按照增长能力、吸纳就业的能力、产业带动能力和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我们衡量和测度了服务业的一些主要部门,研究表明,服务业中的一些行业如房地产业、物流服务业、社会服务业和旅游业等,都是吸纳就业比重较高的行业,也是具有高速增长潜力的产业,这些产业较快发展,将在很大程度上缓解我国的就业压力。
服务业的发展和水平提升,是进一步提高我国工业效率和竞争力的重要条件。即使我国的工业在生产过程中的技术和工艺达到世界先进水平,但如果在流通领域中缺乏效率,其竞争力就要大打折扣。制造业要继续提升竞争力,就需要有达到国际水平的各种服务业的高效服务,包括高效的物流系统、良好的金融服务、国际标准的会计、审计、法律服务等等。
四、扩大消费需求与中国的全面小康
实现全面小康消费的条件:(1)收入条件。我国居民收入增长缓慢是制约消费增长的首要因素,提高收入增长速度是实现全面小康消费的重要前提。收入分配两极化的存在直接影响消费率的提高。因此,增加农村和贫困人口的收入水平是中国实现全面小康的必由之路。(2)心理与文化条件。消费文化和消费心理影响消费动机和消费行为,中国储蓄先行、量入为出的消费文化根深蒂固,加上消费收入预期下降,消费支出预期上升,居民有钱不敢花。(3)市场条件:产业结构调整,即从供给方面着手,创造出新的供给方式和供给制度,为消费需求的增长创造条件,使居民的潜在消费需求变成现实消费需求。(4)制度条件:市场制度决定了消费的直接成本与机会成本;消费的成本取决于市场制度决定的价格。国家的消费制度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起到引导消费、培育消费热点的作用。我国抑制消费的制度环境仍然存在。
实现全面小康消费水平,需要进一步改革消费制度,降低消费成本;改善市场环境,培育消费热点;引导消费文化,转变消费观念;以及强化消费的“示范效应”,带动大众消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