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技部在近期完成的一份内部报告中,对新能源产业“产能过剩”的说法表示了质疑。
此前的8月26日,工信部、发改委在其《2009年中国工业经济运行夏季报告》中指出,太阳能、风能等新兴产业重复建设、无序上马的问题非常严重。
对此,科技部相关官员和专家经过近一个月的调研,将报告提交到了科技部高层领导面前。知情人士透露,科技部报告得出结论认为,“产能过剩”的判断有失公允。《经济观察报》
工信部报告:新能源产能过剩
据悉,《2009年中国工业经济运行夏季报告》是由社科院下属研究所编制,数据来源大多为公开信息的集纳。以光伏产业基础原材料多晶硅为例,一些媒体披露的数据显示,截至今年上半年,国内已立项的多晶硅项目超过50个,投资规模将超过1300亿元,总产能超过23万吨。一些专家认为,这些产能已经“超出了全球总需求的两倍”。
据悉,日前工信部和发改委也已派出多个调研团队奔赴地方,摸底光伏产能。2008年以前,国内光伏玻璃生产线只有4条,但2008年至今上了40条。科技部的调研也承认这一点。
科技部:官方指的是规划产能
科技部调研的结果显示,媒体和官方采信的都是规划产能,与实际产能相去甚远。
在前述50多家多晶硅企业中,实际能够生产多晶硅的仅10余家,实际投入运营的产能更是仅1.5万吨。
大企业支持过剩论
科技部专家们发现,支持“产能过剩论”的主要是一些大的企业。这些企业进入行业较早,大都习惯了高利润的生存模式。大量的后来者试图涌入这个行业,势必危及他们既定的利益格局。
科技部的调研报告,把目前的状况描述为“带有产业培育阶段性特征”的过剩。科技部报告认为,发展初期过后,随着产业不断成熟,这种“虚热”的症状会慢慢退去,不宜人为强力退烧。
而对于眼下的“过剩”,看上去似乎是光伏产能超过了需求的进度,而科技部认为真正的问题在于需求的启动需要一定的时间。
前述科技部官员认为,真正的问题在于国家确定的光伏产业规划远远落后于产业迅猛发展形势,国内光伏产业发展仍处于“民间推动政府”状态。
科技部调研报告认为,电网等基础设施落后、新能源电价补贴政策滞后,导致国内新能源市场培育止步不前,羁绊了新能源产业快速发展的步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