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十一五”时期如何通过信息化促进和谐社会建设?
答:要围绕构建和谐社会的总体要求,通过大力开发和利用信息资源,深入推行电子政务,强化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促进政府职能转变和行政管理创新,全面提升社会事业各领域信息化水平。
一方面,要扎实推进电子政务。围绕提高治国理政能力,坚持统筹协调、分步实施。整合政务网络资源,构建统一的电子政务网络,推动部门间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加强基础数据资源、政务信息资源建设。完善重点业务系统,稳步推进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等领域的电子政务系统建设,提高行政效率,推动政府管理创新和公共服务模式创新。不断完善政府门户网站,推进政务公开,加快服务型政府建设。
另一方面,要积极推进社会事业信息化。加快教育科研信息化步伐,完善科研和教育网络基础设施,发展现代远程教育,提高科研设备网络化应用水平,推动教育与科研资源共享。加强公共卫生信息化建设,增强疾病控制和救治能力,推进医疗服务信息化,促进医疗、医药和医保的联动。建设多层次、多功能的就业信息服务体系,强化对失业人员、残疾人等困难群体的就业指导服务。整合社区公共服务信息资源,构建社区综合便民服务信息平台。健全各类危机管理信息系统,加强对突发公共事件的预警和处理能力,为监控重大危险源、事故隐患和灾情疫情提供信息保障。
问:“十一五”时期如何通过信息化发展中国特色网络文化?
答:要围绕弘扬民族优秀文化,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丰富网络内容,倡导网络道德,建设网络文明。
第一,要加强公共文化信息资源开发。加快文学艺术、开云网页版-开云(中国)官方在线登录出版、广播影视等领域的内容数字化进程,开发和创作适应人民群众需求的优秀数字文化产品。促进少数民族语言文字信息化,加强民族和民间文化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保护民族文化遗产。完善公共文化信息基础设施,继续推进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建设,丰富群众文化生活。
第二,要营造先进网络文化环境。规范网络文化传播秩序,加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网上传播,使科学的理论、正确的舆论、高尚的精神、优秀的作品成为网上文化传播的主流。建立和完善网络行为规范,正确引导广大人民群众的网络文化创造实践,全面建设积极健康的网络文化。
第三,要积极利用互联网开展对外文化交流,传播中华文化,树立良好国际形象,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创造良好的外部舆论环境。
问:“十一五”时期如何做强做大信息产业?
答:近年来,我国信息产业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但仍然存在着信息产业大而不强,自主创新能力较弱,核心技术和关键装备亟待突破等矛盾和问题。因此,“十一五”规划把做强做大信息产业列为重点任务,并要求着重做好四个方面的重点工作:
第一,构建创新体系。建立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用相结合的信息技术创新体系,积极实施信息化领域的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和科技计划,引导和支持企业开展战略性技术和重大装备的研究开发,加速创新成果产业化,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推动公共信息技术开发平台建设,支持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系统级信息技术标准的制定。
第二,发展战略型产业。完善集成电路产业链,加快软件产业发展,促进平板显示等关键元器件产业结构调整升级,重点培育新一代移动通信、数字音视频、高性能计算机及网络设备产业群。积极推动电信业转型,繁荣增值电信服务,促进移动通信发展,拓展宽带通信业务。
第三,推进集聚式发展。加快建设一批产业规模大、研发能力强、骨干企业相对集中的信息产业基地和园区,集聚优势资源,形成新的产业增长极。引导产业整合,延伸完善产业链,提高产品附加值,实现集成发展。
第四,培育优势企业。引导企业在竞争中联合、重组、兼并,培育和发展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知名品牌、国际竞争力较强的优势信息企业。支持有条件的企业“走出去”。发挥骨干企业带动作用,增强中小企业的配套协作能力,提高企业的整体竞争力。
问:“十一五”时期,如何为信息化发展创造更好的基础条件?
答:规划把信息产业、基础设施和信息安全作为信息化发展的基础条件和重要支撑。关于信息产业发展问题,前面已作过表述,这里重点介绍规划对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的基本考虑。
加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既要考虑扩大规模,增加覆盖能力,又要提高效率,保证良性发展,重点要做好两个方面的工作:首先要按照“三网融合”的方向,破除体制障碍,整合网络资源,推进资源共享,大力发展宽带通信,加快发展下一代互联网,积极发展新一代移动通信,着力建设有线、地面、卫星传输相结合的覆盖全国的数字电视网络,全面提高网络技术水平和覆盖能力。其次要强化普遍服务,建立和完善普遍服务机制,推广低成本实用通信技术和服务,继续实施电话和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进一步加强农村和老少边穷地区信息网络建设,逐步形成惠及全民的网络环境。
问:如何保障“十一五”信息化发展目标和主要任务的实现?
答:为了保障规划目标的实现和主要任务的完成,我们提出了十二项重大工程和八项具体措施。
重大工程是落实主要任务的具体手段,也是政府投资或政府引导投资的重点领域。重大工程可分为四类:一是为突出深化信息技术应用,加强信息资源开发利用,部署了电子政务工程、电子商务工程、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工程、传统产业信息化改造提升工程、城市和社区信息化工程。二是为体现鼓励自主创新,做强做大信息产业,安排了纳米级微电子工程、软件振兴工程和先进计算工程。三是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综合考虑技术发展和信息基础设施的升级,部署了新一代网络工程和“三网融合”工程。四是从信息化人才及安全保障出发,安排了国民信息素质工程和信息安全工程。
政策措施是实现主要目标和任务的保障。制定政策措施的主要思路是:要通过深化政府管理体制改革、垄断行业改革和投资体制改革,改善信息化发展环境,促进深化应用;要通过加强法规标准建设、市场监管、对外交流和战略研究,保障信息化健康有序发展;要通过鼓励自主创新,真正为信息化持续、健康发展奠定扎实、稳固的产业基础,确保可控安全。八个方面的政策措施分别是:进一步完善领导协调机制;深化电信和广电体制改革;健全信息化法律、法规和标准;加大信息产业自主创新支持力度;拓宽信息化投融资渠道;加强互联网管理;积极开展对外交流与合作;加强信息化战略研究和基础工作。
问:请您具体介绍一下政策措施的主要内容。
答:我想从四个方面重点介绍一下:
一是体制机制改革方面。规划提出要进一步完善领导协调机制。国家信息化建设和发展中的重大事项,由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决定。要尽快建立和完善信息化推进协调机制。在政府部门试行统筹信息化工作的信息主管制度。按照财权和事权的分工,建立中央、地方以及各部门之间规范协调的电子政务管理机制。加大改革力度,打破行业壁垒,完善市场准入和退出机制,规范企业法人治理结构,形成更为合理有效的市场竞争格局。统筹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内容管理与网络管理的分离。
二是法律法规标准建设方面。规划提出要加快信息化法律、法规和标准体系建设。制定电信法、信息安全条例以及电子支付、个人信息保护、电子政务等方面的法律法规,适时修订和完善保守国家秘密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以及商用密码管理、电子证据等方面的法律法规。深入贯彻实施电子签名、知识产权保护、政府信息公开等法律法规,加大执法力度,保障信息化健康有序发展。加大信息化相关重大标准制定过程中的协调和指导力度,加快推广自主标准的应用,充分发挥企业和行业协会的作用,积极开展电子政务、电子商务、信息安全等应用领域的标准体系建设,研究制定一批基础性、关键性的标准。
三是信息化投融资方面。规划提出首先要深化投资体制改革,稳步增加政府信息化投入,重点投向国家信息化发展急需的各类战略性、基础性、公益性领域。加快建立政府投入为引导、企业投入为主体、其他投入为补充的信息化建设投融资机制。强化政府投资管理,加强政府信息化投入的审计、监督和绩效评估,建立和完善信息化工程建设问责制,形成规范的电子政务工程预算、建设、运行、维护和管理制度。第二,要放宽市场准入,加强政策引导,鼓励社会资金参与信息化建设。营造良好的财税政策环境,鼓励社会资金投向信息资源公益性开发以及公共信息服务平台建设。进一步完善对信息服务领域的各项扶持政策。第三,要引入风险投资,促进信息化发展。培育风险投资企业,完善风险投资机制,促进风险投资市场良性发展。创造风险资本与商业信贷、股票与债券相互补充、相互支持的投融资政策环境,保障风险投资机制与企业自主创新、孵化和成长的有机结合。第四,要建立普遍服务基金,完善普遍服务机制,拓宽资金渠道,支持欠发达地区的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和改造。切实采取有效措施,降低通信资费水平。
四是互联网管理方面。规划提出要坚持一手抓发展,一手抓管理。探索建立法律规范、行政监管、行业自律、技术保障相结合的管理体制,按照谁主管谁负责、谁运营谁负责和属地化管理原则,加强互联网综合治理,规范网络行为,打击网络犯罪,加强管理队伍建设,强化依法监管、行业自律和社会监督,建立规范有序的互联网信息传播秩序,实现对互联网及其网上虚拟社会的有效管理,促进中国特色网络文化的繁荣和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