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成都十二月二十二日电 题:在“黄金十年”高飞的成都高新产业
中新社记者 杨杰
“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以来的十年,是成都高新区发展史上名副其实的‘黄金十年’”,面对来访的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十周年中央媒体采访团, 成都高新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副主任冯亚曦充满了喜悦。
记者近日随采访团走进成都高新区南部园区,但见园区内花草郁郁葱葱,建筑错落有致,就像走进了一座大花园。在这样清雅的环境中,成都高新产业正追赶着世界的脚步。
成都高新区筹建于一九八八年,一九九一年跻身“国家级”之列。二十年来从无到有,已形成了南部园区和西部园区两大园区,以及以微电子和软件为主导的电子信息产业、以中医药现代化为重点的生物医药产业、以先进制造技术为特征的精密机械制造产业等三大产业集群。在中国五十六个国家级高新区综合考评中,成都高新区位居第四。
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以来的十年中,成都高新区已成长为一个具有全国影响力的高新技术产业聚集区和推进国家自主创新的重要基地,成功进入中国国家高新区的“第一方阵”,并探索出一条西部地区建设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以高新技术产业的快速发展带动区域实现跨越发展的崭新模式。
骄人的成果来自于西部大开发十年来中央对西部的支持,以及西部市场日趋活跃,成都在西部的战略地位增强,对人才和投资者的吸引力日增。更重要的是,成都高新区立足于结合自身的优势资源,扬长避短,走差异化发展之路。
该区发展策划局局长汤继强说,中国五十六个国家级高新区中很多都在发展IT产业。成都在相同的产业定位之下,结合独特的历史文化资源,在不沿边不靠海的情况下,趋向以一个两端在国外、对物流依托不大的电子信息作为主流发展业务。
汤继强曾首创“梯形融资模式”,以此破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成都高新区数百家中小科技型企业从中获得了宝贵的发展资金。他说,成都高新区对物流的理解发生了很大变化,这也促进了产业的发展。目前,产业发展主要借助互联网和航空。相信随着西部大开发的深入,成都的交通会越来越改善,这对全世界更多产业领域的巨头都会有很大的吸引力。
“无论从生活条件、运营成本,还是产业环境、人才环境都看,成都都是建立基地的宝地。”阿里巴巴(中国)网络技术有限公司副总裁、小企业信息技术事业部总经理李俊凌如是表示。阿里巴巴今年六月承诺斥资一亿美元,在成都再造一个“阿里巴巴”。
西部大开发的十年间,英特尔、IBM、莫仕、阿尔卡特、诺基亚、SAP、NEC、金山、腾讯、中芯国际等国内外知名企业纷纷落户成都高新区。截至今年十月,区内共有一万三千多家各类企业,其中外商投资企业八百余家,世界五百强和国际知名企业有四十四家在该区建有企业或分公司。
成都高新区产业发展势头强劲,即使是“五·一二”汶川特大地震也没有改变其发展的上扬曲线。今年预计实现产业增加值四百二十亿元人民币,增长百分之二十五以上;外贸出口超过二十五亿美元,同比增长百分之二十五,出口加工区进出口总额达五十七亿美元,继续在中西部出口加工区保持第一位。主导产业保持良好发展势头,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精密机械制造三大产业工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接近八成,软件及服务外包产业预计实现销售收入三百三十亿元。
与成都高新区一道成长的企业,看好未来的发展前景。“当年我们到成都来投资的时候,成都高新西区还没有什么企业,几年之后,成都高新西区就已经满了,需要扩容了。”今年十月,英特尔第三次宣布对成都工厂巨额增资。由于英特尔的“示范”作用,上下游合作伙伴纷纷入驻成都,甚至带动了与集成电路相关的软件和服务外包产业的发展。目前在集成电路这一领域,成都已形成了从设计到芯片制造,再到封装、测试的完整产业链,相关企业达六十家。
目前,成都高新区正在实施“二次创业”,打造“世界一流园区”。该区将积极把握全球高端产业转移机遇,做大做强主导产业,积极培育新兴产业和业态,不断壮大产业规模,努力为成都试验区建设提供产业支撑;另一方面,更突出自主创新,着力打造“创新示范区”,努力成为中西部领先的高新技术产业基地。
冯亚曦表示,成都高新区将在西部大开发不变的前行征程中,争取一个又一个的“黄金十年”。 (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