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开云网页版-开云(中国)官方在线登录 发展观察 开云网页版-开云(中国)官方在线登录跟踪 经济发展 减贫救灾 社会发展 全球招标投标 商务资讯 观察思考 发展报告 数字报告 白皮书 中国之窗 世行在中国
政策解读 宏观经济 区域发展
行业动向
行业规划 金融证券
金融法规
贸易发展 工程项目 企业发展
国情公报 经济数据 经济名词
发展开云网页版-开云(中国)官方在线登录  -证监会:券商须让投资者理解"买者自负"原则 加强投资者教育 -北京:企业拖欠工资最高罚款3倍 出口企业调查:与人民币升值赛跑 -民政部加紧慈善立法 将改变管理缺位现状 将简化捐赠免税手续 -第四次生育高峰到来 粤年产一个百万人口县 06年200万夫妻离婚 -沪深总市值首破18万亿 股市收盘下跌 B股持续重挫拖累A股 - 京流动人员档案新规:不入社保不能存档 沪探索居家养老服务模式 -四大钢厂联手开发海外矿产资源 中钢协驳斥"中国钢铁威胁论" -新企业破产法将推出 政策性破产明年终结 鼓励银行向小企业贷款 -第二次中美战略经济对话闭幕 -中国明确义务教育政府负全责 经费须报人大批准 部分高校拟改名
2006年青海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中国发展门户网 www.chinagate.com.cn  2007 年 03 月 13 日 
字号:    打印本文章 写信给编辑

2006年,在青海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全省各族人民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坚决贯彻中央宏观调控政策,抢抓机遇谋发展,求实创新促和谐,经济发展的速度、质量、效益同步提高,投资、消费、出口全面增长,人口、资源、环境趋于协调,实现了“十一五”良好开局,促进了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一、经济总量和产业结构

经国家统计局核准,全省生产总值641.05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2.2%;人均生产总值11753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1.3%。在产业结构调整中,全年第一产业完成增加值69.60亿元,比上年增长3.5%;第二产业完成增加值330.82亿元,比上年增长15.7%;第三产业完成增加值240.63亿元,比上年增长10.5%。第一、第二和第三产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分别由“十五”末2005年的12.0:48.7:39.3转变为10.9:51.6:37.5;第一、第二和第三产业对GDP的贡献率分别为3.5%、62.7%、33.8%。

二、农业和畜牧业

受高温干旱及局部地区其他自然灾害的影响,种植业减收。全年农作物总播种面积48.98万公顷(734.7万亩),比上年增长2.7%。粮食种植面积26.03万公顷(390.4万亩),比上年增长6.0%;总产量88.3万吨,比上年减产5.3%。其中,特色作物马铃薯种植面积8.01万公顷(120.2万亩),比上年增长6.4%,总产量30.9万吨,减产4.8%;豆类种植面积4.60万公顷(69万亩),比上年增长12.5%,总产量10.2万吨,减产13.9%。油料种植面积15.95万公顷(239.3万亩),比上年下降1.5%,总产量26.5万吨,减产16.8%。蔬菜种植面积2.77万公顷(41.6万亩),比上年增长7.3%,总产量90.4万吨,比上年增产7.1%。

年末草食牲畜存栏总数2215.2万头(只),比上年下降0.2%。全年肉用牲畜出栏率达30.9%、商品率为27.1%,分别比上年提高1.4、1.3个百分点。肉类总产量27.17万吨,比上年增长5.5%。其中,牛肉产量7.70万吨,增长3.5%;羊肉产量9.57万吨,增长4.5%。牛奶产量23.80万吨,增长0.8%。羊毛产量1.77万吨,与上年基本持平。

年末全省水浇地面积17.63万公顷(264.5万亩)。年内改善农田灌溉面积0.8万公顷(12万亩);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14.73平方公里。全年解决了28.29万人、111.7万头(只)牲畜的饮水困难。

三、工业和建筑业

全省工业增加值265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8.7%。规模以上(全部国有工业及年产品销售收入在500万元以上的非国有工业企业)工业增加值240.34亿元,增长20.4%;新产品产值8.74亿元,比上年增长33.6%。

全年四大支柱产业创造增加值142.10亿元,比上年增长17.7%。其中,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46.81亿元,增长5.5%,水力发电业21.52亿元,增长23.8%,有色金属业54.45亿元,增长22.0%,盐化工业19.32亿元,增长31.6%。

2006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主要分类情况

 

 

增加值(亿元)

比上年增长%

规模以上工业

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

其中:集体企业

股份制企业

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

其中:私营企业

其中:轻企业

      重企业

其中: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

      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

      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

      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

      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

      非金属矿物制品业

      通用设备制造业

      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

          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

240.34

190.69

0.95

207.99

6.44

16.71

14.17

226.17

17.71

48.26

30.86

48.07

37.79

6.17

3.17

1.42

0.68

20.4

16.7

-17.9

20.1

41.1

34.3

31.5

19.7

54.4

24.7

28.9

6.39

16.6

10.4

20.4

5.6

56.4

 

2006年主要工业产品产量

 

  产品名称

 

 

比上年增长%

发电量

其中:水电

原煤

原油

天然气

原盐

粗钢

钢材

  生铁

焦炭

十种有色金属

其中:铝(电解铝)

铝材

水泥

纯碱

化肥(折纯),

其中:钾肥

中成药  

乳制品

亿千瓦小时
亿千瓦小时

万吨

万吨

亿立方米

万吨

万吨

万吨

万吨

万吨

万吨

万吨

万吨

万吨

万吨

万吨

万吨

万吨

277.23

205.19

591.60

223.00

25.03

143.07

79.60

76.73

49.73

34.44

88.69

81.58

3.88

371.32

71.11

205.13

201.91

266

1.57

30.1

30.3

6.2

0.7

15.1

27.9

57.5

56.1

7.2

 

23.4

22.6

6.1

1.0

3.1

17.4

17.6

-9.4

73.8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品销售率为96.4%,比上年下降0.2个百分点,其中,股份合作企业产销率为100.6%,下降0.4个百分点;国有企业为99.5%,提高0.3个百分点。大中型企业产销率为96.7%,提高0.2个百分点。

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达275.99,比上年提高45.5个点。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120.25亿元,比上年增长70.9%。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实现利润113.40亿元,增长72.0%。在利润总额中,股份制企业实现利润118.82亿元,增长66.0%;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实现利润2.15亿元,增长79.2%。

全年全社会建筑业创造增加值65.82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5.7%。年末全省具有资质等级的建筑企业426个。具有建筑业资质等级的总承包和专业承包企业实现利润总额0.60亿元,比上年增长5.3%。

四、固定资产投资

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419.62亿元,比上年增长14.3%。其中,能源投资118.26亿元,增长37.2%,基础设施投资167.56亿元,增长35.0%。按产业分,第一产业完成投资38.29亿元,比上年增长22.0%;第二产业完成投资213.97亿元,增长21.8%;第三产业完成投资167.36亿元,增长4.5%。一、二、三产业完成投资占全社会投资总额的比重分别为9.1%、51.0%、39.9%。

全年国有及国有控股投资270.52亿元,比上年增长12.4%;民间投资140.91亿元,增长20.4%,其中集体投资20.12亿元,增长38.8%。

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31.18亿元,增长7.1%。房地产开发施工房屋面积446.74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5.6%;竣工房屋面积127.69万平方米,增长22.7%;商品房销售面积113.45万平方米,下降6.3%。商品房销售额22.41亿元,增长1.0%,其中现房销售额9.44亿元、期房销售额12.97亿元,分别占42.1%、57.9%。

全年四大支柱产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11.06亿元,比上年增长3.5%。其中,盐化工业投资26.71亿元,增长24.0%;有色金属工业投资19.90亿元,下降9.3%;石油工业投资27.84亿元,增长6.3%;水力发电业投资36.61亿元,下降2.8%。

年内百万吨钾肥项目实现达产达标,青藏铁路建成通车;兰州至西宁铁路增建二线工程开工,黄河拉西瓦水电站开工建设;330KV湟源―乌兰―格尔木线路工程、格尔木肯得可克铁矿开发项目、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生态保护和建设工程、西海火电厂项目等新建、续建的一批重点工程总体进展顺利。全年完成50万元以上固定资产投资项目中,新增焦炭生产能力100万吨/年、天然原油生产能力26万吨/年、天然气开采能力10亿立方米/年、水力发电能力50万千瓦,新建公路905公里,改建公路4247公里。

五、国内贸易和市场物价

全年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80.11亿元,比上年增长12.2%。按城乡分:城市的消费品零售额122.78亿元,增长16.3%;县及县以下的消费品零售额57.33亿元,增长4.4%。按行业分:批发零售贸易业145.96亿元,增长10.5%;住宿餐饮业30.29亿元,增长24.1%;其它行业3.86亿元,下降2.8%。限额以上批发零售贸易企业零售额37.22亿元,增长19.1%(批发企业年销售额在2000万元及以上、零售企业年零售额在500万元及以上统称为限额以上企业);其中,汽车类零售额4.68亿元,增长6.5倍;石油及制品类12.41亿元,下降7.7%;文化办公用品类0.32亿元,增长1.1倍;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2.90亿元,增长43.6%;食品、饮料、烟酒类8.51亿元,增长39.9%。

全省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上年上涨1.6%。其中,城市居民消费价格上涨1.8%,农村居民消费价格上涨1.1%。按类别分:食品价格上涨2.9%,其中,粮食价格上涨4.6%、肉禽及其制品下降4.0%、蛋下降3.8%、水产品上涨1.7%;烟酒及用品价格上涨1.7%;衣着类价格下降0.6%;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价格下降0.6%;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价格上涨3.5%;交通和通讯类价格下降0.7%;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价格下降1.7%;居住类价格上涨4.3%。

与上年相比,商品零售价格上涨2.0%;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2.1%;工业品出厂价格上涨9.5%;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上涨2.8%;固定资产投资价格上涨2.4%;农产品生产价格上涨4.5%。西宁市区房地产价格上涨2.4%,其中,房屋销售价格上涨2.8%;土地交易价格上涨2.9%;房产租赁价格下降0.1%。

六、对外经济贸易

全年海关进出口总额6.52亿美元,比上年增长57.7%。其中,出口额5.34亿美元,增长65.3%;进口额1.18亿美元,增长30.4%。在出口额中,一般贸易出口4.30亿美元,增长1.44倍;加工贸易出口0.86亿美元,下降41.9%。出口国家和地区中,美国0.44亿美元,中国香港0.44亿美元,中国台湾0.38亿美元,日本1.87亿美元,韩国1.41亿美元,欧盟0.42亿美元,俄罗斯0.02亿美元。在进口额中,机电产品进口0.56亿美元,增长2.79倍,高新技术产品进口0.07亿美元,增长2.56倍。

全年批准外商直接投资项目17个。合同使用外商直接投资3.80亿美元;外商直接投资实际使用金额2.75亿美元,比上年增长3.4%。

七、交通、邮电和旅游

全年交通运输、仓储及邮电通信业完成增加值50.91亿元,比上年增长7.6%。各种运输方式完成货物运输周转量154.92亿吨公里,比上年下降0.8%。其中,铁路94.45亿吨公里,下降4.4%;公路54.41亿吨公里,增长6.5%;民航0.07亿吨公里,增长16.7%。全年货运量7640.60万吨,比上年增长6.8%。其中,铁路1571.50万吨,增长8.2%;公路5864.00万吨,增长6.8%;民航0.45万吨,增长38.9%。全年旅客运输周转量59.88亿人公里,比上年增长26.8%。其中,铁路28.35亿人公里,增长51.7%;公路26.23亿人公里,增长6.4%;民航5.30亿人公里,增长36.2%。全年客运量5309.50万人,比上年增长7.9%。其中,铁路411万人,增长11.6%;公路4861万人,增长7.4%;民航37.50万人,增长41.5%。全省公路线路年末通车总里程4.77万公里,比上年增长60.6%,其中高速公路里程171公里。

全年邮电业务总量达39.69亿元(2000年不变价),比上年增长26.3%。其中,邮政业务总量2.02亿元,增长14.2%;电信业务总量37.67亿元,增长27.0%。年末局用交换机总容量159.3万门,本年新增17.3万门。本年新增固定电话13.7万户,年末固定电话用户达126.3万户,比上年末增长12.2%。其中,城市固定电话用户99.5万户,增长7.1%;乡村固定电话用户25.9万户,增长25.7%。年末移动电话用户172.2万户,本年新增40.6万户。年末全省电话普及率由上年的45.0部/百人上升到54.5部/百人。

青藏铁路7月1日通车,加快了旅游业发展,全省旅游人数、收入创历史新高。全年国内旅游人数810.34万人次,比上年增长28.0%;国内旅游总收入34.63亿元,比上年增长39.4%。接待入境游客4.22万人次,比上年增长20.0%。其中,外国人2.77万人次,增长83.79%;香港、澳门和台湾同胞1.45万人次,下降27.5%。国际旅游外汇收入1325.14万美元,比上年增长20.2%。国际国内旅游总收入35.69亿元,增长38.7%。

八、财政和金融

全年全省财政一般预算收入83.04亿元,比上年增长31%。其中,地方一般预算收入42.24亿元,增长24.9%;中央一般预算收入40.80亿元,增长38%。全年财政一般预算支出214.64亿元,增长26.4%。其中,公共管理类支出117.12亿元,增长21.1%;经济建设类支出49.02亿元,增长35%;社会保障类支出24.04亿元,增长31.4%;政策性补贴等其他支出24.46亿元,增长32.5%。

年末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903.72亿元,比年初增加166.71亿元。其中,企业存款余额278.66亿元、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409.84亿元,分别比上年末增长25.9%和16.2%。人民币储蓄存款余额406.27亿元,比上年末增长16.4%。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729.83亿元,比年初增加88.81亿元。其中,短期贷款余额210.89亿元、中长期贷款余额499.13亿元,分别比上年末增长11.8%和14.8%。发放人民币个人中长期消费贷款18.63亿元,比上年下降15.5%。

全年保险公司保费收入8.72亿元,比上年增长11.0%。其中,寿险收入3.82亿元,增长6.2%;财产险收入4.27亿元,增长15.1%;健康险和意外伤害险收入0.63亿元,增长15.6%。年内各类保险赔付额3.12亿元,比上年增长0.3%。其中,寿险给付1.07亿元,下降3.3%;财产险赔款1.85亿元,增长4.8%;健康险和意外伤害险赔款和给付0.2亿元,下降15.7%。

九、教育和科学技术

全省有研究生培训单位5个,年内招生数462人,在学研究生1163人,毕业生164人;普通高等教育院校8所,年内招生数1.19万人,比上年增长1.7%,在校生3.60万人,增长9.8%,毕业生0.86万人,增长4.9%;普通中专学校12所,年内招生0.45万人,比上年增长36.4%,在校生0.90万人,增长21.6%,毕业生0.21万人,增长8.3%;中等职业教育学校50所,年内招生数2.12万人,比上年增长60.6%,在校生3.69万人,增长49.4%,毕业生0.79万人,增长36.2%;普通高中142所,年内招生数3.71万人,比上年下降1.3%,在校生10.31万人,增长2.6%,毕业生2.93万人,增长15.4%;初中学校356所,年内招生数7.39万人、在校生22.50万人、毕业生7.12万人;小学2841所,年内招生数10.17万人,在校生52.22万人,毕业生7.61万人;特殊教育学校招生数331人,在校生2465人。年末幼儿园在园幼儿8.8万人,比上年增加0.5万人。全省“普九”覆盖率达86.8%,比上年提高3.8个百分点。

全年全省取得省部级以上科技成果215项,其中,基础理论成果2项,应用技术成果201项,软科学成果12项。

全年专利申请325件;授权专利97件;签订技术合同273项,成交金额2.50亿元。全省共有依法建立的产品检验机构21个,法定计量技术机构22个,天气雷达观测站点3个,卫星云图接收站点10个,地震台站16个,地震遥测台网4个。

十、文化、卫生和体育

年末全省共有艺术表演团体14个;文化馆43个,公共图书馆43个,博物馆16个,档案馆55个;广播电台4座,中短波广播发射台和转播台8座,广播综合人口覆盖率达到87.5%;电视台8座,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达到93%;有线电视用户31.4万户。全年报纸出版量4400万份;期刊(杂志)出版量168万册,图书出版量1077万册(张)。

年末全省拥有各类卫生机构5793个,床位数1.6万张。其中,医院136个,床位数1.3万张;乡镇卫生院399个,床位数0.2万张;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8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防疫站)56个,卫生监督检验机构52个,妇幼保健院(所、站)22个。全部卫生技术人员24942人,其中,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8869人,注册护士6737人。

全年全省优秀运动队中共有31人次参加了国内外比赛,5人次获第一名,10人次获第二名,16人次获第三名。成功举办了第五届环青海湖国际公路自行车赛。全民健身运动更加活跃。

十一、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年末全省总人口547.7万人。其中,城镇人口215.02万人,城镇人口比重为39.26%;乡村人口332.68万人,乡村人口比重为60.74%。全年出生人口8.31万人,出生率为15.24‰,比上年下降0.46个千分点;全年死亡人口3.42万人,死亡率为6.27‰,比上年上升0.06个千分点。全年净增人口4.5万人,比上年少增0.1万人。人口自然增长率为8.97‰。

年末全省就业人员303.93万人。其中,城镇就业人员103.35万人,比上年增加5.29万人,增长5.4%。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9%,实现了控制在4.5%以内的预定目标。

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000.35元,比上年增长11.7%;农牧民人均纯收入2358.37元,比上年增长8.9%。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为36.23%,比上年下降0.08个百分点;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为44.2%,比上年下降0.97个百分点。年末城镇居民人均住房使用面积增加到18.54平方米,农牧民人均居住面积增加到18.53平方米。多方筹措资金,对8个州地市、39个县的277个绝对贫困村实施整村扶贫推进项目1181项,全年净解决农村贫困人口中15.23万人的温饱问题。

年末城镇参加养老保险人数62万人,比上年增长3.37%。其中,职工45万人,离退休人员17万人,分别增长4.53%和0.41%。城镇参加失业保险人数34.02万人,领取失业保险金人数1.03万人;工伤保险参保人数23.4万人。参加城镇医疗保险人数66万人;参加农村新型合作医疗的农牧民311.78万人。社会救助中,农村特困救助22.9万人、医疗救助25.5万人。城镇居民得到政府最低生活保障的21.2万人。救灾救济救助制度得到进一步实施和完善,各项社会福利业、社区服务业持续健康发展。

十二、资源、环境和安全生产

全年实际建设占用耕地502.57公顷(7538.6亩),比上年减少77.9%;灾毁耕地85.57公顷(1283.6亩);因农业结构调整减少耕地5.71公顷(85.7亩)。土地整理复垦开发补充耕地504.14公顷(7562.1亩)。查处往年建设未变更上报的建设占用耕地31.09公顷(466.4亩)。年末全省耕地面积54.22万公顷(813.23万亩),比上年减少94.88公顷(1423.2亩)。

全年地质勘查投入2.35亿元,比上年增长47%。新提交矿产地2处。全省已发现的矿种127种;有查明资源储量的矿种107种。其中,已发现能源矿产4种,金属矿产39种,非金属矿产72种,水气矿产3种。全省共发现大中型矿产地319处。其中,能源矿产地29处,金属矿产地72处,非金属矿产地112处,水气矿产地25处。

全年全省平均降水量342.1毫米,比上年减少17.7%。

全年“三北”防护林四期工程人工造林6.67千公顷(10万亩)。天然林保护工程人工造林0.87千公顷(1.31万亩)、封山育林16.51千公顷(24.76万亩)。西宁南北山绿化新造林0.41千公顷(0.62万亩)。“三江源”生态保护和建设工程稳步推进。实施了青海湖、可可西里、孟达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一期工程建设。

年末全省共有各类环境检测站21个。拥有生态示范区建设试点地区和单位2个。自然保护区11个,面积2176万公顷(21.76万平方公里),占全省国土总面积的30.12%,其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5个,面积2025万公顷(20.25万平方公里)。建成烟尘控制区9个,面积72.3平方公里;建成环境噪音达标区1个,面积63.2平方公里。

全年亿元GDP生产安全事故死亡人数为1.24人;道路交通万车死亡人数为15.3人;煤矿百万吨死亡人数为2.2人。(青海省统计局 国家统计局青海调查总队)

注:本公报部分数据为初步统计数。

来源: 中国发展门户网

相关文章:
相关专题:
图片开云网页版-开云(中国)官方在线登录:
2007世界竞争力评比:中国大陆首度超过台湾地区
中石油称冀东南堡油田可开采100年 开发成本近60亿
更多 >>

观察与思考
中国金融改革之路 六大焦点
· 2008北京奥运商机
· 07中央财政资金流向 三农重中之重
更多>>
中国发展报告
中国改革评估报告 / 中国数字报告
· 中国企业家看社会责任
· 全国农业统计报告 / 农业发展报告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