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开云网页版-开云(中国)官方在线登录 图片 发展观察 开云网页版-开云(中国)官方在线登录跟踪 经济发展 减贫救灾 社会发展 全球招标投标 商务资讯 观察思考 发展报告 数字报告 白皮书 中国之窗 世行在中国
专家专栏 政策解读 宏观经济 区域发展
行业动向
行业规划 金融证券
金融法规
贸易发展 工程项目/ 数据库/周刊 企业发展
国情公报 经济数据 经济名词 采购商
发展开云网页版-开云(中国)官方在线登录  -多家银行同城跨行取款手续费涨至4元 官方:合法合规 运营成本 -11省区遭遇大范围高温 局部最高气温超40℃ -报告称铁道部负债超万亿 上半年地方政府融资公司借款7.66万亿 -东盟成中国第四大贸易伙伴 上半年相互投资694亿美元 实录 -人保部否认工资条例年内出台 人民日报:供求拐点未到 专题  -发改委人士:未来五年经济快速上升 安徽十二五计划GDP达两万亿 -中国推出有色金属行业十二五规划草案 大蒜价格突破5月上旬高点 -央行再放松香港人民币业务限制 报告称人民币汇率不存大涨基础 -国资委主任荐书央企负责人大谈改革 央企年内调整到100家以内 -四部委拟出台地方融资平台清理细则 1.5万亿贷款存偿还风险
首页>>宏观经济
宏调政策两难齐聚下半年 警惕滞后性下滑
中国发展门户网 www.chinagate.cn  2010 年 07 月 27 日 
关键词: 宏调政策 探底 两难 政策预期 政策效果 政策工具 政策选择 政策取向 房地产
字号:    打印本文章 写信给编辑

“筑底”而非“探底”

针对当前我国经济出现减速,并存在外需收缩、消费后劲不足、投资刺激效应锐减等问题,本刊记者采访到的多数经济学家综合分析认为,更大程度上这将是一次我国经济复苏进程中的“筑底”过程,而非所谓的“二次探底”。

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教授卢锋分析说,当前形势跟2008年有很大区别。从外部来看,欧债危机虽然影响不小,但无法和2008年雷曼兄弟倒闭引发的全球金融海啸相提并论,当前世界经济总体处于复苏通道;从内部来看,2008年是在经历了多年高增长之后,通胀水平高、资产泡沫膨胀,处于全面偏热,而今年在宏观调控政策下,经济处于动力交替时期,总体平稳。

受访专家认为,四个因素决定了我国经济“筑底”可能远大于“探底”可能:

首先,此次房地产调控对房地产开发投资的影响不会超过上一轮调控。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研究员唐建伟认为,一方面,当前国内外经济均处于复苏进程中;另一方面,保障性住房建设力度加大将对房地产投资形成一定程度支撑。如果各级地方政府严格按照规划完成保障性住房建设,2010年保障性住房建设可占前一年商品住宅竣工面积的近30%,预计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为20%左右。

其次,消费持续增长是防止经济“硬着陆”的持续动力。巴曙松认为,消费为我国经济复苏贡献了重要的份额,6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同比增长18.3%,继续保持较高增长态势。

再有,地方产业“接替”也对经济形成一定支撑。今年上半年,江苏省以新能源、新材料、生物技术和新医药、节能环保、软件和服务外包、物联网为代表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增速都保持在40%以上。浙江省工业经济研究所所长兰建平认为,下半年中国经济肯定不会出现像2008年那种形式的“探底”,复苏的过程可能会有反复,但缓慢回升的趋势已经确立。

最后,就业状况良好,对经济下行“容忍度”较高。中国国际金融公司首席经济学家哈继铭认为,即使下半年经济增速明显下降,但是只要就业状况依然健康,不用过于担心“二次探底”。在2009年初我国GDP增速低于7%的情况下,我国依然保持了较好的就业状况。

中国社科院学部委员、经济学部副主任刘树成分析道,“中国经济目前‘筑底’已经完成,可能复苏过程中会有一些颠簸,全年增速可能在9.5%~10.5%区间。”

警惕“滞后性”下滑

据本刊记者了解,尽管大多数专家看好下半年经济增长,仍有部分经济学家担忧经济出现“滞后性”下滑。民生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滕泰说,中国经济“二次探底”的可能性较小,但对我国可能出现的经济下滑要有思想准备,我国明年个别季度GDP有“破八”的可能。余斌也认为,明年一季度我国经济增速可能低于8%。

多位受访专家认为,下半年及明年我国经济面临的最大不确定因素就是国际环境的进一步恶化。哈继铭说,由于欧盟有近70%的贸易在内部进行,欧债危机使得欧洲5国的进口需求下降,并直接导致德法的出口产能过剩。这将迫使它们在欧元区外寻找出口市场,美国市场将成为必争之地。

这意味着,中国出口不仅面临着欧洲市场的萎缩,还将面临美国等市场的贸易价格战。此外,美国提出了“出口倍增计划”,预计在人民币升值和贸易救济等方面,会对我国持续施压。今年3~4季度,欧债危机对中国出口的影响将逐步显现,并可能持续一年至一年半的时间。

可能导致经济“滞后性”下滑的另一个不确定因素是,房地产价格大跌可能拖累经济发展。唐建伟指出,房地产调控对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的影响有滞后效应。参考2007年的情况可以发现,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在调控后两个季度才开始显现。据此推断,本轮房地产调控效应将会在第四季度之后开始体现,并在4个季度之后对我国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形成较大压力。

梁朋等专家认为,我国经济下滑是在国际经济因素影响还没有完全显现的时候发生的。在未来经济转型过程中,受欧债危机的蔓延和劳动力成本上升等诸多因素的影响,经济能否尽快形成新的增长点,经济效益是否足以弥补投资和出口的下滑,都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建议目前不宜再出台进一步的紧缩政策。

考验宏观调控艺术

多位受访专家认为,当前我国经济中存在的诸多“两难”问题,使得宏观调控的政策选择空间缩小,调控难度加大,宜进一步提高调控的艺术,增强调控效果:

其一,调控政策的首要任务是保持稳定性和连续性。针对目前市场上“是否出台二次刺激政策”的争论,余斌说,在宏观调控的作用下,我国上半年经济已呈现“高增长、低通胀”的良好运行态势。“即使未来由于不确定因素导致经济在房地产等局部领域出现问题,也宜在稳定当前调控效果的基础上稳步微调,不可轻易转向,使调控效果功亏一篑。”

其二,鉴于存在多项宏观政策目标的现实情况,需采取更有针对性的策略。余斌认为,从当前情况看,国家三大宏观政策目标中,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和抑制资产泡沫两项在年内基本上能够得到较好的实现。今年中国经济的总体增速在9.5%至10%之间,通胀也不太可能超过3%,因此,下半年的宏观调控、政策取向和相关考量应更多地将注意力放到经济结构调整、发展方式转变上。

其三,进行政策统筹,防止导致多重政策叠加下的“过犹不及”。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胡晓炼认为,在宏观政策上面,应该提倡统筹,而不是叠加。对矛盾和问题先分清主次,然后再区分政策工具中的主次关系,最后达到好的宏观管理效果。尤其是在房地产调控、政府投融资平台的管理以及劳动力成本的管理上,更应特别注意。

其四,更好地综合运用市场手段和行政手段,更多采取“柔性调控”。德意志银行首席经济学家马骏认为,中国宏观调控手段的行政性色彩浓厚。如信贷增长主要靠额度控制,项目投资主要靠审批控制。利率、汇率等市场经济国家最常用、最灵活、适于微调的宏观调控工具却用得很少。行政手段见效快,立竿见影,但也容易出现顾此失彼、后遗症较多、经济大起大落等问题。(《瞭望》开云网页版-开云(中国)官方在线登录周刊记者)

来源: 瞭望
   上一页   1   2  



相关文章:
中央连开经济会议宏调政策微调 股市利好几何?
防通胀的目标调整可增强宏调政策空间
适度从紧宏调政策仍在酝酿 防止数月经济增速反弹
图片开云网页版-开云(中国)官方在线登录:
官方首次承认碘过量危害健康 拟降食盐碘含量
广州亚运会开闭幕式门票正式发售 市民问多订少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