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日前举办的“CCER中国经济观察”报告会上,有关专家表示,第4季度消费增长会显著放缓,央行4季度可能实施2到3次降息。
会议发布的“朗润预测”显示,17家机构预测第4季度GDP的简单平均和加权平均增速都为9.1%;CPI简单平均增速为3.9%,加权平均增速为3.7%。
放松价格和产业管制
中金公司董事总经理黄海洲认为,金融层面的危机高潮已过,年底前将有大量的对冲基金清盘,但实体经济危机刚刚开始;他同时认为,发达国家中美国还是最有活力的,危机之后美国可能变得更强。
法国巴黎证券亚洲有限公司首席经济学家陈兴动也认为,金融机构大规模倒闭的风险可能已经过去,但现在谈金融市场、金融体系的稳定还为时尚早。
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教授宋国青指出,在过去几年中,货物进口价格指数大幅上升,贸易条件恶化增加了外汇储备大幅损失的可能;但9月份开始货物进口价格指数大跌,并可能将继续下跌,国际经济恶化有望引起我国贸易条件的改善或相对改善。在短期内,国际经济不景气的主要效果是抑制总需求和经济增长速度,但中长期效果对中国有利,贸易条件的相对改善增加了中国的生产能力。
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周其仁认为,尚存的价格管制和产业管制影响了经济调整的灵活性。只靠放松货币政策并不可取,因为这至多对防止可能出现的通缩有所作为,但对启动经济增长作用不大。
周其仁建议,取消临时价格干预政策,推进价格改革,让相对价格在调整中发挥更大作用;继续行政垄断部门的市场化改革,降低基础服务的收费,改善国民收入分配;清理近年加到产业、企业上的行政、法律管制措施。
利率调整应一步到位
宋国青认为,在目前情况下,利率调整应该尽可能一步到位。从目前看,10月份CPI和PPI会继续大跌,后面两个月仍然维持跌势,现在已经发生了通货紧缩并在持续。在通货膨胀率迅速变化的过程中,缓慢调整利率可能造成巨大危害。
他认为,国民收入分配国富民穷的情况应该大幅度调整,目前应该减税。“所得税有调节收入差距的效果,但增值税对不同消费群体大体上是中性的,目前应当也可能是削减的重点对象。”
卢锋认为,次贷危机表现出货币政策规则的偏差,包括仅通过CPI等国民收入账户流量相关指标来设计和评估货币和宏观政策,对货币信贷扩张给存量资产价格带来的影响重视不够。他建议,货币政策应该关注资产价格,将其纳入货币政策目标之中。(王光平 张朝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