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中国经济高位回调的可能性增加,但保持9%以上的增长率是可能的。同时,宏观经济还将维持高增长、低通胀的格局。”这是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刘世锦1月23日下午在宁波举行的“博洋新经济论坛”上发表的观点。
他认为,从2002年开始的新一轮增长中,在先导产业(住宅、汽车、电子通讯和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等)、中间投资品产业(钢铁、有色金属、建材、机械、化工等)和基础产业(能源、运输等)之间,存在着一定的供求缺口和一年左右的增长时滞。经过几年的价格变动和投资、产出增长后,2005年底达到了相对均衡,出现了高增长、低通胀的态势。
在经历了连续4年10%左右的增长后,增速适度降低具有必然性。谨慎地保持2005年年底达成的产业间均衡格局,将使中国经济在较高的速度平台上保持更长时间,更具有可持续性。
刘世锦同时指出,2007年应当关注两个重要挑战:
一是防止资产价格上升过快,形成大的泡沫。
他说,日本等国的历史经验教训值得注意。在流动性过剩、商品供过于求的情况下,很容易出现股票、房地产等资产价格的过快上升,出现对资产未来收益的过高预期和“集体非理性”,进而导致大的泡沫。现在已出现这方面的苗头,需要有足够的警惕和适当的政策措施。
二是正确认识和应对产能过剩。
刘世锦认为,一个时期以来的“产能过剩”问题,可以看成是产业间均衡过程中的阶段性现象。目前认为过剩的一些行业的产能,还没有达到将来可能的需求高点或峰值。例如汽车行业,2010年有可能超过1000万辆,长期有可能达到2000万-3000万辆。产能“短缺”和“过剩”交替出现,是增长中产业间均衡过程的必然现象。问题在于如何把握节奏,减少大的起伏,在速度与稳定之间达到较好的平衡。
他指出,应当把已经形成的产能与适应市场需求、有市场竞争力的产能区分开来。“这几年我到一些家电企业调研产能过剩问题,企业告诉我,别看现在有多少生产线多少生产能力,实际上很多都没有用,生产出来的产品市场不要。”刘世锦说,我们现在讲产能问题,一定要有这么一个概念,就是有效产能,在市场上可以卖得出去、有竞争力的产能。笼统地讲产能,很容易忽略、掩盖“落后产能”问题。还要注意在产能过剩上的信息不对称或信息扭曲问题。现在估计产能过剩,不少是企业在行业增长处在上升期时预期和规划的产能,当市场发生变化时,企业已作出调整。有的企业产能扩张规划喊得响,实际上是一种市场策略行为,不能当真。
“一定程度的产能过剩,是市场经济中的常态。技术进步、优胜劣汰、结构调整、发展模式转变等等,只有在一定程度的产能过剩条件下才可能实现。”刘世锦强调,要把产能过剩当作结构调整、模式转变的契机。在这个问题上,不能采取“叶公好龙”的态度,机会来了,不认真去抓,甚至不认为是机会。应当积极推进产业结构、生产布局结构、企业组织结构、技术结构的调整、优化和升级,力争在企业的技术水平、循环经济、生产布局、产业配套、管理模式等方面上一个大的台阶。在这个过程中,政府首先应该做好信息服务,同时要采取措施打破企业重组购并的地区、所有制等方面的障碍,减少和取消对产品、投资规模等方面的限制,加强环保、节能、安全、技术标准等方面的管制。(任建华 杨益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