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任务和措施
———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进一步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把扭转经济增速下滑趋势作为宏观调控的最重要目标,进一步增强宏观调控的前瞻性、应变能力和实际效果,全力支持经济增长。扩大财政支出与结构性减税相结合。2009年拟安排中央财政赤字预算7500亿元,比上年预算增加5700亿元;相应增加国债发行规模。减轻企业和居民税费负担。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更好地发挥货币政策在促进经济增长方面的积极作用。促进货币信贷供应总量合理增长。优化信贷结构。保持资本市场稳定健康发展。加强和改进金融监管。保持人民币汇率基本稳定。2009年,广义货币供应量预期增长17%左右。保持固定资产投资较快增长。加大政府投资力度。发挥政府投资的引导作用。加强投资项目和资金管理。着力扩大消费尤其是居民消费。千方百计增加居民收入,提高消费能力。培育消费热点,拓展消费空间。完善消费政策,优化消费环境。改善居民消费预期,增强消费意愿。搞好经济运行调节。
———巩固和发展农业农村的好形势,保障农产品有效供给、促进农民持续增收。2009年,中央财政拟安排“三农”投入7161亿元,比上年增加1206亿元。同时,创新投入激励机制,鼓励和引导社会各方面资金投向农业农村。稳定发展粮食和农业生产。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和最严格的节约用地制度,确保粮食播种面积不少于上年。2009年,力争粮食产量稳定在5亿吨水平。促进农民增收。稳定农产品价格。2009年,小麦、稻谷最低收购价平均每斤分别提高0.11元和0.13元。深化农村综合改革。
———加快自主创新和产业升级,进一步增强经济竞争优势。组织实施重点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大力推进企业技术改造,拟安排专项技改资金200亿元。2009年,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力争达到1.58%。加快发展高技术产业和装备制造业。促进服务业改革与发展。大力推进企业重组。采取更有力措施支持中小企业发展。落实融资担保、贴息等扶持政策,增加财政性专项资金规模,健全社会化服务体系,扩大中小企业市场准入范围。着力解决交通运输“卡脖子”路段,进一步优化能源结构。
———继续推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缩小区域差距、优化生产力布局。继续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新开工一批重点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巩固退耕还林、退牧还草等重点生态工程建设成果。促进重点经济区域加快发展。加快提升沿边开放水平。继续推动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加快传统产业技术改造和优化升级,推进粮食和农牧业生产基地建设,振兴装备制造业,发展优势特色产业,加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对中部地区优化结构和深化改革的支持力度。推动东部地区加快经济转型、产业升级和体制创新。大力扶持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和贫困地区的发展。促进区域间生产要素合理流动和梯度转移,加快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制定和实施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明确分类调控的区域政策、各有侧重的绩效评价考核办法。
———坚定不移地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完善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稳步推进价格改革。深化投资体制改革。加大财税体制改革力度。稳步推进金融体制改革。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继续深化国有企业、垄断行业、行政管理体制等领域的改革,支持非公有制经济适应市场变化,克服当前发展面临的困难。千方百计促进外向型经济稳定发展。2009年,借用国外贷款安排258亿美元,外商直接投资预期924亿美元。2009年我国对外直接投资预期增长13.2%。
———打好节能减排攻坚战,扎实推进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加强重点工程建设。加快淘汰落后生产能力。2009年,再淘汰炼铁、炼钢、造纸、电力落后生产能力1000万吨、600万吨、50万吨和1500万千瓦。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完善法规政策。严格考核监管。进一步完善节能减排目标责任考核办法。全面实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
———加大改善民生力度,着力解决涉及群众利益的热点难点问题。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加快完善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加快实施城乡保障性安居工程。中央政府今年拟安排财政资金430亿元,用于补助低保住房困难家庭的实物廉租住房建设。加强收入分配调节。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全力维护社会稳定。继续做好扶贫开发工作,扩大易地扶贫搬迁、以工代赈规模。
———加强社会事业建设,努力增强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协调性。优先发展教育。2009年,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预期达到77%,普通高校计划招收本专科生629万人,研究生47.5万人。着力加强公共医疗卫生。大力发展文化、广播影视、开云网页版-开云(中国)官方在线登录出版、体育等事业和旅游业。
———扎实推进灾后恢复重建工作,为灾区群众安居乐业打好基础。全面推进民生工程恢复重建。按照民生优先、统筹安排、保证重点的原则,加快城乡住房和教育、卫生等民生工程的恢复重建。加快交通、通信、能源、水利、流通等基础设施恢复重建。结合群众就业推进产业重建。加强组织协调,推动灾后恢复重建规划的顺利实施,进一步做好对口支援工作,优化对口支援方案,及时研究解决恢复重建中的重大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