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海啸之下,地方政府向居民派发消费券之风在国内悄然兴起。春节前,成都、杭州率先向低保人群发放消费券,当地民众反响热烈,一定程度上拉动了地方经济。南京的旅游消费券也将于本周发放到市民手中。正在召开的广东省“两会”上,多位出席会议的政协委员也建议广东发放消费券。
非常时期,消费券到底能拉动内需几许?国内经济学界对此褒贬不一。2月9日,商务部副部长姜增伟公开表示,发放消费券拉动消费是在特殊条件下采取的特殊办法,是一种比较可行的选择。
试点城市民众反响热烈
公开信息显示,成都、杭州等地民众对发放消费券反响热烈。成都的消费券消费率接近100%,杭州春节消费出现前所未有的火爆。各大网站的民意调查也显示,绝大多数网民支持发放消费券。
发放消费券的目的在于刺激消费。从目前效果来看,此举对刺激消费确实起到了一定作用。杭州市有关部门统计发现,此次发放消费券对商场的拉动放大效应为3.59倍,主要是购买服装;对苏宁、国美等家电卖场的拉动放大效应为5.42倍。值得一提的是,由于杭州规定使用消费券购买指定杭产家电可享受额外优惠,直接拉动杭产家电销售增长近5倍,间接加大了对钢铁等原材料的需求,在一定程度上放大了消费券的乘数效应。
而在成都,消费券只能在指定超市进行消费,春节期间主要转化为油和米,也使得指定超市的销售额上升。
记者获悉,深圳市社科院春节期间也向市政府建议派发消费券,他们测算发现,假设深圳发放总值20亿元的消费券,对深圳GDP的拉动作用约0.15%。“关键不在于它本身能拉动多少GDP,而在于政府鼓励消费的诱导作用,使其产生一定的市场乘数拉动效应。”深圳市社科院有关人士表示。
拉动经济有限示范效应巨大
对于政府消费券对经济的拉动作用,各方观点莫衷一是。银河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左小蕾认为,发放消费券只有一次性的短期效应,不太可能形成“消费-投资-生产-收入-再消费”的循环,对刺激经济增长作用有限。
深圳市社科院也表示,发放消费券可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刺激消费,但不能期望过高,其作用主要在于振奋人心;对于低收入家庭等在危机中最缺少安全感的人群来说,政府的“红包”别有意义,有助于社会稳定。这一点与杭州、成都当地经济学界的观点不谋而合。
平安证券的研究员则表示应“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他们对比了目前已发放消费券的两个城市的不同情况,认为成都的发放对象限定在特困、低保人群,具有更多的补贴民生特点,消费券一部分替代了该类人群的原有消费支出,另一部分直接带来了社会的增量消费支出,但增量比较小,也基本不具有拉动私人消费的乘数效应;杭州在发放对象上更加宽泛,消费券使用的效果也更加明显,在补贴性质的基础上有效地拉动了私人消费,具有1:1的放大效应。可见,各地政府在以后发放消费券的操作方面还有很多文章可做。
据悉,南京市政府别出心裁,向市民发放“乡村旅游消费券”,以促进郊区的旅游消费;杭州也将在本月下旬向上海地区发放800万旅游消费券,以吸引上海市民到杭州旅游。
可以想见,未来消费券的形式、用法将更加多样,从不同层面去刺激消费者的“神经”,想方设法促进社会消费,拉动内需。(萧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