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界:曹操墓不是“三枪”
围绕着墓主人是不是曹操,在学术界与社会相关人士之间引发了激烈的争论。
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副院长袁济喜教授第一个站出来声称:“为时尚早”。接着,收藏界名流马未都对“证据”真实性表示担心。
质疑声似乎一浪高过一浪,一直没有平息过。从“铁证”石牌的真伪,到发掘、论证过程是否草率,从历史上有无曹操“七十二疑冢”的论争,到为何没有墓志出土的质疑,甚至于有无地方利益掺杂其中的猜测……
尽管质疑声不断,可中国文物的最高部门国家文物局至今未见露面。
对此,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所长王巍的解释是,学术领域的争议应该以学术的方式解决,用行政方式不可取,故而不应由国家文物局来做裁决者。
不过,中国文学界泰斗冯骥才则认为,曹操墓是考古学界内部的事,应由考古界自己讨论裁决。“曹操墓不是‘三枪’,可以让每个人茶余饭后当个谈资来评论。”
到此,人们发现,当树欲静而风不止时,流言会止于智者。而公众的“好奇心”也应该转移。
“曹后、曹粉”现象:文化追求
当“曹操墓”被确认以后,随即,中国就掀起了一股曹操后人“认亲”的热潮。
当地媒体消息称,有一位上海的老人专程跑到安阳的曹操墓,自称是曹操的后人,来认“祖坟”。当地的居民也透露,很多从安徽、河北等地前来“认亲”者均自称是曹操的后人。
史料记载,三国时期叱咤风云的曹操,至少有十五位美貌如花的妻妾。
那么,曹操既然妻妾成群,恐怕他的后裔就很难以统计。
在曹操后人“认亲”热的同时,亦兴起了一股“三国热”,热衷者自称为曹操的“粉丝”。这些“曹粉”们,网上玩“三国”游戏、看《三国演义》电视剧;网下看有关曹操和三国的书籍;生活中,模拟“曹操”的言行举止,并吟唱“三曹”(曹操、曹丕、曹植)的诗词曲赋。同时“网络考古”也风生水起,有网民宣称要去寻找“刘备墓”和“孙权墓”。
这充分说明了,公众的“好奇心”,不仅仅是因为墓主人的身份特殊,对中华民族姓氏文化和历史文化感兴趣也是原因所在。(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