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二:中国有哪些有利因素应对金融危机?
“中国是最大的发展中经济体,可以创造出庞大的内需带动经济发展”排在第一位
“面对金融危机,你认为中国有哪些有利因素使我们可以将危机带来的负面影响降至最低?”调查结果显示,排在前四位的分别是,“中国是最大的发展中经济体,可以创造出庞大的内需带动经济发展”(42.08%,2035票)、“中国经济虽然受到了危机的影响,但经济基本面没有改变”(32.9%,1591票)、“中国积极加强与世界各国的合作,共同应对危机”(29.63%,1433票)、“政府对中国经济走势的宏观把握和灵活应对”(28.66%,1386票)。
自美国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中国政府不仅积极加强与世界各国的合作,而且进行了一系列政策调整,出台了一揽子政策措施应对危机。如早在今年7月25日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就把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控制物价过快上涨作为当前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10月,央行又两次下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释放出增加流动性、保持经济增长和稳定市场预期的信号。十七届三中全会主题紧紧锁住农村改革发展,被外界认为是进一步扩大内需,应对外部金融危机的有效举措。特别是11月9日,中国推出了扩大内需的10项措施,确定了4万亿人民币经济刺激计划,获得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好评。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教授郑超愚认为,财政政策从“稳健”转为“积极”,货币政策从“从紧”转为“适度宽松”,就是要扩大内需弥补外需的不足,防止经济增速下滑。以上一揽子经济政策出台相当及时,对提升市场信心有较强的刺激作用。
此外,在今年前3个季度GDP仍保持了9.9%的增速。我国经济的基本面没有改变,进一步增加了中国公众应对金融危机的信心。但与此同时,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对政府采取的一系列政策调整能否有效落实,受调查者也表示了一定的担忧,近50%的受调查者表示“政策措施还有待进一步具体化”。
问三:美国金融危机对中国而言是机遇还是挑战?
46.39%的受调查者表示是“机遇”或“机遇大于挑战”
“你认为美国金融危机对中国而言是机遇还是挑战?”问卷调查结果显示,39.13%的受调查者认为“机遇大于挑战”(1914票),36.23%的受调查者认为“挑战大于机遇”(1772票),认为“只是挑战”的占受调查者的17.38%(850票),认为“只是机遇”的占受调查者的7.26%(355票)。由此可见,公众认为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而言是机遇与挑战并存,几乎旗鼓相当。
那么,此次金融危机对我国的机遇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呢?调查结果显示排在前四位的分别是:“国内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机会”(54.55%,2625票)、“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的机会”(48.44%,2331票)、“转变出口导向的发展模式的机会”(45.82%,2205票)、“国际货币体系重构,人民币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的机会”(42.31%,2036票)。而“重构世界经济规则的机会”、“海外并购的机会”、“吸引全球高端人才的机会”等被广泛炒作的方面并未进入前三位,由此反映出,公众更加希望金融危机能够进一步促进国内经济发展模式、发展方式的转变。
“从宏观经济角度来看,从出口转向内需是一个期待已久的变化。因为中国经济的长期发展,必须由出口拉动型,转向内需拉动型。”“4万亿新政就是我们亮出的具体克服当下全球金融危机的‘中国牌’。”“由于中国当前较为严格的资本管制,将使中国以相对较小的损失获得调整自身经济结构的动力。”网友纷纷表示。
与网友们的看法相比,有些专家的观点甚至更为乐观。如清华大学问题研究所史志钦教授表示,此次危机或许是重建国际政治经济秩序的一大良机。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副秘书长汤敏认为,10年前的亚洲金融危机,中国一跃而成为区域龙头;在目前的全球金融危机下,中国有可能确立全球经济领头羊的地位。
问四:中国公众对成功应对金融危机是否有信心?
70.34%的受调查者表示有信心
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对金融危机方面的信息关心度达到91.01%,其中表示“十分关注”的占受调查者的59.81%,表示“关注”的占受调查者的34.2%,仅有5.98%的受调查者认为“一般”或“不关心”。
之所以对金融危机的关注程度这么高,是因为公众认为金融危机离自己很近,许多网友表示金融危机已经“雷”到老百姓。调查结果显示,表示“危机离自己很近,已经影响到了自己的生活”或者“危机离自己很近,会影响到自己的生活”的占受调查者的83.76%。
那么,“你对中国成功应对此次金融风暴是否有信心?”,调查结果显示,70.34%的受调查者对中国成功应对此次金融风暴表示有信心,其中表示“有一定信心”的占受调查者的48.11%,“很有信心”的占受调查者的22.23%。
(艾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