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宋逢明看来,中国银行业的特征保障了经济基本面不发生问题,而人民币资本项目下不可完全兑换和银行领域的“流动性充裕”,定能为中国经济保驾护航,避免金融乃至经济危机的发生
“股市严重缩水、房地产市场出现动荡、宏观经济面临高通胀压力、国际油价持续高企……尽管中国经济正面临上述诸多不利,但绝对不会出现经济危机!”在昨日由第一东方投资集团主办的第二届中日投资论坛上,清华大学中国金融研究中心联席主任、博士生导师宋逢明语出惊人。
正当股市接连下挫、数万亿财富无情蒸发、宏观经济面临巨大挑战之际,普遍观点认为中国经济正处于非常敏感的时期,“中国或将遭遇金融危机”的声音不绝于耳。然而,宋逢明的乐观确有理由,在他看来,中国银行业的特征保障了经济基本面不发生问题,而人民币资本项目下不可完全兑换和银行领域的“流动性充裕”,定能为中国经济保驾护航,避免金融乃至经济危机的发生。
“流动性充裕”避免危机
对于业界普遍认为的中国经济已出现“流动性过剩”,宋逢明却将其称之为“流动性充裕”。他表示,经历近5年的极为重要的银行业改革,中国金融系统的特征可以保障经济基本面不发生问题。作为亲历中国银行业“重建”的局中人(宋逢明的另一个身份是中国建设银行独立董事),回忆起5年前的情况,他仍心有余悸,在他看来,那才是中国经济真正的危机时代。
“当时中国的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实际已经倒闭,只是依靠政府的信用来维持”,宋逢明的话语将投资者带回到那个剑拔弩张的时代。当时根据政府公布的数据,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的坏账率达到了25%,这实际意味着如果当时人们都到银行取款,银行的流动性就会出现问题。“只是中国的老百姓不太懂金融,他们更关注股市和楼市这些和他们利益密切相关的东西”。
老百姓不懂但有人懂。就在2003年,一场高规格的国际金融年会在上海召开,在那次会议上,麻省理工学院(MIT)斯隆管理学院的创立者、师长级的世纪经济大师斯隆教授就曾明确表示,中国将出现经济危机。同在那次会议上,宋逢明也曾就此问题接受英国《金融时报》记者的专访。
历史实践其实已经反复证明,银行业出问题,是压在各国经济身上的最后也是最重的一根稻草。美国上世纪20至30年代的金融危机,其根源并非最初的股指暴跌,而是从银行被挤兑开始。之后美国银行业才进行一系列改革,注意保护银行体系的流动性。
到了上世纪90年代末,随着网络股泡沫的破裂,美国三大指数大幅下降,道琼斯指数的下挫幅度甚至超过了之前金融危机阶段,但美国经济仍未出现危机,主要原因就是美国在上一次经济危机时对银行业进行了重建。
如果说美国银行业涅槃重生,中国银行业也经历了重建的过程。宋逢明指出,从2003年开始,中国政府通过对银行动手术、剥离不良资产、注入资金、加强风险管理和公司治理,以及引进国外投资者等一系列举措,最直接的结果就是,目前中国的国有商业银行坏账率保持在4%以下,接近国际银行业的先进水平。这也正是他对中国经济仍然保持乐观的重要原因。
最危险的时代已经过去了。对当下一些看似复杂的不利局面,宋逢明仍然从金融体系的角度作出“无问题推断”:“目前存款准备金率已经达到了17.5%,这样做的直接意义就是将流动性保存在银行,即‘流动性充裕’。”
货币管制抵御热钱
从以往来看,经济危机发生时普遍出现大量热钱撤离,但中国不大可能出现上述状况。宋逢明指出,热钱流入中国后,迅速流出的可能性并不大,这要归功于人民币资本项目下不可完全兑换。“在中国,热钱的进入主要是通过贸易和外国直接投资(FDI)的名义,但是进来容易出去难。同时,央行采取紧缩的货币政策是非常正确的,它不仅可以抑制通货膨胀,而且更重要的是,可以保护流动性。”
对于目前国内股市大跌和中国部分城市房价出现下滑,宋逢明一句话捅破窗户纸,“实际上是使市场定价机制更加趋于理性。”很早之前,宋逢明就指出,中国的资本市场存在一个非常基本的认识误区,这就是把资本市场的第一个基本功能定位为融资,“实际上资本市场的第一个基本功能就是要利用金融市场的定价机制来评价企业的市场价值”,在昨日的论坛上,他再次明确表示,中国资本市场存在的最大问题,就是未建立理性定价体系。
在中国,股票表现和上市公司的实际经营业绩是脱节的,这实际上是一种非理性的表现,也就是说明中国的股票市场,尤其是A股市场,它的定价体系并没能有效地配置资本,这个问题并没有随着股权分置改革的顺利完成而得到根本性的解决。在宋逢明看来,目前中国股市的“地震”,对于价值的回归和定价也正在起到深远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