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发改委有关负责人解析千亿投资的“老面孔”和“新面孔”——
国家发改委有关负责人28日对记者表示,为了让新增1000亿元中央投资真正做到“有限的资金用在刀刃上”,国家对相关新增投资项目设定了“准入门槛”:必须符合产业政策和准入标准,必须符合土地、环评、节能等各项条件,必须遵守有关建设管理程序。在安排方向上,要依据规划和已经确定的投向,统筹兼顾,严格防止新增中央投资用于“两高”行业和低水平重复建设项目。
据这位负责人解释,千亿投资安排的项目不论是“老面孔”,还是“新面孔”,都要有利于调整和优化经济结构,对提高公共服务能力和基础设施建设的质量和档次,要起到明显的带动和促进作用。所谓“老面孔”,是指此次优先选择的已有规划或正在建设的项目;所谓“新面孔”,是指正在抓紧启动的一些群众期盼、对国民经济长远发展关系重大的新项目。“老面孔”项目的特点有三个。其一,大部分已有科学严谨的规划,前期工作完备。其中的一些已经在建。优先选择“老面孔”,一则可以做到尽快启动,实现“出手要快”;二则可以把投资落实到项目,尽快收到实效,做到“工作要实”。其二,这些“老面孔”很有助于调整和优化经济结构,对提高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的质量和档次,也具有突出意义。可以说,这些项目组织实施本身,就很好地体现了“措施要准”。其三,这些“老面孔”力度之强是超前的,达到了“出拳要重”的要求。例如:以往,一年的中央投资总额只有1000余亿元,却要安排给范围更广、内容更多的事项;眼下,对这些精选出的相关项目,两个月内就要安排中央投资1000亿元。
为了进一步体现“出手要快、出拳要重、措施要准、工作要实”,除了公众熟悉的“老面孔”项目以外,此次国家还安排了大量事关民生的“新面孔”。一些旨在解决城乡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的投资项目,就是其中的代表。今年中央共增加安排投资100亿元加快建设保障性安居工程,相关内容已圈定在加大对廉租住房建设的支持力度、加快棚户区改造工程、组织实施游牧民定居工程、扩大农村危房改造试点等方面。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为解决城乡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问题,中央与地方正在形成“合力”,国家已经给有关地区提出了几条“硬杠杠”:一是地方要切实加大资金投入,地方财政要将廉租房建设纳入年度预算,增加安排财政资金;二是住房公积金增值收入,在提取贷款风险准备金和管理费后,要全部用于廉租房建设;三是要将土地出让净收入的10%,用于廉租房建设。 (记者朱剑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