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是大型现代化粮食加工企业出现的地方,由于收购价格高的原因,农民们都乐于与粮商签订产销合同。粮产提高了,种粮效益提高了,世代耕田无出路的问题才能最终得到解决。
及时收购粮食对于保护农民种粮的积极性至关重要。从这个角度而言,粮食加工行业引进外资是利民利国而不是害国害民外资进入中国粮食领域是近年来时评的关注热点之一,一些观点之尖锐令人侧目。比如,2月5日有网评云:“外资企业对中国粮食领域的渗透和控制力度在与日俱增,对我国粮食安全构成越来越大的隐患和威胁。外企并不满足于已垄断中国的食用油领域,它们还要全面控制我国的粮食收购、加工和销售的定价权,意图从根本上卡住13亿中国人的脖子。”
应该说网评源于近日海关总署接连发出的预警,对外资企业在我国粮食领域的控制力表示深度忧虑。在报告中,海关总署称,新加坡丰益国际斥巨资试图垄断国内非转基因大豆的问题,非常值得各界关注。应该说,出于对问题的探讨,出于对国家利益、公众利益的关注,出发点应予以肯定。但是,把外资说成是对中国粮食领域的威胁,笔者就不敢苟同。
外资在中国粮食行业的分量有多大,是分析外资能否构成威胁的前提。据海关统计,去年前11个月我国共出口粮食(包括谷物及谷物粉、豆类、淀粉块茎及薯类)349.3万吨,价值19.5亿美元,分别比前年同期下降67.5%和29.2%。共出口稻谷和大米93.1万吨,下降18.9%。出口豆类135.2万吨,增长19.6%。去年前11个月我国共进口大豆3414万吨,同比增长22.4%。这说明中国粮食进出口总量是下降的,只有大豆出口增长19.6%。再点击媒体,似乎未见到国家权威机构公布外资进入中国粮食系统的完整数据。相关媒体只是提到两个数字及情况:一是我国最大的93家大豆压榨炼油厂中,约90%都已经被外资控制,控制产能达85%。这只能说明大豆的控制情况,未涉及粮食经营状况;二是美国和新加坡合资的益海集团,在国内直接控股的粮油加工厂和贸易公司已达18家,工厂遍及12个省市。即使人们传说“益海”日处理小麦1万吨,但2008年中国小麦产量超过1亿吨,“益海”也只占3%。可见,称外资控制中国粮油加工行业是言过其实。
外资进入中国粮食行业是好还是坏,理论家与实践家的看法就大相径庭。就以“益海”为例,“益海”进入中国后,人们发现,它带来国外先进的技术新设备、新工艺,也带来研发队伍。河北一位市长对媒体称,“益海”从2007年开始在石家庄向周边农民推广优质麦,优质麦的价格每吨比普通麦高150-160元,而产量也是一样。显然,“益海”的引进有利于提高农民耕种的效益。
同样的道理,人们知道,在上世纪60年代初史称“三年困难时期”,中国并没有一分外资进入粮食生产加工领域,也没有一寸耕地被占,粮食奇缺堪称空前绝后,亿万人民仍然挨肚饿,这又说明,把粮食安全归咎外资进入毫无道理。
诚然,笔者不赞成粮食安全归咎于外资威胁,却不是否定粮食有个安全的问题。事实上,无论是中国还是外国,都有个粮食安全问题,都必须用心进行应对。那么,在中国,粮食安全的隐患在哪里?依笔者看,关键有两点。
一是确保粮食种植面积。讲粮食安全,离不开耕地面积。或许由此,国务院下达了确保18亿亩耕地红线。事实上,从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各地开发区的大量涌现,蚕食耕地现象不断冒头。因此,把住18亿亩这个红线才是确保粮食安全的前提。当某些经济学家质疑18亿亩耕地的声音一出,遭到网上一片反对就不是没有理由。
另一点是,充分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记得,在2005年耕地面积逐年下降时,国家发改委综合司司长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最近几年中国粮食播种面积连的下降,2004年是14.91亿亩,有4亿亩未用来种粮。为何有4亿亩耕地闲置或改种其他作物?尽管有多种原因,但种粮效益低下却是不争的事实。因此,提高种粮效益,使农民种粮有奔头才能激发亿万农民种粮积极性,才能最终解决粮食安全问题。在这方面,国务院近年连年出台扶农扶粮优惠政策起了政府指导作用。但是,大型先进外资粮食加工企业的引进,确实起到了市场引导作用。人们看到,凡是大型现代化粮食加工企业出现的地方,由于收购价格高的原因,农民们都乐于与粮商签订产销合同。粮产提高了,种粮效益提高了,世代耕田无出路的问题才能最终得到解决。其实,粮食生产不同于机械生产。前者,保存期很明显。一旦粮食收获后不及时处理,就难免出现谷贱伤农。
在上世纪80年代,中国曾几度出现这种状况。因此,及时收购粮食对于保护农民种粮的积极性至关重要。从这个角度而言,粮食加工行业引进外资是利民利国而不是害国害民。
为何一些舆论把粮食安全归咎于外资?人们知道,从2008年开始,WTO关于外资企业进入中国粮食流通红线的过渡期结束,外资可以名正言顺地在中国从事粮食收购、销售、储存、运输、加工、进出口等经营活动。一些人们担心由此一来,可能会对国内传统的粮食企业造成威胁,也就是本文前所述经营竞争的威胁。解决这个问题,只能是靠各地方传统的粮企奋发图强,走改革创新的路子,通过增强实力,提高服务质量来吸引农民占领地盘,而不是一味地靠传统的打、卡、压的手法,也就是因应中共十七大强调的毫不动摇推进改革思路。概言之,中国粮食要保护,但不是靠提高警惕外资来保护,而是靠深化改革、运用市场机制和政府宏观调控“两手都要硬”来保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