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我国粮食发展的重点支持领域
(一)粮食基础产出能力建设
加大优质粮食产业工程、大型商品粮基地、农业综合开发、大中型灌区田间灌排配套等重点项目的实施力度。重点强化农田基础设施,在完善配套大型灌区设施的同时,因地制宜地开展农田整治、机耕道路等设施建设,努力扩大灌溉面积和稳产高产农田比重。按照优势主产区、潜力提升区、稳固发展区和战略储备区的不同功能定位与发展方向,以现有工程为基础,拓展新的建设领域,逐步形成分工合理、责任明确的国家粮食安全重大工程体系。“十一五”期间以三江平原优质水稻基地、松嫩平原专用大豆和玉米生产基地、黄淮海平原优质小麦和玉米生产基地、长江中下游平原优质水稻生产基地为重点,建设高标准粮田1亿亩以上。
积极发展旱作节水农业。有灌溉条件的地区,大力推进农田水利设施的完善配套,全面推行节水灌溉技术,新增灌溉面积要达到节水灌溉标准;旱作区针对不同区域水土资源匹配状况,以实施集雨保土保肥的农田基本建设工程、农田微型小水源工程为基础,大力推广旱作节水增粮技术,因地制宜优化用水配置,不断增强粮食生产的抗旱减灾能力。
抓紧实施沃土工程。采取增施有机肥、保护性耕作、秸秆还田等措施大力提高农田土壤生物肥力,协调农田土壤养分结构和养分平衡关系,恢复和培育土壤微生物区系,着力加强耕地质量建设,确保耕地的持续产出能力稳步提高。推广应用保护性耕作技术和水土资源高效利用技术。按照区域标准化生产的技术路线要求,立足当地实际和农业生产需要,以完善工程设施和技术应用手段为依托,增强耕地持续利用和水资源高效转化能力。
(二)粮食生产科技创新和转化能力建设
科学部署国家农业科技创新基地、区域性农业科研中心、农业科学实验站和农业企业研发中心等创新网络,重点加强农业科技创新基础设施、科学家团队、创新制度与文化建设,整合完善粮食作物品种改良、薯类脱毒中心、区域技术创新中心和重点实验室,加强种质资源的保护和开发利用,改扩建一批高水平的种质资源库。“十一五”期间在粮食主产区重点完善和扩建一批小麦、玉米、水稻和大豆四大作物的国家改良中心、分中心,在中西部地区建设若干薯类脱毒繁育基地和杂粮繁育基地。
支持粮食安全重大技术创新,增强粮食生产的科技储备。组织开展生物技术、信息技术、遗传工程等基础性研究和重大科研项目攻关,加强节水材料、设施材料、生物可降解材料等新型材料的研发,以主攻单产为目标,重点培育和推广优质超级品种,着力推进耕地保育与综合利用技术、水资源高效利用与水肥一体化施用技术的研发应用,力争在解决水土资源约束的技术攻关领域取得实质性突破。强化不同区域、不同品种的栽培技术集成,逐步形成主导品种的“高产、高效、安全、标准化”栽培技术规程。
深入实施科技入户工程。充分利用各类培训资源,建立常规技术、专项技能、创业培植和转移就业相结合的新型农民教育培训体系,形成到乡、到村、到农户的农民培训网络,逐步建立“科技人员直接到户、良种良法直接到田、技术要领直接到人”农技推广新机制。到2010年实现培育100万个科技示范户,辐射带动2000万农户,发展1万个新型农业技术服务组织,先进实用技术入户率和到位率达到90%以上。
(三)粮食生产支撑保障能力建设
继续组织实施好种子工程。建设农作物种质资源保护与繁育、国家农作物良种繁育基地、种子区试展示体系和质量检测网络。“十一五”期间,确保新优高产粮食品种供给能力得到显著提高,重点推广超级稻、强筋和弱筋专用小麦、青储专用兼用玉米、高蛋白和高油大豆等新品种,加强马铃薯脱毒繁育能力建设,加快配套栽培技术的研发,扩大技术储备。每年新增加工小麦、大豆和水稻良种生产能力24.5亿公斤。
加大实施植保工程。重点建设重大农业有害生物预警与控制、农药与药械安全监管、技术创新与支撑等项目,着力完善粮食生产的防灾减灾体系,使主要农作物危害损失率由5%以上下降到3%以内;加强农药生产监管,禁止高毒、高残留农药生产,加强对可降解农药、生物农药的研究和利用,大力推广无害化治理技术、低量高效施药技术,提高农民安全用药知识,解决目前盲目用药和乱用农药问题,提高农药利用率,每年多挽回粮食800万吨,减少农药漂移量50%以上,降低土壤流入量20%,减少灾害造成的损失,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
增强粮食安全动态监测预警能力。建立地面观测与对地观测相结合的监测网络体系,健全完善粮食生产、市场、供求信息采集系统,提高中长期气候变化对粮食生产影响的分析能力,适时提供粮食生产相关数据信息,着力完善粮食生产的防灾减灾体系。开展农业灾害对粮食生产影响的预测研究,提出突发事件情景下国家粮食安全的总体态势和应对策略。健全我国粮食安全的监测预警系统,为超前安排好国家粮食安全重大工程、确立科技创新方向、制定宏观调控政策预案提供科学依据。
(四)发展粮食生产机械化
加快推进粮食作物全程机械化。以发展大中型农业机械为重点,着力增加水稻栽插收获、玉米收获、秸秆还田、免耕施肥精量播种、土壤深松和烘干等机械装备,提升农机化装备水平,增强粮食生产的技术集成与标准化生产能力。力争到2010年使我国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由现有的36%提高到45%。
完善发展粮食生产机械化的扶持政策。扩大农机购置补贴规模和实施范围。搞好节水设备补助政策实施试点,对农民购买膜下节灌、行走式节水补灌、微灌和喷灌等节水设备给予一定补助,促进节水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鼓励新型农机研发。加快引进、消化、吸收和推广步伐,促进农业机械科技成果的转化,优化装备结构,提高农机装备和作业水平,增强粮食生产机械装备的自主创新能力。
(五)发展粮食替代产业
合理开发非耕地资源。充分利用草原、荒山荒坡、水域、滩涂等资源,大力发展畜牧业、水产业、果蔬业等粮食替代产业。重点加强草原生态建设和草山草坡资源开发,逐步提高载畜能力,大力提高秸秆综合利用技术开发和推广应用水平。
加速发展节粮型养殖业。建立健全畜产品质量监管体系、动物疫病防控体系、草原保护建设体系、市场风险评估与行业预警体系,加快现代化养殖场和畜禽产品加工厂建设,推行健康养殖,切实增强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和产业安全水平。积极推广生态、健康水产养殖技术,推动稻田养殖、庭院生态养殖、盐碱地开发等养殖资源综合利用、环境改善型水产养殖业发展,稳步推进深水抗风浪网箱养殖,将海水养殖向外推进,全面实施中国水生生物资源养护行动纲要,加强珍稀濒危水生野生动植物保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