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发展瓶颈
江苏省经贸委在一份光伏产业调研报告中指出:江苏省太阳能光伏产业处于全国领先地位,整体产业竞争力较强,但产业链结构不够合理,呈现上游小下游大的“金字塔”格局,从下到上依次薄弱。
江苏省经贸委韩庆华主任这样描述江苏光伏企业的现状:“产业大,企业小,小萝卜头太多”。
像尚德掌握核心技术、具有很强研发能力、在全国乃至国际上有影响力的企业还太少。因为企业规模普遍比较小,自主研发能力跟不上,发展后劲不足,结果是与国际光伏企业的技术差距越拉越大。
例如,光伏产业上游技术要求很高的多晶硅生产国内几乎是空白。我国生产高纯度多晶硅企业仅有峨嵋半导体厂和洛阳中硅两家企业,产量仅有100多吨,与2005年全国多晶硅需求量3800吨相比,缺口甚大,以致90%以上的硅料依赖进口。由于多晶硅材料价格暴涨,国外生产企业有巨大的利润空间,加上多晶硅材料也是一种战略资源,可用于半导体、军事等其它工业,因此拥有硅料技术的西方发达国家对技术转让的控制非常严格,国内企业要获得硅料生产成熟技术,非常困难。作为光伏发电用的多晶硅原料,由于不掌握高纯度多晶硅提纯技术,只能完成纯度99.99%工业硅的初级提纯。这样既耗用了能源、资源,又影响了环境,而且产品附加值很低。
对江苏光伏及至全国的光伏企业来说,另一个绕不开的难题是国内光伏发电上网电价和管理办法一直没有出台。有人说,这主要是因为光伏发电成本太高,不适应中国的国情;甚至有人称,因为生产光伏电池消耗的电量,使用光伏电池永远也收不回来。
对于后一种说法,魏启东认为要给他们上些科普课。他为记者算了一笔账。根据测试,目前生产一瓦光伏电池需消耗4千瓦时电量,按照江苏日照并不比北方强的条件下,能够供光伏电池发电的日照时间有1000-1400小时,按这种标准,不到4年生产一瓦光伏电池的所消耗的电量可以回收回来,而目前光伏电池的寿命是25年,这意味着,今后21年可以白白使用光伏电池的发电量。
对于破解产业链的难题,江苏经贸委认为,应按照产业环节实施“保护控制原料、迅速突破材料、壮大电池组件、发展装备制造、有序试点应用”,积极打造完整的光伏产业链。保护好东海等地优质石英矿产资源;最紧迫的是在多晶硅材料生产上取得突破,打破国外企业对我国的垄断;做大做强拉棒、切片、电池、组件生产企业;积极发展配套设备生产制造;推动光伏发电应用,选择试点光伏发电示范项目,制定“万个太阳能屋顶计划”。
随着产能的扩大,光伏企业家们最忧虑的还是市场,目前我国生产的光伏产品的市场90%以上在海外,国内市场极小。有企业家对《中国投资》表示不满说,我国的《可再生能源法》颁布实施已经一年多了,我们的某些政府机构至今拿不出一个像样的实施细则,就连光伏发电上网的电价和管理办法也没有。
李本成说,我们殷切希望国家的能源管理部门认真研究国际能源的新动向,从能源战略的高度出发,把精力和注意力从依赖矿物能源逐步转向可再生能源的开发上来,按照我国可再生能源法的要求,尽快出台可再生能源,尤其是光伏发电的上网管理办法,以实际行动鼓励、支持、帮助可再生能源行业的发展。
中电公司的沈辉也认为,政府应该尽快着手推动国内光伏产业的发展,可以借鉴2004年德国修订《可再生能源法》,用上网电价的政府补贴政策来做为本国光伏产业发展的启动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