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处渤海之滨的天津,缺少淡水资源,长期“站在海边喊渴”。虽然上世纪“引滦入津”工程的竣工,以及一系列节水措施的推广缓解了该市水资源紧缺的状况,但着眼未来发展,天津决心面向大海要水“喝”,大力发展海水淡化及相关产业。
目前,天津海水淡化与利用水平在全国保持领先。天津已逐渐成为我国海水淡化关键技术的研发中心和装备制造基地。据统计,目前我国已建和即将建成的工程累计海水淡化能力约为每日60万吨,其中天津约为每日20万吨,占全国总量的三分之一。在刚刚结束的天津市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市长黄兴国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2010年要加快发展海水淡化等新型产业。海水淡化成为该市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们热议的话题。
面向大海要水
开掘“海量”资源
在大港电厂,记者喝了平生第一口“海水”。据悉,天津海水淡化吨水成本已降至5元左右,“海水”流进百姓家的日子不再遥远
“这瓶‘海水’的味道如何?”1月21日上午,国网能源天津大港发电厂开云网页版-开云(中国)官方在线登录中心主任时通笑着询问。记者这才注意到手中的瓶装水上印着“淡化海水”四个字。这平生第一口“海水”,和其他瓶装水口感相似,完全没有咸涩的感觉。
饮用“海水”,对于大港发电厂的员工及周边百姓早就习以为常。
作为我国最早建立的海水淡化示范基地,大港发电厂目前利用海水量已接近300亿立方米。在这里,两台海水淡化设备正在运转,主要为工业锅炉提供高纯度淡水。设备的海水淡化能力达到每日6000吨。
在满足生产用水的需求后,大港发电厂尝试将余下的淡化海水投向民用,节省了大量的地下水资源。发电厂有关负责人表示,多年来,电厂不仅做到了不与民争水,还实现了为民供水。
与大港发电厂一墙之隔的海德润滋食品有限公司,是首家以淡化海水为原料的饮用水企业,记者喝的“海水”就出自这家公司。据了解,海德润滋瓶装水已打入当地的超市、便利店,价格与其他普通瓶装水相当;主打产品桶装水市场份额稳居当地前两位。海德润滋公司总经理巩墨峰告诉记者,他们的产品还出口到阿联酋和太平洋上的一些岛国。
“产品能够站稳本地市场并走出国门,凭借的是良好的质量口碑。”巩墨峰指着产品质量报告对记者说,“经过39级闪蒸的淡化海水,水质已经达到了医用蒸馏水的标准,进一步处理就可灌装上市。”
走进大港发电厂海水淡化车间,两台近两层楼高的装置矗立在记者眼前。技术人员介绍,这种海水淡化装置由多个闪蒸室组成,各室的压力依次降低,进入第一级闪蒸室的海水一部分急速汽化形成蒸汽,汇集在凝结器内,凝结成淡水,未蒸发的海水则流入下一级闪蒸室……这个过程连续进行39次,高品质的淡水就会从海水中分离出来,其中一部分被输送到海得润滋食品有限公司。
与大港发电厂的蒸馏法不同,天津大港新泉海水淡化有限公司采用俗称膜技术的反渗透法淡化海水。这家由新加坡凯发集团投资10亿元建设的企业,不久前刚刚投入运营,一期生产能力为日产10万吨淡水。
天津海水淡化与综合利用研究所总工程师阮国岭介绍说,经过多年研发,我国已经在蒸馏法、反渗透法等主流海水淡化关键技术上取得突破,在天津等沿海城市诞生了一大批从事海水淡化的企业。
他表示,随着技术的发展,海水淡化吨水成本目前已降至5元左右,而且还有进一步下降的空间,相信天津真正实现“靠海吃海”,让“海量”的“海水”流进寻常百姓家的日子不再遥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