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开云网页版-开云(中国)官方在线登录 发展观察 开云网页版-开云(中国)官方在线登录跟踪 经济发展 减贫救灾 社会发展 全球招标投标 商务资讯 观察思考 发展报告 数字报告 白皮书 中国之窗 世行在中国
政策解读 宏观经济 区域发展
行业动向
行业规划 金融证券
金融法规
贸易发展 工程项目 企业发展
国情公报 经济数据 经济名词 采购商
发展开云网页版-开云(中国)官方在线登录  -五月份中国CPI同比涨3.4% 创两年来新高 预期再次加息调控  -中国通过电力加价 减少电厂二氧化硫排放 南堡油田钻井将零排放 -中国新特区下一站:武汉长株潭在望 成渝新特区:优惠政策下月定 -俄公司称东线石油管道至中国支线造价超4亿$ 伊朗希望在华储油 -中国南方洪涝灾害已造成1063.8万人受灾 71人死 将再遭暴雨袭击 -制止择校费是城市义务教育治理重点 国民受教育水平将明显提高 -央行新规:切断恐怖融资链条 包括安理会决议所列恐怖组织 全文 -中国城市环境仍存在三方面突出问题 06年城市环境考核结果发布 -中国航空打造西部空中丝绸之路 新疆6月10日起开办入境口岸签证 -新车船税7月起征缴 税额上限平均提高一倍
发改委:全年贸易顺差预计为2500至3000亿美元
中国发展门户网 www.chinagate.com.cn  2007 年 05 月 30 日 
字号:    打印本文章 写信给编辑

贸易顺差扩大既有国际大背景,也有国内产业发展、政策激励等原因

国家发改委昨天发布了对2007年1-4月度的外贸形势分析报告,指出继3月份外贸顺差大幅减少后,我国4月份外贸顺差大量增加,达到168.7亿美元,高于去年同期64.1亿美元,高于3月份100亿美元,按目前趋势发展,预计全年贸易顺差可达2500亿-3000亿美元。

发改委分析认为,3月份贸易顺差减少主要原因一是春节推后影响了3月份的出口;二是部分企业为规避汇率调整和出口退税提前结汇。

“人民币对除美元以外的主要货币相对贬值,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我出口商品竞争力。”发改委分析指出,2007年1月4日到4月30日,人民币汇率对美元虽然升值1.32%,但人民币对欧元贬值2.01%,对英镑贬值0.71%,对马来西亚林吉特贬值1.76%,对澳元贬值3.8%,对加元贬值3.73 %,对泰铢贬值6.72%。

综合来看,我国产品出口竞争力是提高的。数据显示,2005年以来,我国贸易顺差急剧扩大,2004年贸易顺差321亿美元,2005年增加到1020亿美元,2006年进一步增加到1775亿美元。

分析报告指出,贸易顺差扩大,既有国际大背景,也有国内产业发展、政策激励等原因。从国内看,国内综合优势集中释放为出口创造了好的条件,包括人力资源优势( 3576.150,96.99,2.79%)明显,产业综合配套能力强,要素价格低,基础设施明显改善等。从国际背景看,经济全球化步伐加快,国际制造业加速向我转移。在亚太地区形成了以我国为加工装配中心,以东亚为原材料和零部件供应方,以欧美为技术研发方、品牌持有方和主要市场的产业链,使我国对美欧顺差在很大程度上替代了东亚对美欧顺差。数据显示,2006年,我国对美国顺差1443亿美元,对欧盟顺差917亿美元。

国际市场需求强劲也是一大原因,近年来,全球经济依然保持强劲增长,主要发达国家内需旺盛、投资活跃,带动全球经济较快回升。据悉,从珠三角、长三角调查情况看,很多企业反映一季度出口订单明显增加,而订单增加也影响了出口价格上涨。1-2月份,我国出口产品价格总水平比去年同期上涨5%,高出去年全年平均涨幅0.8个百分点。据中国纺织品进出口商会反映,去年以来我对美、欧重点产品价格平均涨幅在20%以上。今年以来,浙江省绍兴县纺织品纺织面料价格同比平均上涨10%,江苏舜天( 16.88,1.01,6.36%)集团服装出口单价平均上涨2%。(记者 薛黎)

来源: 上海证券报

相关文章:
专家认为贸易顺差增长较快的趋势没有改变
4月贸易顺差反弹百亿美元 中美经济对话压力增大
中科院:进口稳中有升 未来三年贸易顺差仍将扩大
发改委研究院:我国贸易顺差17%为“虚假出口”
图表:03年-07年3月中国贸易顺差(按产品结构)情况
图表:03年-07年3月中国贸易顺差(按贸易方式)情况
图表:03年-07年3月中国贸易顺差(按国别)情况
今年以来中美贸易顺差呈逐月下降的趋势
相关专题:
图片开云网页版-开云(中国)官方在线登录:
中国首列国产时速300公里动车组年底将竣工下线 明年批量交付
南方暴雨洪涝已致66死12失踪 近900万人受灾 降雨仍将持续
更多 >>

观察与思考
中国金融改革之路 六大焦点
· 2008北京奥运商机
· 07中央财政资金流向 三农重中之重
更多>>
中国发展报告
中国改革评估报告 / 中国数字报告
· 中国城市发展报告(2006年)
· 中国企业家看社会责任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