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北京10月31日电 题:灵活调整货币政策 保持经济发展活力——中国人民银行开云网页版-开云(中国)官方在线登录发言人李超解读“再次降息”
记者 张旭东
在全球金融危机蔓延的背景下,继本月8日中国人民银行宣布降息之后,央行决定自30日再度降息,政策调整之频繁、力度之强均为历史罕见。那么,月内再次降息着力点在何方?为应对这场危机,央行还将采取哪些措施?央行开云网页版-开云(中国)官方在线登录发言人李超31日接受了新华社记者的专访。
意在应对危机、保持中国经济发展活力
对上次降息,李超10日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就曾表示,这是在国际金融危机愈演愈烈、全球金融市场动荡加剧的大背景下出台的。
李超31日强调说,此次再度降息,主要是考虑到这场国际金融危机蔓延之迅猛,超出了绝大多数人的预料,而且从全球范围来看,这场危机明显对实体经济产生了冲击。
“由于中国经济对外依存度较大,为防范这场危机对中国经济金融的冲击,有必要及时灵活地调整包括货币政策在内的相关经济政策,力争把这场危机可能产生的负面影响降低到最小。”
李超表示,从前三个季度经济数据看,我国出口有进一步减弱的趋势,特别是沿海地区出口导向型企业部分出现经营困难的苗头,而物价上涨势头有所减缓。再次降息,重在保持中国经济发展的内在活力。
对为何此次只降息,而没下调存款准备金率的提问,李超回答说,从目前情况看,我国银行体系流动性是充足的,并没有出现受金融危机严重冲击的那些国家出现的流动性枯竭状况。此次没有选择下调存款准备金率,是考虑在保持合适的流动性水平基础上,把握好货币政策的力度。
值得注意的是,在我国此次降息的同时,美联储等一些国家央行也下调了利率。李超对此表示,为应对这场国际金融危机,我国领导人已多次呼吁各国要携手努力,强调共同应对危机的重要性。“这场危机是全球性的,所以也需要各国央行在政策上互相协调配合。”
央行对商业银行信贷规划不再加以硬约束
李超表示,为灵活有效应对正在蔓延的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影响,保持中国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央行目前已不再对商业银行信贷规划加以硬约束。
他介绍说,针对去年下半年开始出现的物价上涨、投资信贷高增等现象,为了防止经济出现大起大落,央行采取了一些临时性措施,合理调控信贷总量,商业银行根据宏观调控的要求,根据各自需求提出了在信贷方面的规划,央行从宏观政策层面加以指导。从当时情况看,需要对信贷投放加以约束,从之后的效果看,这些措施对防止产能过剩、信贷扩张过猛等问题产生了积极效果。“这些措施是必要的,也是有效的。”
李超表示,从今年年中开始,国内外经济环境发生了快速变化,特别是快速蔓延的国际金融危机席卷全球,我们根据这些新形势进行适时调整。“目前,央行已不再对商业银行信贷规划加以硬约束。”
中国经济完全具有抵御风险的能力
对这场国际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产生多大影响的问题,李超表示,中国属于发展中的大国,内需潜力巨大,国内市场有着广阔发展空间,金融体系总体稳健,中国经济完全具有抵御风险的能力和信心。
不过,李超强调说,这场国际金融危机的深度蔓延仅有两个月的时间,下一步演变及影响尚需密切关注,我们千万不能掉以轻心。在扩大内需等方面,要采取有效的“组合拳”式的宏观经济政策。
目前,随着这场国际金融危机的深度蔓延,建立国际金融新秩序已成不少国家的共识。对此,李超表示,这场危机发生后,现有国际金融组织架构和功能在作用发挥、市场约束、监管规则、风险预警等方面暴露出一些弊端和问题,因此对国际金融体系进行改革十分必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