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开云网页版-开云(中国)官方在线登录 发展观察 开云网页版-开云(中国)官方在线登录跟踪 经济发展 减贫救灾 社会发展 全球招标投标 商务资讯 观察思考 发展报告 数字报告 白皮书 中国之窗 世行在中国
专家专栏 政策解读 宏观经济 区域发展
行业动向
行业规划 金融证券
金融法规
贸易发展 工程项目 企业发展
国情公报 经济数据 经济名词 采购商
发展开云网页版-开云(中国)官方在线登录  -保监会:保险公司须足额提存资本保证金 全文 有助提升偿付能力 -两部委要求:"低保肉补"最低15元/月 城市低保对象已有2235万人 -央行:定期储蓄存款不分段计息 自动转存不合理 存款不自动加息 -半年逾千亿美元热钱涌入中国 54家企业违法走私 海关"黑名单" -中等收入人群成高房价最大受害者 个人合作建房政策真空成硬伤 -国务院批复东北振兴规划 -北京申办奥运会七项绿化承诺全部实现 人均绿化面积达12平米 -股票总市值创新高 中国资产证券化率逼近100% 沪指跌破4600点 -保险QDII紧盯主板绩优蓝筹 明年内地QDII规模将达900亿美元 -中国提高农村小额信贷额度 发达地区可达30万元 农村金融再发力
中国限制钢铁出口增幅 下半年可能大幅度下降
中国发展门户网 www.chinagate.com.cn  2007 年 08 月 08 日 
字号:    打印本文章 写信给编辑

中钢协表示,国际市场钢材需求旺盛,价格不断攀升是拉动中国钢铁产品出口增长的根本原因

中国钢铁工业协会有关负责人七日在京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中国政府已采取了一系列措施限制钢铁产品出口过快增长,“这些措施的政策效应将明显反映在今年下半年,届时中国钢铁产品出口增幅将大幅下降”。

今年以来,中美钢铁摩擦持续升温。半年内,美已连续对华提起三件钢铁诉讼案。七月三十日,美国钢铁学会、美国钢铁产业协会等四家机构联合发布了一份针对中国钢铁产业的报告,称过去十年,中国钢铁行业得到了超过五百二十亿美元的政府补贴,由此获得了不公平竞争优势,令双方的摩擦再度升级。

目前,美国是中国第三大钢铁出口目的地,二00六年中国钢铁对美出口创历史新高。

中钢协称,该报告“严重缺乏事实依据,处处充满不实之词”。上半年,中国钢铁行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一千二百五十一点六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百分之八点四。从投资的资金来源看,企业自筹资金占八成二,其余部分为国内银行贷款和外资等。

中钢协表示,国际市场钢材需求旺盛,价格不断攀升是拉动中国钢铁产品出口增长的根本原因。最近一年美国从中国进口钢材大幅增长,主因是美国钢铁产品缺乏市场竞争力、市场需求旺盛以及美钢铁市场价格走高刺激的结果。根据国际钢铁协会公布的数据,二00二年至二00六年全球钢材消费年平均增长百分之七,二00七年亦将保持百分之五点九的高增长。

为了实现钢铁行业可持续发展,减少贸易摩擦,中国政府近年来已出台了一系列措施,有效抑制了钢铁产业投资增长。二00六年国内钢铁行业固定资产投资出现六年来的首次下降,降幅为百分之二点五。

与此同时,自二00五年以来,中国政府已经六次对钢材和钢铁制品采取了降低、取消出口退税,对钢材出口实行许可证管理等措施。

中钢协认为,为了扩大国际交流与合作,中国将钢铁产品出口数量控制在生产总量的一成左右,这是一种积极的、负责任的态度。在此情形下,美钢铁产业报告不顾事实,对中国钢铁行业进行指责,“是完全不合时宜的”。

中国五矿化工进出口商会有关负责人在接受采访时也表示,中国钢铁产业的发展是中国三十年来改革开放的成果,绝非所谓的“政府补贴”所致。美国钢铁界的这一行为,表明其对中国政府和钢铁行业存有较深的偏见和误解。

 

来源: 中新网

相关文章:
矿价飞涨市场向好 中国钢铁业或进入整合拐点
发改委官员:过度抑制钢铁出口会导致比较优势丧失
广钢与日本JEF钢铁合资建冷轧钢板项目 投资63.49亿元
国内钢铁业又一重大战略合作 武钢重组昆钢
中美钢铁贸易擦出钢花 钢铁业20位代表赴美对话
广州:发展钢铁工业要坚持环保优先
发改委称中国不应成为世界钢铁制造基地
钢铁产业集中度进一步下降 产能500万吨钢企仅21家
中钢协:上半年77户大中型钢铁企业利税增长67.35%
周一两市指数再创新高 煤炭、钢铁类个股活跃
重庆钢铁集团将搬迁 拟建西部最大船舶用钢基地
中钢协预计下半年钢铁出口上半年下降40%-50%
图片开云网页版-开云(中国)官方在线登录:
强热带风暴帕布逼近浙江 浙沿海8日起有暴雨 或正面袭击厦门
西部原油管道投产 "西油东送"通道贯通 输油能力达3000万吨
更多 >>

观察与思考
中国能源发展战略规划/ 07年中国改革重点行业
· 中国经济博弈高油价
· 投资技巧指南 答疑解惑直通车
更多>>
中国发展报告
中国改革评估报告 / 中国数字报告
· 中国农村计划生育网络
· 中国城市发展报告(2006年)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