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开云网页版-开云(中国)官方在线登录 发展观察 开云网页版-开云(中国)官方在线登录跟踪 经济发展 减贫救灾 社会发展 全球招标投标 商务资讯 观察思考 发展报告 数字报告 白皮书 中国之窗 世行在中国
政策解读 宏观经济 区域发展
行业动向
行业规划 金融证券
金融法规
贸易发展 工程项目 企业发展
国情公报 经济数据 经济名词
发展开云网页版-开云(中国)官方在线登录  -证监会:券商须让投资者理解"买者自负"原则 加强投资者教育 -北京:企业拖欠工资最高罚款3倍 出口企业调查:与人民币升值赛跑 -民政部加紧慈善立法 将改变管理缺位现状 将简化捐赠免税手续 -第四次生育高峰到来 粤年产一个百万人口县 06年200万夫妻离婚 -沪深总市值首破18万亿 股市收盘下跌 B股持续重挫拖累A股 - 京流动人员档案新规:不入社保不能存档 沪探索居家养老服务模式 -四大钢厂联手开发海外矿产资源 中钢协驳斥"中国钢铁威胁论" -新企业破产法将推出 政策性破产明年终结 鼓励银行向小企业贷款 -第二次中美战略经济对话闭幕 -中国明确义务教育政府负全责 经费须报人大批准 部分高校拟改名
2006年中国居民收入分配年度报告(全文)
中国发展门户网 www.chinagate.com.cn  2007 年 02 月 01 日 
字号:    打印本文章 写信给编辑

发改委今日发布2006年中国居民收入分配年度报告。以下是报告全文。

一、2005年居民收入总量及增长

2005年,我国居民收入总额为83246.6亿元,比上年增长13.5%,扣除价格因素,比上年增长9.8%。

(一)2005年居民总收入增长9.8%,是近年来的较高水平。这主要有三方面的因素:一是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水平继续保持较快增长。2005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上年实际增长9.6%;农民人均纯收入实际增长6.2%。二是人口总量的增加。2005年,我国人口数量为130756万人,比上年增长0.6%。在人均收入水平一定的情况下,人口数量越大,居民总收入越多。三是随着我国城镇化步伐加快,城镇人口比重的提高。由于城镇居民人均收入明显高于农村居民人均收入,意味着居民总收入的增加。

(二)居民总收入增幅接近于GDP增幅。2005年,中国GDP达183085亿元,实际增长10.2%。同年居民总收入增长9.8%,仅比GDP增长差0.4个百分点,两者几乎同步。这种情况说明,在总量层面上,2005年居民收入分配是基本合理的。

(三)居民总收入约占国民总收入(GNI)的45.3%。2005年我国居民总收入约占国民总收入的45.3%。根据《国际统计年鉴,2005》提供的资料,多数市场经济国家的这一比重在40%-60%之间。

二、2005年居民收入来源的变化

(一)城镇居民收入来源的主要特点。2005年,在城镇居民全部年收入中,工薪收入占68.9%;经营净收入占6%;财产性收入占1.7%;转移性收入占23.4%。动态地看,工薪收入的比重是逐步下降的,由1995年的79.2%降至2005年的68.9%,每年大约减少1个百分点。经营净收入比重明显上升,由1995年的1.7%升至2005年的6%。财产性收入比重略有下降,1995年为2.1%,2005年为1.7%。转移性收入比重有所上升,由1995年的17%上升到23.4%。

(二)农村居民收入来源的主要特点。2005年农民人均工资性收入1175元,首次突破千元,工资性收入占纯收入总量的36.1%。从变化趋势看,工资性收入比重是逐步上升的,并保持较快增长。2005年农民人均家庭生产经营纯收入1845元,占纯收入总量的56.7%。从变化趋势看,家庭生产经营纯收入比重是逐步下降的。2005年农民人均财产性收入88元,占纯收入总量的2.7%。2005年农民人均得到的转移性收入147元,占纯收入总量的4.5%。从数量上看,农民财产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都不大,所占比重也比较稳定。

三、2005年城乡居民收入比较

(一)城乡居民收入总量比较。据初步测算,在2005年居民收入总量83246.6亿元中,城镇居民收入总量为58983.3亿元,占70.9%;农村居民总收入为24263.3亿元,占29.1%。与上年相比,城镇居民总收入所占比重上升了1.7个百分点,农村居民总收入所占比重相应下降。

(二)城乡居民收入增长率比较。1998年之后,一直是城镇居民人均收入实际增长率快于农村居民。这种状况至今未改变。

(三)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水平比较。城镇居民人均收入相当于农村居民人均收入的倍数是在波动中扩大的。随着新农村建设的大规模推进,可望这一倍数不再进一步扩大。

四、当前居民收入分配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收入分配差距过大。一是城镇居民收入与农村居民收入之间的差距。近三年一直保持在3.2倍左右。二是城镇居民之间的收入差距。2005年最高10%与最低10%收入户的人均收入之比为9.2倍,比上年扩大了0.3倍。三是农村居民之间的收入差距。2005年,农村高收入户人均纯收入与低收入户人均纯收入之比为7.3倍,比上年扩大了0.4倍。四是地区之间的收入差距。2005年,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排在前5位的均位于东部地区,排后3位的均位于西部地区。

(二)收入分配秩序不规范。在目前的收入分配体制下,各单位以多种名目来增加本单位的职工收入。由于各部门占有的资源不同,由此产生了部门之间的收入差别。

(三)政府调节收入力度不够。2005年,全国征收的个人所得税占各项税收的比例只有7.3%,占居民总收入的比例只有2.5%。同期,在政府财政支出中,用于抚恤、社会福利救济和社会保障的补助支出的费用占居民总收入的比例只有3%。

2005年城镇居民收入分配状况

一、2005年城镇居民收入状况

2005年,我国城镇居民人均年可支配收入首次突破万元大关,达到10493元,比上年增加1071元,增长11.4%,扣除物价上涨因素,实际增长9.6%,比2004年的增幅高出1.9个百分点。

从各地区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长情况看,在31个省(区、市)中,有十六个省份的实际增长达到两位数。收入增长速度排在前五位的分别是江苏、河北、辽宁、山东、江西;列于后五位的分别是、新疆、广西、海南、云南、西藏、

二、2005年城镇居民总收入增长特点

(一)工薪收入稳步增长。城镇居民人均年工薪收入达7798元,比上年增长9.0%,比2000年增长74.0%,年均增长11.7%。其中,有十二个省的工薪收入增速达到两位数。

(二)经营净收入快速增长。城镇居民人均年经营净收入为680元,比上年增长37.6%。“十五”时期,政府出台了一系列发展非公经济的优惠政策,特别是对下岗、失业人员从事非公经济给予更大的优惠,城镇居民人均经营净收入快速增加。

(三)财产性收入较快增长。城镇居民人均年财产性收入为193元,比上年增长19.7%。其中,人均年出租房屋收入112元,比上年增长29.8%。主要原因是平均每百户出租房屋由2004年的5套上升到2005年的6套,增长了20.0%,以及租赁私房的比重也比上年增长了13.3%。

(四)转移性收入继续增长。城镇居民人均年转移性收入为2651元,比上年增长14.2%。其中,人均年养老金或离退休金比上年增长16.7%,人均年社会救济收入比上年增长12.2%。这主要是,各级政府提高了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最低工资标准和其他相关标准,给低收入家庭和离退休人员带来了实惠。

三、城镇居民总收入来源构成

(一)2005年城镇居民总收入来源构成。2005年,我国城镇居民人均总收入为11321元,其中工薪收入达7798元,仍为主体,占68.9%,比上年下降1.7个百分点;经营净收入占6.0%,比上年提高1.1个百分点;财产性收入占1.7%,比上年提高0.1个百分点;转移性收入占23.4%,比上年提高0.5个百分点。

(二)城镇居民总收入来源构成的变化。1995年至2005年,工薪收入所占比重从79.2%下降至68.9%,经营性净收入所占比重从1.7%上升至6.0%,财产性收入所占比重从2.1%下降至1.7%,转移性收入所占比重从17.0%上升至23.4%。

(三)城镇居民总收入构成的地区分布。一是东北地区城镇居民总收入中工薪收入的比重最低。东北地区城镇居民工薪收入所占总收入的比重为62.9%,比东部、中部、西部地区分别低7.4、6.5、5.1个百分点。二是东北地区城镇居民总收入中经营净收入和转移性收入的比重相对较高。

(四)五等分不同收入组的来源构成。一是低收入组的工薪收入比重在五个收入组中最低。2005年,低收入户人均总收入中有64.6%来自工薪收入,分别比中低收入户、中等收入户、中高收入户及高收入户低4.5、5.8、5.0和4.0个百分点。二是低收入组的经营净收入比重在五个收入组中最高。2005年,低收入户人均总收入中有9.8%来自经营净收入,分别比中低收入户、中等收入户、中高收入户及高收入户高3.2、4.3、5.2和3.8个百分点。三是高收入组的财产性收入比重比其他收入组高。2005年,高收入户的财产性收入比重为2.6%,分别比低收入户、中低收入户、中等收入户、中高收入户高出1.6、1.4、1.5、1.3个百分点。

四、2005年城镇居民收入分配差距

(一)高、低收入组间收入差距继续扩大。一是高低收入组的收入差距继续扩大。2005年城镇居民家庭中收入最高10%收入组的人均可支配收入为28773元,是收入最低10%收入组(3135元)的9.2倍(相差25638元),比2004年的8.9倍进一步扩大。二是五等分组显示收入差距呈加速扩大趋势。1990年至2000年的十年间,最高10%收入组与最低10%收入组收入比从3.2倍上升到4.6倍,扩大了44%;而在2000年至2005年的五年间,最高10%收入组与最低10%收入组收入比从4.6倍上升到9.2倍,扩大了一倍。三是高低收入组的收入增长不平衡,收入越高增长越快。从增长速度来看,2005年,最高10%收入组的人均可支配收入比上年增长13.4%,而最低10%收入组的人均可支配收入比上年增长9.5%,比前者低4.9个百分点。

(二)地区间的收入差距较大。 一是省际间居民收入差距仍然存在。最高收入省与最低收入省的收入相差10655元(上年为9465元),收入之比为2.3:1,收入之比与上年持平。二是东部地区和中部、西部、东北地区居民收入存在明显差距。2005年,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为13375元、8809元、8783元和8730元,东部分别是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的1.52倍、1.52倍和1.53倍。三是收入高省份集中在东部地区,收入低省份集中在西部地区。2005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超过万元的9个省份有八个全部集中在东部地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位于后四位的省份均为西部地区。

(三)东、中、西部和东北地区内部收入差距略有加大,东部收入差距最大。从东、中、西部和东北地区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基尼系数看,东部地区为0.343,分别比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高出20.1、9.6、9.2个百分点。同时,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的基尼系数均比上年略有提高,说明它们内部的收入差距在继续扩大。

2005年农村居民收入分配状况

一、2005年农村居民收入状况

2005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为3255元,比上年增加319元,增长10.8%,扣除价格因素的影响,实际增长6.2%。

(一)第一产业生产经营收入增速回落。农户家庭从事第一产业生产经营纯收入人均1470元,比上年增加72元,增长5.1%,增速回落14.9个百分点。

(二)二三产业生产经营收入增幅“十五”最高。农户家庭从事二、三产业生产经营纯收入人均375元,比上年增加27元,增长7.8%,增加额和增长幅度在“十五”期间都是最高的。

(三)工资性收入首次突破千元。2005年农民的工资性收入人均1175元,首次突破千元,比上年增加176元,增长17.6%,增长率比上年高9个百分点。

(四)财产性收入稳定增长。2005年农民的财产性收入人均88元,比上年增加12元,增长15.5%。财产性收入中增加较多的是租金收入和转让承包土地经营权收入。

(五)转移性收入大幅度增长。2005年农民得到的转移性收入人均147元,比上年增加32元,增长27.6%。增加较多的是家庭非常住人口寄回带回收入、离退休金及养老金、以及退耕还林还草补贴。

(六)农民税费负担继续大幅度下降。2005年农民的税费负担人均13元,比上年减少24.4元,负担下降65.1%。其中,缴纳农业税人均1.8元,比上年减少23.4元,下降93.0%。

(七)粮食主产区农民收入增幅略低于全国平均水平。2005年粮食主产区农民人均纯收入为3340元,比上年增加315元,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5.8%,增幅比全国平均水平低0.4个百分点。

二、2005年农村居民收入来源构成

(一)工资性收入是农民增收的主要来源,所占比重上升。由于工资性收入大幅增长,工资性收入在农民收入中所占的比重明显上升。2005年工资性收入占农民收入的比重为36.1%,比上年提高2.1个百分点。

(二)家庭经营收入仍是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所占比重下降。2005年农民家庭生产经营纯收入比上年增加99元,增长5.7%。家庭经营收入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比重为56.7%,比上年下降2.8个百分点。

(三)财产性收入所占比重稳步上升。2005年农民的财产性收入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比重为2.7%,比上年提高0.1个百分点。

(四)转移性收入所占比重明显上升。2005年农民得到的转移性收入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比重为4.5%,比上年提高0.6个百分点。

三、2005年农村贫困人口状况

(一)绝对贫困人口和低收入人口大量减少。据测算,2005年末,农村绝对贫困人口的数量为2365万人,比上年减少245万人,减少9.4%。低收入人口数量为4067万人,比上年减少910万人,减少18.3%。

(二)西部地区贫困人口占全国的比重增加。2005年西部地区农村绝对贫困人口占全国农村绝对贫困人口的比重为50.8%,比上年增加0.8个百分点;西部地区农村低收入人口占全国农村低收入人口的比重为52.1%,比上年增加4个百分点。

(三)扶贫重点县、西部开发12省是农村贫困的主要集中地。2005年592个国家扶贫重点县、西部开发12省农村绝对贫困人口分别为1433万人、1421万人,占全国农村绝对贫困人口的60.6%、60.1%。2005年592个国家扶贫重点县、西部开发12省农村低收入人口分别为2191万人、2384万人,占全国农村低收入人口的53.9%、58.6%。

四、2005年农村居民内部收入分配差距继续扩大

(一)2005年农村居民内部收入分配差距扩大,速度有所加快。据对全国31个省(区、市)6.8万个农村住户的抽样调查,2005年农民人均纯收入的基尼系数为0.3751,比上年提高0.6个百分点,高于上年提高0.12个百分点的幅度。

(二)低收入与高收入农户的收入差距进一步扩大。按照住户人均收入水平进行5等分分组,2005年高收入组与低收入组的收入差距比由2004年的6.9:1,上升到2005年的7.3:1。2005年低收入组收入在农村居民收入中所占的份额为7.2%,比2000年下降0.7个百分点。

(三)地区间(三大经济地带)收入差距略有扩大。2005年,东部地区与中部地区农村居民收入差距由2004年的1.46:1,提高到2005年的1.47:1;东部地区与西部地区农村居民收入的差距由2004年的1.91:1,提高到2005年的1.92:1。

(四)大部分省份农村居民内部收入分配差距扩大。2005年,19个省(区、市)农民收入的基尼系数比上年扩大,比上年增加11个。

五、影响农村居民内部收入分配的主要因素

(一)农村居民增收难是当前面临的主要矛盾。1997年至2005年,农村居民收入年均增长4.6%,比GDP低4.3个百分点,比城镇居民收入低3.5个百分点。由于农村居民收入增速缓慢,农村居民收入在居民收入中所占的比重持续下降。

(二)区域内收入分配差距是总体收入分配差距形成的主要来源。对2005年农村内部收入分配差距形成的因素进行分解分析,省内分配差距对总体分配差距形成的影响率为76.6%,省际之间农村居民收入的差距对总体收入分配差距形成的影响率为23.4%。

(三)工资性收入对农村居民收入分配差距的影响日益突出。2005年农民家庭经营收入对收入分配差距形成的影响率为50.7%,工资性收入的影响率为40.9%。与1990年相比,家庭经营收入的影响率下降了13.9个百分点,工资性收入提高了12.6个百分点。

(四)不同类型农户群体内部收入分配差异形成原因不同。以农业收入为主的农户群体主要受家庭经营收入差异的影响;以非农业收入为主的农户群体主要受工资性收入差异的影响。

2005年地区间居民收入分配状况

一、2005年各地区居民收入分配状况

2005年,地区间居民收入差距进一步扩大。2005年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首次超万元,达到10493元,与2004年相同,依旧是上海、北京、浙江、广东、天津、福建、江苏、山东8个地区的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005年全国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为3255元,不到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1/3,其中上海、北京、浙江、天津、江苏、广东、福建、山东、辽宁、河北、吉林11个地区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一)各地区城镇居民收入差距状况

1、最高和最低的收入差距及其变化。2005年,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最高的上海市人均收入为18645元,比2004年增加1962元;最低的新疆人均收入为7990元,比2004年增加487元。最高和最低的收入差距进一步扩大,2004年收入最高的上海市与最低的宁夏差距为9465元,到2005年扩大到万元以上,达到10655元,增加了1190元,增加量在2004年扩大的基础上又扩大了62元,但这一数量小于2004年的97元。

2、各地区城镇居民收入位次及其变化。将2004年和2005年全国30个省(市、区)的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位次进行比较,可以看出,前九位的地区位次没有发生变化;位次提升最快的是黑龙江和贵州,黑龙江由2004年的第26位提升到2005年的第23位,贵州则由28位提升到25位;下降最快的是海南,从2004年的19位下降到2005年的26位;需要特别指出的是,近两年,新疆位次持续大幅下降,由2003年的第17位下降到2004年的第24位,2005年降到最后一位。

(二)各地区农村居民收入差距状况

1、最高和最低的收入差距及其变化。2005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最高的上海市人均收入为8248元,比2004年增加1182元;最低的贵州人均收入为1877元,比2004年增加155元。最高和最低的收入差距继续呈扩大的趋势,2005年差距为6371元,比2004年的5345元增加1026元。

2、各地区农村居民收入位次及其变化。将2004年和2005年30个地区的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位次进行比较,可以看出,多数地区的位次没有发生变化,前10位与2004年相同;位次提升最快的是江西,由2004年的第16位提升到2005年的第13位;位次下降最多的是湖北,,由2004年的第13位下降到2005年的第15位。

(三)各地区城乡收入差距比较

1、绝对差距较大。2005年各地区的“城乡收入差”在5500元以上,比2004年扩大了500元以上。东部地区绝对差距比较明显,最高的上海达10397元。

2、排位差异大。大部分地区的城镇与农村居民收入排位存在差异。在高收入组,各地区城镇与农村居民收入排位的差别较小;而在中低收入组,城镇与农村居民收入排位的差别较大。

二、东、中、西部三大地带之间的居民收入比较

(一)三大地带间城镇居民收入差距

2005年东部地区城镇居民收入最高,为12884元;其次为西部地区,为9633元;最低是中部地区,为8691元。

东部地区与中部地区的收入差距由2004年的3731元扩大到2005年的4193元,差距拉大了462元;东部地区与西部地区的收入差距由2004年的2706元扩大到2005年的3251元,差距拉大了545元。

(二)三大地带间的农村居民收入差距

2005年东部地区的农村居民收入最高,为5123元,其次为中部地区,为2815元,西部地区最低,为2508元。

东部地区与中部地区农村居民收入的差距由2004年的1999元扩大到2005年的2308元,差距拉大了309元;东部地区与西部地区的收入差距由2004年的2281元扩大到2615元,差距拉大了334元。

2005年行业职工平均工资状况

一、全国行业间平均工资差异及变化趋势

(一)2005年分行业门类在岗职工平均工资状况

据统计,2005年全国在岗职工平均工资18364元,增长了14.6%,增幅比上年提高了2.2个百分点。扣除通货膨胀因素,实际增长12.8%。

2005年平均工资水平排在前三位的行业分别是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金融业,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业,平均工资水平依次是40558元、32228元和27434元,分别是全国平均工资水平的2.21倍、1.75倍和1.49倍。而排在后三位的行业分别是建筑业,住宿和餐饮业,农林牧渔业,它们在2005年的平均工资分别只有14338元、13857元和8309元,相当于全国平均工资的78%、75%和45%。

(二)2005年各行业在岗职工平均工资增长状况

2005年仓储业的平均工资增长率最高,达到30.67%,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我国物流业的迅猛发展,这些新兴行业有可能在不久的将来成为高收入行业。此外,受石油,矿产等资源涨价因素的影响,煤炭开采和洗选业,有色金属矿采选业的工资增长速度很快,增长率达到27.32%和24.99%,分别排在第二位和第三位。

平均工资排在前十位的行业,工资增长率都超过了10%。而同时,平均工资水平排在后十位的行业,增长率都比较低。尤其是工资水平排在最后三位的行业,其增长率都没有超过10%。

二、分经济类型行业间平均工资差异及变化趋势

(一)2005年分经济类型行业间平均工资差异状况

相同行业在不同经济类型间平均工资存在明显差别。作为高收入行业的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金融业的经济类型间工资差距更大;而作为低收入行业的住宿和餐饮业,农林牧渔业,其经济类型间工资差距较小,所属经济类型对这些低收入行业的工资水平影响不大。

(二)分经济类型行业间平均工资差异的变化趋势

第一,国有单位和其他单位的平均工资水平大体相当,而集体单位的工资水平则远远低于前两者。

第二,各经济类型内部行业间收入差距在不同程度上存在,其中国有经济和其他经济内部工资最高的行业和工资最低的行业间收入差距大于集体经济。

第三,从行业来看,高收入行业在不同经济类型间的工资差距要比低收入行业大。

第四,从发展趋势上看,从1995年到2005年十年间,国有经济和其他经济内部工资最高行业和最低行业间的收入差距经历了一个不断扩大的过程,而集体经济内部的行业间工资差异则经历了一个先缩小后扩大的过程。

第五,从1995年到2005年,一些高收入行业在不同经济类型间的工资差距在不断扩大,而一些传统行业在不同经济类型间的工资差异则在缩小。

三、行业间平均工资差异的原因分析

(一)行业垄断

垄断行业中的企业凭借对关键资源的独自拥有或政府赋予的排他性地生产某种产品的权利,在产品市场或者要素市场上具有独自决定价格的能力,它们可以不用平等地参与市场竞争,借助自身的垄断优势获得高额垄断利润。这些垄断利润的一部分或大部分会转化成为该行业在岗职工工资,从而导致垄断行业的工资水平高于其他行业。

(二)教育程度

人力资本是指人身上所具有的知识,技能及其健康的投资,通常以教育程度作为衡量人力资本的重要指标。教育提高了从业人员的知识技能水平,使其具有更高人力资本存量,有更好的工作绩效,从而获得更高的收入,这是拉开收入差距的合理因素。

(三)地区差别

地区之间在改革开放进程中所经历的阶段不同,所享受的国家优惠政策有很大差别,因此不同地区的行业平均工资差异很大。整体来讲,东部地区的行业平均工资都高于中部与西部地区,这是因为在我们“让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的发展战略下,东部地区较早地进行改革开放,经济发展环境较中部和西部地区具有更大的优势。

(四)经济类型

不同经济类型的企业,其工资结构和收入分配制度不同,这样会导致相同行业在不同经济类型间工资水平的差异。一些国有企业一方面有国家多年投入形成的雄厚基础,另一方面工资制度并不规范,缺乏真正的分配激励和约束机制,工资增长很快。而一些集体单位由于在市场经济改革的进程中,技术老化,管理落后,竞争力下降,处于破产淘汰边缘,工资水平很低。

2005年居民金融资产状况

一、2005年居民金融资产总量及其增长

根据中国人民银行金融资产存量核算资料测算,截至2005年底,我国居民金融资产余额首次突破20万亿元大关,达到20.65万亿元,比2004年增长16.3%,扣除价格因素,比上年增长 14.3%。

引起我国居民金融资产快速增长的主要因素是:1、居民收入增加对居民存款的带动。根据国家统计局测算:2005年我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0493元,比2004年增长1071元;农民人均纯收入为3255元,比2004年增长319元。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增长极大地带动了我国居民存款的增长。在2005年居民金融资产存量中,居民存款占71.8%。2、保险市场发展的影响。保险业的快速发展及人们保险意识的增强带动居民在保险市场金融资产持有量的增加。2005年底居民在保险市场上的金融资产持有量达到18315亿元,增长29.8%。3、证券市场的影响。2005年底居民在证券市场上的金融资产存量为18000亿元,增长 4.2%。证券市场的发展也为居民金融资产的增加提供了基础。4、其他因素。随着各项改革深化,居民在教育、医疗、保险等方面的支出将会大幅度增加,而且职工面临下岗、失业的可能性也在逐步增大,这些预期使居民更多地选择了金融资产投资。

二、居民金融资产的构成分析

(一)2005年居民金融资产的构成分析

2005年底,我国居民金融资产总量为206564亿元。在我国居民金融资产构成中,居民存款持有量为148273亿元,占比为71.8%;居民手持现金持有量为19946亿元,占比为10.0%;居民证券持有量为18000亿元,占比为8.7%;居民保险准备金持有量为18315亿元,占比为8.9%;居民其他金融资产持有量为2029亿元,占比为1.0%。

(二)居民金融资产的人均构成分析

从人均储蓄水平看,城乡居民人均储蓄差距从改革开放以来经历了一个“W”形的变化过程,在1978年,农村居民的人均储蓄只有7.05元,城镇为89.8元,是农村的12.7倍。1990年城镇人均人民币储蓄为1748元,而农户储蓄只有219元,二者相差6.98倍。到2005年末,城镇居民人均储蓄20715元,农村居民人均储蓄3301元,两者相差5.28倍。

(三)不同收入阶层之间居民金融资产构成分析

调查数据显示,金融资产出现了向高收入家庭集中的趋势。按照调查样本户金融资产由低到高五等分排序,户均储蓄存款最多的20%家庭拥有城市人民币和外币储蓄存款总值的比例分别为64.4%和88.1%,而户均金融资产最少的20%家庭拥有城市人民币和外币储蓄存款总值的比例分别仅为1.3%和0.3%。

三、居民金融资产的地区和城乡分布

(一)居民金融资产的城乡分布

从城乡居民储蓄存款占比的发展变化看:1978年人民币城镇储蓄余额为154.9亿元,而农户人民币储蓄余额为55.7亿元,二者相差1.87倍;1990年人民币城镇储蓄余额为5278亿元,而农户人民币储蓄余额为1842亿元,二者相差1.87倍;2005年人民币城镇储蓄余额为116445亿元,而农户人民币储蓄余额为24606亿元,二者相差3.73倍。

(二)居民金融资产的地区分布

1、不同地区居民金融资产结构不同。东部以广东为例,2002年广东省居民金融资产增加额为2885亿元,居民储蓄存款和手持现金占比92.2%,证券投资占比5%,其他金融资产占比为2.8%;西部以云南为例,2002年云南省居民金融资产增加253亿元,居民储蓄存款和手持现金占比83.6%,证券投资占比16.4%,其它金融资产占比为0.19%;中部以河南为例,2002年河南省居民金融资产增加773亿元,居民储蓄存款和手持现金占比81.3%,证券投资占比10.1%,其它金融资产占比为8.6%;东北部以辽宁省为例,2002年辽宁省居民金融资产增加657亿元,居民储蓄存款和手持现金占比88.8%,证券投资占比7.7%,其它居民金融资产占比为3.6%。

2、不同地区居民金融资产分布极不均衡。截止2005年底,储蓄存款最多的五个省份,分别是广东、江苏、山东、浙江和北京,占全国储蓄存款的40%,其中广东占全国储蓄的14.2%;储蓄存款最少的五个省份,分别是西藏、青海、宁夏、海南和贵州,占全国储蓄2%。

四、如何看待当前收入分配对居民金融资产的影响

(一)居民可支配收入是影响居民金融资产增长的主要因素

1992年至2005年间,我国居民消费年均增长13.2%,低于期间GDP年均增长(14.6%)1.4个百分点;居民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19%,快于同期GDP增幅4.4个百分点;居民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为13.5%,低于同期GDP增幅1.1个百分点,而1996年至2005年间,我国居民金融资产年均增长15%。由此看来,近十年来,我国居民消费低于经济增长和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平稳增长,是我国居民金融资产稳定增长的主要原因,但居民消费增速减慢加速了金融资产的增长,而居民可支配收入增幅的放缓又抑制了居民金融资产的快速增长。

(二)国民可支配收入向政府和企业部门倾斜,对居民部门金融资产的快速增长也会产生影响。

从资金流量核算结果来看,九十年代以来,我国国民收入分配出现了向政府和企业倾斜的现象,政府部门可支配收入占国民可支配收入的比重不断上升;企业部门可支配收入占国民可支配收入的比重在波动中上升;与此同时,居民可支配收入占国民可支配收入的比重持续下降。居民可支配收入占国民可支配收入比重下降,必然影响到居民金融资产的快速增长。

(三) 收入差距扩大加速居民金融资产聚集少数人手中,加大了地区间居民金融资产的差距

改革开放以来,城镇居民家庭金融资产得到迅速增长,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高收入户金融资产数量的迅速增加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因素。这种状况的结果就是金融资产在一部分人手中的积聚,客观上也为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创造了一定的条件。从地区间情况看,东西部居民收入差距扩大,必然带来居民金融资产的巨大差距。

来源: 中国发展门户网

相关文章:
相关专题:
图片开云网页版-开云(中国)官方在线登录:
2007世界竞争力评比:中国大陆首度超过台湾地区
中石油称冀东南堡油田可开采100年 开发成本近60亿
更多 >>

观察与思考
中国金融改革之路 六大焦点
· 2008北京奥运商机
· 07中央财政资金流向 三农重中之重
更多>>
中国发展报告
中国改革评估报告 / 中国数字报告
· 中国企业家看社会责任
· 全国农业统计报告 / 农业发展报告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