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产业集中度不断提高
“十五”期间,大容量、低投入、先进实用的化纤生产装备及技术的应用为化纤企业实现规模经济创造了条件,企业的规模化、大型化进程加快,产能逐渐向大企业集中。2005 年,5 万吨以上的化纤生产企业由2000 年的24 家增加到93 家,产能占全国化纤产能的比重由2000 年的38.4%提高到86.8%;其中,20 万吨以上的企业由2000年的4 家增加到22 家,产能占全国比重由2000 年的14.9%提高到47.2%,企业平均规模由28.8 万吨/年增加到41.3 万吨/年。2005 年,化纤行业中产能超过40 万吨的大企业8 家,占行业总产能的比重达23%。随着化纤企业规模化和大型化,企业的研发能力、技术水平及管理水平有了很大提高,市场竞争能力明显提升。
4、资本结构呈现多元化
“十五”期间,特别是入世以来,我国化纤工业改革开放力度进一步加大,国有企业改革步伐加快,民营企业发展迅速,引进外资的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化纤工业资本结构发生了明显变化,改变了以往国有经济为主体的结构,民营经济成为行业主体。到2005 年底,化纤工业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的数量和产能占全行业的比重分别由2000 年的56.8%和49.3%下降到21.2%和27.4%,而同期民营企业的数量和产能占全行业的比重则由2000 年的35.2%和40.8%提高到76.0%和66.8%,化纤工业资本结构进一步呈现多元化,形成了民营企业占主导,国有及“三资”企业共同竞争的态势。同时,企业的产权主体也呈现多元化,出现了一批混合所有制的化纤企业,大大增强了产业发展的活力。
5、产业集群优势显现
“十五”期间,随着化纤工业市场化进程的进一步加快,市场成为行业资源配置的主导力量。在市场需求的拉动下,我国化纤产业集群在东部沿海地区已经形成,资源得到有效整合,专业分工进一步深化,信息资源利用效率大大提高,交易成本降低,集群地区化纤产业的竞争力明显提升,大大推动了地方经济的发展。到2005 年底,浙江、江苏、山东、广东、福建、上海五省一市化纤产量已占全国的85%,其中,浙江和江苏两省就占到全国的68.7%。目前,全国已形成40 余个集化纤原料、面料、服装生产及产品交易市场为一体、科工贸结合的产业集群,其中39个集中在江苏、浙江地区。如浙江省杭州萧山区衙前镇为中国化纤名镇,其轻纺化纤产值占全镇经济总量的85%,除了化纤、纺织生产企业外,周边还拥有中国纺织采购博览城及全国最大的化纤交易市场——钱清市场;浙江绍兴县拥有各类化纤、纺织企业近4000 家,拥有全国最大的纺织品专业市场——中国轻纺城,年交易额超过600 亿元。这些各具特色的化纤产业集群已成为当地经济发展的主要支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