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五规划追求和谐发展
十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昨日高票通过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是中国新一代领导人提出科学发展观后,制定的第一个五年规划,与以往的五年计划相比具有转折性的意义。
从发展到科学发展,从先富到共同富裕,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展现社会主义新农村美好前景等等,是“十一五”规划受到普遍关注的重要原因。提高自主创新能力、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发展循环经济、区域协调发展、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走新兴工业化道路等,都成为“十一五”规划的战略目标,这些关键用词描述的就是中国的新发展模式。“十一五”规划增加了人文和社会指标,如扩大就业,加强义务教育、公共卫生和公共安全,健全社会保障等诸多方面内容,将社会发展、公共服务、生态环境方面的指标等。
“十一五”规划的内容表明中国在创新自己的发展模式,走出了一条自己的发展道路。这就是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科学发展道路。落实科学发展观首先要转变发展观念,包括从片面的发展到全面的发展,从低水平的发展到高水平的发展,从低质量的发展到高质量的发展,从不公平的发展到公平的发展,从不协调发展到协调发展,从不平衡发展到均衡发展,从不可持续发展到可持续发展等等。
中国改革开放28年来高速发展,既创下了现代历史,也创下了世界历史上的最高发展速度记录。当前中国所面临的经济发展的困难,主要不在于增长速度上不去,而在于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根据“十一五”规划纲要,到2010年人均GDP比2000年翻一番的目标完全可以顺利实现,但经济增长速度不是第一位的,今后五年的关键是要改变发展模式,降低对资源能源的消耗,提高创新力,实现可持续的发展。纲要确定今后五年年均经济增长7.5%,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降低20%左右、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10%,首次成为五年规划的“约束性指标。和以往五年计划明显不同的是,“十一五”规划纲要将22个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量化指标分为“预期性和“约束性两类,其中的预期性指标主要依靠市场实现,比较有弹性;而约束性指标则强化了政府在提高能源使用效率、人口发展、环境保护、医疗、养老等方面的公共责任,是具有法律效力的硬性指标。
在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综合国力显著增强的同时,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同人口、资源、环境压力出现越来越大的矛盾。要解决这个矛盾,就必须走科学发展之路,更加注重统筹协调发展。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十一五”规划纲要进一步加大了社会发展的内容和
要求。规划纲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既提出经济增长的目标,更强调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按照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要求,从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切身利益问题入手,扎实推进和谐社会建设。规划纲要提出,今后五年要使城镇新增就业和转移农业劳动力各达到4500万人,国民平均受教育年限增加到9年,进一步扩大养老、医疗等社会安全网的覆盖面,实现城乡居民收入的稳步增长。今后五年在提高效率的同时,将更加关注公平。必须扭转收入差距拉大过快的问题,加大对西部地区和农村的公共投入,以减少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百姓反应强烈的看病难、上学难、住房难等问题亟待解决。政府决心在“十一五”期间实现由偏重于增加物质财富向更加注重人的全面发展和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重大转变。
建设新农村和推动自主创新被写入中国未来5年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在发展思路上,规划纲要全面阐述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方向、任务、重点和政策措施。在产业结构调整方面,规划纲要阐明了结构调整的任务和重点,并首次把服务业独立成篇,放在突出位置。
中国未来五年的发展蓝图已经批准,这将是今后一个时期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行动纲领。按照“十一五”规划纲要的要求,让我们满怀豪情地投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创造更美好的未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