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因人民币汇率不欢而散
IMF并非第一次指责人民币汇率。2007年6月,IMF通过《对成员国政策双边监督的决定》,要求成员国确保其汇率政策不会引发“外部社会的不稳定”。IMF将每年与成员国进行双边讨论,并对成员国相关政策提出评估意见,这一过程又被称为“第四条磋商”。
外界普遍认为,当时出台这一“点名并羞辱”的规定,主要就是针对中国。对此,中国随即作出反应,中国人民银行发表声明反驳。中国外交部发言人也“提醒”说,IMF应该客观、公正地反映和评价各国汇率政策。此后,双方关系急剧恶化,随后两年的“第四条磋商”也就无果而终。
让IMF没有想到的是,国际金融危机凸现了中国的影响力,而IMF要想被国际社会赋予更大权力、承担更重要责任,不仅不能继续和中国交恶,还必须改善与中国的交往,获得中国更多的支持和资金援助。此后,IMF也开始在人民币汇率问题上出现微妙变化。
2009年,卡恩在接受《财经国家周刊》记者采访时,对中国当前政策不吝赞美之辞。他说,中国采取的一系列刺激经济举措规模庞大,并针对基础设施和民生支出,为世界经济起到了示范作用,他本人也因此“深受鼓舞”。卡恩曾表示,IMF欢迎中国在世界经济中发挥更大作用,而且这也是“合法的”。
有分析人士说,卡恩难得频繁接受中国媒体采访,尤其是在涉及中国问题的一些谈话,不乏微言大义,或许正预示着中国和IMF新关系的开始。
博弈仍将继续
2009年7月,IMF执董会恢复与中国的“第四条磋商”。IMF在磋商中再次对中国政府的一系列经济举措予以高度评价。
报告说,对中国政府随后采取的“迅速而有力的财政和货币政策”,IMF赞赏有加,认为这些政策对促进中国今明两年增长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并为全球经济稳定作出了贡献。对于中国所在的亚太地区,IMF报告认为,“中国经济政策正发挥着地区稳定基石的重要作用。”
在这份报告中,IMF也指出,一些执行董事仍然支持人民币被显著低估的看法,不少执行董事认为,人民币升值将是全球经济再平衡举措的一部分。同时,也有一些执行董事认为,很难对汇率政策进行评估,只有在时间允许的情况下,中国才可能在汇率政策上采取逐步的态度。
一些IMF专家也认识到,在人民币汇率上向中国大棒施压,于事无补,因此也采取一些和缓的措辞。比如,IMF首席经济学家奥利维尔.布兰查德在接受《财经国家周刊》记者采访时表示,人民币汇率并不是思考中国问题的一个正确方向,而人民币升值对美国有利,但不会解决美国所有的经济问题。
2009年,中国投资500亿美元购买IMF债券。在中国的要求下,IMF也首次通过向成员国发行债券的方式完成了这笔融资。2010年3月,卡恩又宣布,任命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朱民出任总裁特别顾问,朱民也成为进入IMF领导层的第一位中国官员。
但显然,布兰查德的话也未必代表IMF的所有声音。卡恩最近对人民币汇率的攻击,也反映出其作为IMF最高首脑的西方背景,另外,从伯格斯滕公开要求借助IMF施压的决策看,人们也可清楚看到IMF仍为西方掌控的事实。
因此,即使朱民已走马上任,中国在IMF的份额得到有效提高,IMF作为一个西方控制下的国际金融机构的性质不会改变,IMF大部分高层仍为西方官员垄断的性质不会改变,IMF迎合西方国家对中国一些政策施压的现状也不会改变。对中国来说,如何改变在IMF的政治生态和处境,无疑是一个长期博弈和斗争的过程。 刘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