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市里的过水涵洞,也被称为石板桥。何岁利摄(来源:西安晚报)
西市发现的三彩 罐。何岁利 摄(来源:西安晚报)
民间资本投入到文物保护工作中来,一样能大有作为,从而让祖先留下的那些稀世珍宝得到有效的保护和展示。10月31日,中国民间博物馆发展论坛在西安举行,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主席米歇尔·佩赛特,陕西省律师协会文物保护法委员会主任王建宏及来自我市的各民间博物馆馆长出席了论坛,畅谈民间博物馆保护历史遗存的经验和模式。
自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中国各地的民建博物馆便悄然兴起。据统计,作为国有博物馆的补充,全国目前正式注册的民间博物馆已达到300余家,还有300余家正待注册,民建博物馆逐渐成为了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在民族文化遗产保护领域异军突起。在本次论坛上,西安牛文化陶瓷博物馆馆长任经文认为,民间博物馆为散落在民间的国家文物找到了归宿,在客观上为国家保护了一大批文物。
陕西省民间博物馆协会会长、西安大唐西市博物馆理事长吕建中表示:房子可以明天盖,路可以明天修,但是文化遗产保护必须马上进行。目前,西安的大雁塔、小雁塔,法门寺、大明宫、华清池等唐遗址及其周边环境都得到了妥善的保护,这些遗址代表的是宗教文化和宫廷文化,而大唐西市则是能够反映盛唐商业文化和市井文化的遗址,是大唐帝国繁荣昌盛的历史佐证。
虽然西市遗址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曾进行过两次普探和发掘,但因为当时技术水平有限,最终没有对这一珍贵的历史遗存提出完整的保护方案。如今,民营企业主动出资保护国家文物,邀请了文博考古界的专家,对西市遗址全面发掘,找到了能够反映丝绸之路起点的历史遗存佐证,这对传承续写历史、复兴丝路文化,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主席米歇尔·佩赛特昨天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大唐西市是丝绸之路的起点,它不仅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大唐西市博物馆为中国文化遗产保护提供了一个成功的范例”,并建议将丝绸之路各国联合申遗成功后的庆典放在大唐西市博物馆举行。他还说:“大唐西市是丝绸之路各国联合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工作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节点,西市遗址已被列入丝绸之路跨国‘申遗’名录。大唐西市博物馆为中国民间博物馆保护历史文化遗产提供了经验,这种保护模式值得其他申遗点学习借鉴。丝绸之路跨国申遗工作非常重要,预计将在2012年实现成功申遗。这期间,我愿意向其他申遗点推荐,让他们学习大唐西市的经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