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挤上“四万亿”这趟车,各地政府都在全力冲刺
刚刚过去的十天里,为了挤上“四万亿”这趟车,中国的各个地方政府都在挑灯夜战。
部门划分暂时模糊——一部分人进京,与国家发改委直接沟通;另一部分人留守,夜以继日地赶制项目申报材料。
河南省副省长张大卫在国务院公布“四万亿”保增长计划的第二天,就带领了一个从发改委、建设厅、国土局、环保局等各部门抽调的小组,前往北京,住进了距离国家发改委十分钟路程的国宏宾馆。
合肥市干脆成立了“落实国家宏观调控领导小组”,两位市级官员分别担任北京、合肥工作组组长,集中“人员、办公、经费、精力”攻坚。
早在10月中旬,这个中部省份已经得知国家年内可能增加中央投资以启动内需,一队人马悄然进京,同时安排各市筛选项目。10月底,他们向发改委申报了195个项目,申请了109亿元中央财政补助。
11月5日消息确实之后,安徽省发改委主任沈卫国又带着一队人马和200多个项目来到北京,前后共申报了446个项目,347亿元。早起的鸟儿有虫吃。安徽有史以来最大的交通项目——总投资额高达257亿元的南京至安庆城际铁路——在消息公布当天获批。
随后,合肥机场迁建工程、九华山支线机场相继过关,中铝集团电解铝项目、巢湖综合治理项目进入评审阶段;合钢公司搬迁、京东方六代线项目则拿到了国债资金。
安徽省委书记王金山13日在《我省争取国家项目和资金最新进展情况》上批示“很好,加大力度,加紧工作,力争多一些支持”,认为这是超前谋划、超前准备、超前应对的结果。
显然,由于今年追加的1000亿元中央投入必须在40天内到位,申报越早、开工条件越完备的项目,挤上“四万亿”这趟车的可能性越大。国家发改委官员表示,能立即开工、能带动较长的产业链条,能立即形成上下游采购的项目,必然在优先之列。
慢了一步的河南给自己定下目标:确保占据这趟车1/13的空间,力争1/10。为了项目报批,广东东莞市发改局局长从10月以来就一直在北京办公。这个以出口加工闻名全球的城市从未有过驻京办,今年他们决定马上筹建一个驻京办,“方便跑项目”。
发改委大楼所在的三里河,所有宾馆都已客满。截至目前,每个省份都已经至少上报了一百个项目,国家发改委工作人员也不得不日夜加班,人员仍不充足,只得从其它部委抽调人员审批相关领域项目。
各地政府在准备上报项目时,的确是跑步前进。河南省在消息公布后第二天发文要求各部门各市县上报材料到省发改委,只给了3天时间,郑州市发改委一位处长抱怨时间太紧张,“要逼死人”。
他们只能先把曾上报但被搁置或已审批但资金未到位的项目报上去,这也使得相当多省份的项目仍然以高速公路、铁路、能源为主,而不是国务院希望倾斜的农田水利、保障性住房等。
“老项目几乎占了八成以上,以能源和基础建设为主。”前述河南发改委人士表示。
杭州已经批准的两个项目都属于铁路——沪杭客运专线、金温扩能改造工程,还有8个交通项目,5个能源项目,以及炼油、水库正在审批当中。
不过,并非所有省份都只求快,河北省发改委13日下午召开的会议上,就强调了项目申报要以稳妥为重,后来上报发改委的项目中,除了重大基建项目之外,河北也更多地选择了较为冷门的污水处理、垃圾治理项目。 (来源:南方周末 记者 王小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