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国际油价一路飙升,而我国为了抑制通货膨胀,一直通过政府补贴来维持国内的低油价,从而出现国内成品油价格就与国外价格出现倒挂的现象。有关数据显示,调价之前中国的汽、柴油出厂价已经与国际市场价差已经分别达到每吨3900元和近6000元的历史新高。对此,无论是平民百姓、专家学者,还是国内外专业机构都一致认为,我国的这种人为控制油价的做法难以为继。
正是在这种情况下,国家发改委于2008年6月19日宣布,自20日起将汽油、柴油价格每吨提高1000元,航空煤油价格每吨提高1500元。
尽管如此,国内油价与国外相比仍然有相当的差距。以5月份均价为例,中国汽油零售价与美国相比差距2200元/吨,而柴油差距高达3500元/吨。原因何在?笔者认为,在中国,稳定是前提,稳定压倒一切。因此,成品油价格的调整,还要考虑到下游产业以及弱势群体的承受能力,更何况我国刚刚经历了雪灾、地震等自然灾害,而且奥运会即将临近。这也符合我国渐进改革成品油价格机制的思路。
实践证明,此次油价调整并未像人们所想象的那样,对国内物价带来冲击。相反,据国家统计局的相关数据显示,我国2008年7、8月的CPI分别为6.3%和4.9%,而油价调整之前几个月的CPI均在7%以上。而且,中国的油价调整极大地打击了国际投资者的信心,结果国际油价经过短暂冲高后一路直线下跌,已由最高的150美元左右下跌到目前的90美元左右。上述事实表明,此次油价调整是中国成品油价格改革过程中迈出的正确的一步,今后类似的调整肯定还会有多次。
然而,目前有少数人开始呼吁国内油价应随着国际油价的下跌而下调。笔者却不这么认为,相反,目前恰恰是再次调高国内油价从而与国际油价接轨的良机。一方面,国内CPI稳步下行,相比之前通货膨胀的压力大大减轻;另一方面,国际油价已基本接近以伊朗为首的OPEC的心理底线,机会可能稍纵即逝。无庸置疑,6月的成品油上调受到了绝大多数国民的普遍欢迎,因为它客观反映了中国的根本利益之所在。具体来说,上调油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发挥如下重要作用。
1、降低通货膨胀
众所周知,前期国内成品油价格之所以没有调整,一个比较官方的说法是“担心物价上涨太快”。然而,从构成我国CPI的8类商品和服务中,受油价上涨直接影响的只有人们的交通支出,其权重还不到10%(交通通讯为10%)。因此,油价上涨对CPI的影响比较有限。据摩根斯坦利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王庆估计,国内成品油零售价格上涨10%将导致广义CPI膨胀率上升0.3-0.4个百分点;而据天相投顾宏观经济组统计,成品油提价1%,对CPI影响为0.06个百分点,若国内成品油价格与国际完全接轨,也仅会使CPI新增1.46个百分点。另一方面,通货膨胀主要有需求拉动型、成本推进型、结构性以及输入型等几种。目前,造成中国CPI持续上涨的因素,除了需求拉动型和成本推进型通胀之外,输入型通胀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原因,这两者都与国际油价高企有着直接、间接的联系。在国际石油供求关系并未发生太大变化的情况下,国际油价不断上涨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美、欧等国投机资金的疯狂炒作,而它们之所以敢于投机,就是看到中国日益提高的石油依存度(目前已近50%)。我们认为,中国调高成品油价格,既可以降低国内的石油需求,又可以有效打击国际炒家的投机活动。摩根大通中国市场研究主管龚方雄曾指出,作为全球第二大的石油消费国,如果中国有勇气把汽油价格和柴油价格增加20%,给国际市场发出一个信号,那么国际油价可能会下跌20%。实践证明,此次油价上涨不但没有引起CPI的大幅上扬,相反,我国8月份的CPI已经低于政府5%的调控目标,而且还导致国际油价的下跌从而进一步降低降低了我国的通货膨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