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畜牧业协会副会长乔玉锋:“通过我们典型调查分析,我们检测的数据就说是09年一季度末的数字和08年比较同比是增长的,差不多是种猪也好,商品猪也好,是增长了6%到7%这么数字比。”
乔玉锋说,实际上去年10月份中国畜牧业协会就发现养猪业苗头不对,并发出了预警。
乔玉锋:“母猪比例已经很高了。”
记者:“那这意味着什么?”
乔玉锋:“这就意味着我们养猪的供应量增加了,供应超过需求的话肯定就是价跌。”
然而中国畜牧业协会的预警并没有引起各界太多的关注,各路资金继续涌入养猪业。据某投资咨询机构的统计,目前沉淀在养猪产业的资金规模是2007年同期的两倍。
徐继军:“很正常,因为资金必然是逐利的,当养殖领域出现大的利润回报的时候,那么他们肯定会涌进来。”
乔玉锋说,实际上中国的养猪业一直处于分散和无序的状态,当价格上涨的时候,大家都一窝蜂地加入到养猪的行列,直接的后果就是供过于求、价格下降,而一旦价格下降,很多养殖户开始亏钱的时候,大家就开始杀掉种猪、割肉离场,从而导致新一轮的供不应求、价格上涨。多少年以来,中国的养猪业一直没有走出大起大落恶性循环的怪圈,而重要根源就在于我国生猪养殖过于分散。
乔玉锋:“现在我们规模户占我们现在猪肉供应量的的也差不多也就是50%,而且我们规模户,所谓的规模户还不是500头以上的,我们这还是一户养50头以上的,如果说大企业占50%、60%,我们生猪风险就很小了,因为它比较稳定。”
据农业部统计,2008年我国生猪规模养殖比例仅达到50%,而世界上生猪养殖发达国家的规模养殖比例高达80%以上,而这些国家就很少出现生猪价格暴涨暴跌的现象。
中国农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王爱国:“因为规模养殖抵御市场风险能力要强一些,而且可能对市场判断投入会有一个即基本的定位,而散养它就没有预见性。”
乔玉锋:“因为散户就说是,农民养猪,我觉得有利润他就养,没利润他就不养。”
记者:“像这种起来特别容易导致价格波动,散养的多了话?”
乔玉锋:“就说散养现在是收缩的阶段,它就是逐步在退出。”
而在四川资中,记者也看到了一部分农户正在依托公司加农户这种模式来降低自己的风险,隆元魁告诉记者,他的猪都按协议价格卖给了当地的龙头企业四川福元肉类食品公司,尽管自己近期也在遭受损失,但是收购价比市场价略高一些。
而福元公司在2008年年底已经投资5000万元建成的冷冻车间,正在有效的弥补他们生猪销售环节遭受到的损失。
四川福元食品公司总经理黄进之:“上游的所有链条我们现在都做了,那么下一步就是把这块地要全部使用起来,建深加工,提高屠宰和加工这一块的整个利润水平,通过它们来支持上游养殖这一块。”
乔玉锋:“因为你大规模的饲养,它本身就是产业链了,所以说这样话减少猪的周期,比如说我们原来猪是三年一个周期原来它可能就五年一个周期,涨跌的波峰就不那么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