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湖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06年,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省上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认真落实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切实加强“三个基础”,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积极开展新农村建设,努力建设和谐湖南,全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质量效益显著提高,发展活力不断增强,人民生活进一步改善,社会事业全面发展,实现了“十一五”的良好开局。
一、综合
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2006年,全省生产总值为7493.17亿元,增长12.1%,比上年快0.5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331.31亿元,增长4.8%;第二产业增加值3123.46亿元,增长15.5%;第三产业增加值3038.4亿元,增长12.4%。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生产总值为11830元,增长10.5%。全省生产总值一季度、上半年和前三季度分别增长12%、12.2%和12%,连续12个季度保持了11%以上的增长,且波动幅度较小。企业效益提高,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盈亏相抵实现利润264.75亿元,增长39.4%。财政收入增长较快。据快报统计,全省财政总收入891.16亿元,增长19.3%,其中地方财政收入475.3亿元,增长20.3%。
经济结构继续改善。2006年,在全省生产总值中,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19.6∶39.9∶40.5调整为17.8∶41.7∶40.5,其中第二产业增加值占全省生产总值的比重提高1.8个百分点。重点监控行业投资得到有效控制,全省城镇以上钢铁、汽车、电解铝投资分别下降8.5%、7.3%和62.7%;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投资得到加强,全省交通投资289.96亿元,增长63.5%,比上年快41个百分点;高新技术产业投资比上年快29.4个百分点。新型工业化稳步推进。全省工业增加值占全省生产总值的比重比上年提高2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占全部工业增加值的比重提高0.7个百分点;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全省生产总值的比重提高0.7个百分点;园区工业增加值增长速度比规模以上工业快5.9个百分点。全省城镇化率为38.7%,比上年提高1.7个百分点。全省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4034.75亿元,占全省生产总值的比重达53.8%,比上年提高3.6个百分点。非国有经济投资2036.9亿元,增长30.3%;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达62.8%,比上年提高1.8个百分点。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优势地区继续发挥带动作用,长株潭三市生产总值达2818亿元,增长14.1%,比全省快2个百分点;“一点一线”地区生产总值为4770.15亿元,增长12.9%。大湘西地区开发稳步推进,生产总值为814.24亿元,增长11.6%。“3+5”地区生产总值为5644.98亿元,增长13.2%。
市场物价基本稳定。全省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上涨1.4%,商品零售价格上涨1.3%,农产品生产者价格上涨0.7%,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0.7%,工业品出厂价格上涨4.3%,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上涨6.5%,固定资产投资价格上涨3.1%。
和谐社会建设稳步推进。全省8件实事23个考核项目全面完成目标任务,其中18个考核项目超额完成任务。全年城镇新增就业62.56万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34.57万人。企业基本养老保险新增参保人数53万人;基本医疗保险新增参保人数54.84万人;工伤保险新增参保人数53.91万人。新建城镇经济适用房117.1万平方米。建设城镇最低收入家庭廉租住房14.7万平方米。扩改建乡镇敬老院321所,集中入住五保对象1.23万人。年末有98个县(市、区)建立了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全年发放救灾救济款5.59亿元(包括现金和实物折价)。受灾群众的生产生活得到妥善安置。建设农村中小学寄宿制学校434所,农村教育“两免一补”政策全面落实。新建和改扩建农村乡镇卫生院611所。全年农村外出务工人员达1455.71万人(含在本乡镇内),劳务总收入761.31亿元,增长14.2%。
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经济增长方式仍较粗放,产业升级难度大;节能降耗、污染减排压力大;农村和农业基础依然薄弱,农民持续增收后劲不足等。
二、农业
农业生产稳定增长。2006年,全省粮食播种面积5295.42千公顷,增长1.5%,其中稻谷播种面积4202.22千公顷,增长1.1%。油料种植面积920.23千公顷,增长2.7%。棉花种植面积135.61千公顷,增长1.9%。蔬菜种植面积1048.91千公顷,增长5.2%。粮食总产量2901.18万吨,增长1.6%,其中稻谷产量2514.81万吨,增长1.2%。全年出栏肉猪7700.57万头,增长2.7%;出笼家禽60447.05万羽,增长5.5%;水产品产量190.74万吨,增长6.4%。
农业结构出现新变化。全省粮食、棉花产值占种植业总产值的比重为42.9%和3.4%,分别比上年下降2.5个和0.1个百分点;油料、蔬菜所占比重为4.2%和32%,分别上升0.8个和1.5个百分点。全省生猪产值占畜牧业总产值的比重为71.3%,下降2.2个百分点;家禽所占比重为21.6%,上升1.2个百分点;草食动物所占比重为5.7%,上升0.4个百分点。全省166家国家和省级龙头企业销售收入475亿元,实现利润21亿元,分别增长15.1%和15.3%。
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继续提高。全年水利投入资金65.27亿元,治理水土流失面积2.7万平方公里。新增农田有效灌溉面积12.6千公顷,新增节水灌溉面积9.2千公顷。年末农业机械总动力3412.62万千瓦,增长7%。
新农村建设扎实开展。全省农村投资457.08亿元,增长27%。财政支农支出87.4亿元,增长21.5%。千村示范工程全面启动,1211个示范村完成村庄建设规划。建设饮水解困工程172处,帮助21.33万农村人口解决了饮水不安全问题;新建农村沼气池15.93万口;建成县到乡镇公路1909公里,建成通村公路22255公里;新增通电话的行政村909个。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生产稳步增长。2006年,全省全部工业增加值2667.8亿元,增长16.8%。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2003.2亿元,增长20.1%。其中轻工业增加值693.34亿元,增长18.4%;重工业增加值1309.86亿元,增长21.1%。优势产业不断壮大,十大优势产业增加值1508.89亿元,拉动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4.9个百分点,对规模以上工业增长的贡献率为73.9%。全省园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043家,比上年增加184家;实现增加值447.73亿元,增长26%。全省新产品产值564.58亿元,增长19.4%。全年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增加值增长24.1%,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增长19.8%,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增长19%,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增长16.3%,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增长14.9%。
主要产品产量平稳增长。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一次能源生产总量3218.30万吨标准煤,增长9.2%。原煤生产量4097.87万吨,增长9.4%;发电量701.15亿千瓦时,增长12.7%;钢材产量1151.38万吨,增长21.5%;十种有色金属142.90万吨,增长15.5%;水泥4375.49万吨,增长22.1%;汽车产量10.07万辆,增长11%;大米205.15万吨,增长48.2%;配混合饲料407.34万吨,增长19.4%;纱36.02万吨,增长28.1%;卷烟产量1443.52亿支,增长3.5%;机制纸及纸板214.24万吨,增长19.1%。
工业经济效益水平不断提升。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品销售率达99.7%。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5742.51亿元,增长26.4%;实现利税689.92亿元,增长27.6%;亏损面为10.5%,比上年下降1.7个百分点。独立核算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为187.9%,比上年提高22.4个百分点。烟草制品业、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专用设备制造业、电力的生产和供应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等六大行业新增利润45.51亿元,占全部规模以上工业新增利润的60.8%。
建筑业稳定发展。全省全社会建筑业增加值455.66亿元,增长8.3%。具有资质等级的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企业实现利润35.01亿元,增长21.7%。房屋建筑施工面积15488.03万平方米,增长12.4%;房屋建筑竣工面积7224.97万平方米,增长5.5%。
四、固定资产投资
投资总量进一步扩大。2006年,全省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突破三千亿元,达3242.39亿元,比上年增长26.5%。其中城镇以上固定资产投资2785.31亿元,增长26.4%。施工项目14092个,建成投产项目7733个,分别增长17.5%和16.7%。
工业投资结构逐步优化。全年工业投资993.59亿元,增长25.8%,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30.6%。其中国家重点监控的钢铁、铝冶炼、汽车、纺织、电力等行业投资352.1亿元,增长6.4%,增速比上年回落36个百分点;高耗能工业投资263.31亿元,增长12.5%,增速回落49.1个百分点。高新技术产业投资58.23亿元,增长48.2%;工业技术改造投资576.16亿元,增长27.4%。
基础建设继续加强。全省基础设施投资881.71亿元,增长15.1%。其中电力、交通、水利、通信、城建等基础设施投资810.52亿元,增长26.3%,占全部基础设施投资的比重为91.9%,比上年提高6.8个百分点。农林牧渔业、采矿业、建筑材料、电子信息、钢铁有色、石油化工、机械设备、金属制品等基础产业投资417.46亿元,增长24.2%。年内新增电力装机容量430万千瓦。年末在建高速公路里程1256.7公里,相当于已建成通车高速公路的90%。城市污水日集中处理能力136万吨,其中年内新增处理能力1.6万吨。
重点工程建设实施顺利。全年172个在建的省重点建设项目实际投资610.6亿元,增长20.4%。石门电厂二期、岳阳华能电厂二期、湘潭电厂二期、金竹山电厂、三板溪水电站、湘钢1#高炉异地改造及5#焦炉工程、株洲硬质合金集团合金模具生产线一期、美的三湘客车、智诚化工双氧水生产线等项目建成投产。邵怀、怀新、常吉等7条高速公路正抓紧施工。衡邵、邵永等6条高速公路正抓紧前期工作。武广客运专线全线开工,全年完成投资81.57亿元。
房地产开发产销回落。全省房地产开发投资556.06亿元,增长21.7%,比上年回落12个百分点,其中住宅、办公楼、商业用房投资分别增长24.5%、10.1%和16.5%。土地开发投资和土地开发面积分别增长17.4%和36.9%。商品房销售面积2021.61万平方米,增长9.7%,比上年回落5.1个百分点。商品房空置面积218.78万平方米,增长4.1%,其中商品住宅空置面积减少8.4%。
五、国内贸易
消费市场持续升温。2006年,全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834.22亿元,增长15.3%,扣除物价因素,实际增长13.8%,增幅创改革开放以来的新高。分地域看,城市消费品零售额1630.35亿元,县及县以下零售额1203.87亿元,分别增长16.5%和13.6%。分行业看,批发零售贸易业零售额2386.58亿元,增长15.3%;住宿餐饮业404.34亿元,增长15.7%;其他行业43.29亿元,增长9.1%。
零售额集中度提高。全省限额以上贸易企业零售额557.18亿元,增长28.4%,占贸易业的比重为23.3%,比上年提高2.2个百分点。大型商品交易市场快速发展,全省亿元以上商品交易市场194个,增加60个;商品总成交额1032亿元,增长20.6%。
消费品零售结构升级加快。全省限额以上贸易企业通讯器材类零售额增长39.3%;体育娱乐用品类零售额增长25.4%;文化办公用品类零售额增长49.5%。汽车零售量79797辆,增长52.6%;零售额89.86亿元,增长74.9%。其中轿车零售量64788辆,增长58.3%;零售额76.94亿元,增长82.5%。液晶电视机零售量24357台,增长7倍;零售额2.01亿元,增长8.76倍。
六、对外经济贸易和旅游
外贸进出口总额再迈新台阶。2006年,全省外贸进出口总额73.53亿美元,增长22.4%。其中出口50.94亿美元,增长36%;进口22.59亿美元。一般贸易进出口总额67.13亿美元,增长27.1%,占进出口总额的91.3%;加工贸易进出口总额5.58亿美元,下降4.3%。私营企业成为外贸增长的重要力量,进出口19.83亿美元,增长52.8%,比全省进出口增幅高30.4个百分点。
招商引资取得新成绩。全年新批外商直接投资项目784个。实际使用外商直接投资25.93亿美元,增长25.1%。其中第二产业实际使用外商直接投资15.81亿美元,占61%;第三产业9.39亿美元,增长41.6%,增幅居三次产业之首。全省使用外商直接投资金额500万美元以上的项目141个,增长58.4%。世界500强已有40家在湘投资设立企业。全年实际引进内资885亿元,增长26%。到位资金5000万元以上项目403个,到位资金1亿元以上项目96个。
对外经济合作大幅增长。全年新签对外承包工程、劳务合作和设计咨询合同金额12.98亿美元,增长51%;营业额7.83亿美元,增长49%;外派劳务1.29万人,增长20%。
旅游业加快发展。农业旅游、红色旅游持续发展,境内外旅游市场全面升温。全年接待入境旅游者97.08万人次,增长34.9%;旅游外汇收入5.03亿美元,增长28.8%;接待国内旅游者9098万人次,增长28%;国内旅游收入546.65亿元,增长29.8%。旅游总收入588.39亿元,增长29.7%,增幅比上年加快7.6个百分点。
七、交通和邮电
交通运输业稳步发展。2006年,全省全社会货物周转量1776.05亿吨公里,增长7.5%;旅客周转量1074.15亿人公里,增长7.2%。机场旅客吞吐量723.24万人,增长19.8%;其中黄花机场旅客吞吐量559.71万人,增长26.7%。
邮电通信业快速增长。全年邮电业务总量390.57亿元,增长29%;其中电信业务总量364.12亿元,增长29.8%。年末全省固定及移动电话用户总数达2868.11万户,比上年末净增427.05万户。其中年末固定电话用户1341.23万户,净增127.96万户;移动电话用户1526.88万户,净增299.09万户。固定电话普及率为19.9户/百人,移动电话普及率为22.6户/百人,分别比上年提高1.8户/百人和4.3户/百人。年末互联网宽带用户达191.36万户,净增61.62万户。
八、金融、证券与保险
金融运行平稳。2006年末,全省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7799.5亿元,增长18.4%,比上年提高1.5个百分点;全年新增1209.8亿元,比上年多增265.3亿元。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5233.6亿元,增长14.2%,比上年提高1.7个百分点;全年新增650.9亿元,比上年多增108.5亿元。其中短期贷款新增199亿元,多增61亿元;中长期贷款新增441.6亿元,多增73.4亿元。全省金融机构盈利78.2亿元,比上年增盈57.1亿元。
直接融资取得新突破。年末全省境内上市公司47家,比上年增加2家;境外上市公司4家,增加2家。全年从资本市场直接融资96.3亿元,比上年增长5倍;从境外证券市场融资43亿元。年末全省证券公司营业网点69家,证券交易额3476亿元,增加2188亿元;期货公司4家,成交金额2694.52亿元,增加956.52亿元。
保险事业快速发展。全年保费收入147.82亿元,增长16.2%。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33.50亿元,增长13.4%;寿险保费收入98.48亿元,增长16.2%;健康险保费收入9.62亿元,增长33.9%;意外险保费收入6.22亿元,增长8.5%。全年各项赔款和给付支出38.40亿元,增长30.2%。
九、科学技术和教育
科技事业继续发展。2006年,全省取得各类科技成果986项,有11项科技成果获国家级科技奖励,147项科技成果获省科技进步奖,其中一等奖16项。争取国家科技经费4.2亿元,比上年增长31.3%。远大、湘潭电机被认定为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中联重科和平安电气被纳入国家首批创新型企业试点,省生产力促进中心被认定为国家级示范中心,长沙国家生物医药产业基地迈入国家级生物产业基地行列,湘潭德国工业园被国家科技部批准为国家火炬计划机电一体化特色产业基地。全省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597.49亿元,增长26.3%。全年受理专利申请10249件,其中发明专利申请2578件,增长38%;专利授权量5608件,增长53%。签订技术合同5651个,合同成交金额46亿元。农村科技特派员在全省范围内推开,全省有23个县(市、区)开通了科技服务专线电话。
教育事业不断发展。全省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为99.53%,比上年提高0.5个百分点。初中适龄人口入学率为99.1%,提高2.4个百分点。高中阶段在校学生211.49万人,增长4.5%。普通高校96所,增加3所;全年招生26.6万人,增长6.1%;在校学生83.1万人,增长10%,其中在校研究生3.87万人,增长18.5%。全省农村义务教育转移支付经费占转移支付总额比重达66%,基本解决了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因贫辍学问题。民办教育事业蓬勃发展。各类民办学校4457所,在校学生11.92万人,分别增长6.8%和25%,其中民办普通高校11所,增加1所。
综合技术服务进一步发展。测绘事业继续发展,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各种基本比例尺地形图17159张,大地成果3268点,航摄成果1319片。产品质量技术监督力度加大,开展定期产品质量监督抽查5.86万批次,增长10%;发放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745个,增长118%。安全生产形势趋向好转,亿元生产总值生产安全事故死亡人数0.74人,比上年减少0.18人。气象预报准确率提高,地震、计量、水文等工作进一步发展。
十、文化、卫生和体育
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稳步发展。2006年末,全省艺术表演团体92个,文化馆125个,博物馆和纪念馆72个,公共图书馆120个。《走进阳光》、《湘水郎中》等优秀文艺创作作品在全国获奖。成功举办了“湖南艺术节”。全省14个市州开展“情系三农”送戏下乡活动,对基层文化建设的扶持力度加强。全省广播电台11座,中、短波发射台和转播台25座。广播综合人口覆盖率为88.4%,比上年提高5.9个百分点。全省电视台15座;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为94%,比上年提高1.6个百分点;有线电视用户470.13万户,增加40.67万户。出版图书4560种,报纸88种,期刊246种。期刊出版量1.04亿册,图书出版量2.75亿册。全年开云网页版-开云(中国)官方在线登录出版业销售收入142.19亿元,利润总额11.83亿元。动漫产业产值50亿元,年产原创动漫3万分钟,居全国第一。
卫生事业继续发展。全省医疗卫生机构4097个,拥有床位总数15.1万张;卫生技术人员23.1万人,其中执业医师及执业助理医师8万人,注册护士5.5万人。农村卫生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试点工作进展顺利。开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工作的县(市)43个,比上年增加29个县(市);覆盖农村人口2463.45万人,增加1551.23万人;参加农村合作医疗的农民1857.2万人,增加1262.43万人。
体育事业取得新进展。全省体育场地21294个,其中体育馆140座,运动场656个,各种训练房20347个。全省运动员夺取9项世界冠军、26项亚洲冠军和26项全国冠军。成功举办了世界乒乓球总冠军赛。全省参加全民健身活动2400万人次。
十一、资源与环境保护
建设占用耕地实现占补平衡。2006年全省建设占用耕地9601.98公顷,连续七年实现占补平衡。土地整理复垦开发补充耕地10321.71公顷,增长62%;农业结构调整增加耕地124.43公顷。生态退耕24835.91公顷,农业结构调整减少耕地2685.4公顷,灾毁耕地1125.63公顷,其他原因减少耕地590.59公顷。全省共有5个县成为国家级基本农田保护示范区。基本农田稳定在336万公顷。
矿产资源勘探、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取得新成效,水资源供应基本稳定。2006年,国家出资项目新发现矿产地13处。成功预警预报突发性地质灾害110起,避免直接经济损失5701.8万元,安全转移受威胁人员1.6万人。全省水资源总量1671亿立方米。年降水量1445毫米。年末大型水库蓄水总量114.83亿立方米。
环境保护力度不断加大。全省建成烟尘控制区180个,面积1284.1平方公里;环境噪声达标区164个,面积873.7平方公里。设市城市污水处理率为42.7%,比上年提高2.3个百分点;设市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为46.3%,提高6.7个百分点。妥善处理了株洲镉污染和岳阳新墙河水污染事件。全省环境质量总体保持稳定,部分区域有所改善。14个市州城市空气质量达到二级标准的9个,增加2个;全省地表水满足III类标准的断面比例75.3%,提高4个百分点。
生态环境进一步改善。全省已批准国家级生态示范区25个。年末全省建有自然环境保护区96个,增加4个,其中国家级10个、省级33个,各增加1个。自然环境保护区面积112.85万公顷,增长4.2%。全年造林面积13.45万公顷。全省森林覆盖率为55.5%,提高0.5个百分点。
十二、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取得新进展。2006年末,全省总人口为6768.1万人,增加36万人。其中城镇人口2619.93万人,乡村人口4148.17万人。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为601.68万人,占全省总人口的比重为8.89%,比上年提高0.18个百分点。人口出生率为11.92‰,比上年提高0.02个千分点;死亡率为6.73‰,下降0.02个千分点;自然增长率为5.19‰,提高0.04个千分点。全省常住人口为6342万人。全省发放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金4956.36万元,独生子女死亡伤残扶助金218.16万元,共有86242名奖励扶助对象受益。
居民收入增长较快。全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0504.67元,增长10.3%,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8.6%。其中人均工薪收入6832.82元,增长8.7%;经营净收入929.83元,增长6.6%;转移性收入2454.81元,增长13.1%;财产性收入287.22元,增长46.8%。最低收入户人均可支配收入3511.07元,增长18.2%,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6.4%;最高收入户与最低收入户的人均收入比由上年的9.07∶1缩小为8.02∶1。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3389.81元,增长8.7%,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7.6%。其中人均工资性收入1449.65元,增长18%;家庭经营收入1743.52元,增长1.8%;转移性和财产性收入196.64元,增长12%。
居民消费结构继续升级。全省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8169.3元,增长8.9%,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7.2%。其中人均医疗保健支出632.52元,增长5.2%;交通和通讯支出965.09元,增长20.4%;旅游消费支出228.34元,增长20.8%。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为34.9%,下降0.9个百分点。平均每百户家庭拥有家用汽车2.05辆,家用电脑39.44台,使用互联网26.44条,分别比上年增加0.95辆、4.5台和4.1条。人均居住面积27.5平方米,增加1.1平方米。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3013.05元,实际增长8%。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为48.6%,下降3.4个百分点。平均每百户家庭拥有彩色电视机80.76台,电话机60.32台,移动电话机64.73台。人均住房面积39.28平方米,增长2.3%。
社会保障工作全面发展。全省职工参加基本养老保险人数541.77万人,企业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离退休人员165.17万人,参加失业保险人数386.29万人,参加医疗保险人数560.04万人,领取失业保险金人数22.7万人。全年发放企业离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134亿元,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金12.45亿元,分别增长32.7%和17.9%。
注:
1.本公报数据为初步统计数。
2.湖南省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计算。
3.常住人口是指户口登记地在本地且在本地居住半年以上的人口和居住在本地、户口不在本地但已经离开户口登记地半年以上的人口以及居住在本地、户口待定的人口。计算公式为:常住人口=户籍人口—户口在本地但已经离开户口登记地半年以上人口+居住在本地、户口不在本地但已经离开户口登记地半年以上人口+居住在本地、户口待定人口。本公报所使用的2006年常住人口数为本年度人口抽样调查推断数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