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质疑是好事”
《中国经济周刊》:与当年《全民健身计划纲要》受到各界一致赞同不同,人们对“国民休闲计划”看法不一,不仅有质疑,更有反对声音,您如何看待这一现象?
高舜礼:有多种声音是好事,既便于决策层考虑更周全、解读更清晰,也有利于该计划更完善、更切实际。我个人认为,人们之所以如此关注,主要有四个原因:
一是望文生义,对该计划的名称有 “新鲜感”。看到“国民”,就考虑是全体人民,就关乎个人的切身利益;看到“休闲”,就感觉愉悦和向往,跃跃欲试;再看到“计划”,就认为已列入工作日程,不久就可实现了。但对其内涵和精神不甚了解。
二是敏感反应。勤劳是中华民族一向嘉许的社会心理,我国传统文化中,休闲与勤劳是相对的,人们赞美勤劳,而休闲则很少上升为社会心态的主流,充其量只是一个中性词。因此,就“休闲”搞一个国民计划,很多人未做好思想准备,提出质疑属于价值观念的本能反应。
三是忧虑时机。全球性金融危机给我国的影响较大,当前宏观经济形势严峻,企业、个人的利润和收入大幅减少,很多人认为谈休闲不合时宜。
四是现实基础。休闲、旅游等消费需以“有闲”和“有钱”为基础。当今“有闲”空间缺乏弹性,因为法定假日已有定数,很难再增加,而带薪休假又难落实;虽有一些地区比较富裕,但按每天人均低于1美元开销的全球统一贫困标准,我国绝对贫困人口数量庞大。
《中国经济周刊》:既然各方有这么多疑虑,为何还在抓紧研究并计划实施?
高舜礼:有疑虑并不意味着就要回避和放弃。关键是要看这是怎样的一项计划,搞清其真实含义,明白“国民休闲计划”的目标方向。
从政策制定层面来看,“国民休闲计划”的主要目标包括:
(一)一项生活质量的提升计划。国民休闲计划是一项事关广大城乡居民生活质量的提升计划,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重要内容,是让老百姓充分享受改革开放发展的成果。因此,为休闲“正名”、发展休闲产业、倡导国民休闲,这是贯彻“以人为本”理念的具体体现,也是一项惠民利民的“民心工程”。
(二)一项拉动内需的促进计划。休闲是新兴业态,旅游、文化、体育、娱乐、餐饮等服务业与之紧密相关,拉动内需效应显著。如宁波派发的3000万元航空旅游券,预计将拉动宁波航空旅游消费总额5至8个亿;广东派发的2000万元旅游券,预计将带来4亿元以上的旅游收入,更可带动相关产业收入17亿元。
(三)一项休闲产业的发展计划。以黄金周旅游消费为标志,中国的大众休闲、大众旅游时代已经来到。实施国民休闲计划,不仅是顺应群众休闲消费市场的需求,也是促进国内休闲产业发展的大好时机。
(四)一项抗御金融危机的救市计划。金融危机形势下,实施“国民休闲计划”有利于刺激消费和扩大内需,正是应对严峻市场挑战的“救市”之举。
“我国休闲消费已近爆发性增长期”
《中国经济周刊》 :“国民休闲计划”是一项利国利民的国策,但实施过程中会不会助长公费旅游的不正之风?
高舜礼:这种担心也是政策制定和实施中考虑的重要防范环节。从课题研究和舆论反馈看,主要有四个担心:一是会否引发公费旅游,让原本造福全民的休闲计划,演变成一场公费旅游的少数人的“盛宴”;二是会否增加国民负担,如果用行政手段推行该计划,势必与百姓的创业计划、培训计划、教育计划、减税计划等发生矛盾。三是会否加剧贫富两极分化,“国民休闲计划”如何避免引致“国民”身份认同感的分裂。四是可操作性脆弱的担忧,目前具体条件不是最大障碍,全社会尚未充分接受休闲理念才是操作的最大关键,所以有人断言,如果离开了党和政府的强力推动,“国民休闲计划”仅靠一两个部门很难完成。
《中国经济周刊》:广东省已正式启动国民休闲计划,开始先行先试。在国家层面上,国民休闲计划是否也有了时间表?
高舜礼:出台时间是业界和全社会都较为关注的问题。政策研究已比较成熟,现实形势也表明,现在是研制、出台和实施的最佳时期。
主要理由如下:首先,休闲生活是全面小康的应有之义。广东、浙江、江苏、山东等经济发达省份,提出率先实施国民休闲计划,既有利于推进全面小康和现代化建设,也有利于更好地保障民生权利。其次,休闲消费已步入大众化阶段。如每年几度的黄金周,全国居民出游动辄上亿人次;每逢周末,城郊和乡村游人如织,休闲度假设施满载运营;全国人均出游率连续三年超过1次,休闲消费的大众化市场为施行国民休闲计划奠定了非常现实的基础。再次,我国的休闲时间已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周末双休、法定假日、“黄金周”等,已使我国公众全年的假日和休息日达到115天,劳动者额外再享有5-15天的带薪休假,这为国民休闲提供了充足的闲暇。
再从市场供求因素看,休闲需求和休闲产业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
先看休闲潜力。按照全球休闲与旅游业发展的一般规律,一个国家当人均GDP达到3000-5000美元,就将进入休闲消费、旅游消费的爆发性增长期。目前,我国人均GDP已达3000美元,预计“十一五”期末将接近4000美元,已触及了休闲消费“爆发性增长”的中低线。2008年几大城市的人均GDP,广州市为8万元人民币、上海市为1.05万美元,杭州市1万美元、北京市9000美元。全球著名的传媒机构尼尔森公司调查,近年来,我国53%的消费者计划把节余资金用于休闲、旅游等,这个比例居于亚洲14个国家之首,高于新、泰、马、日、印等国。因此,我国国民休闲消费正处于强劲增长的前夜。
再看休闲业态。休闲作为一种业态,目前国内既有闲情逸致、小资情调的传统消费场所,也有乡村庄园、葡萄酒庄、高尔夫球场、豪华游艇、迪斯尼大型游乐园等西方“泊来品”。2007年《政府工作报告》首次从国家层面定位,要求积极培育休闲这一消费热点。而国民休闲是一个国家发展到“盛世”的内在表现,是一个民族繁荣昌盛和生活水准高度的重要体现。
不过,从现实操作层面,国家级的国民休闲计划才刚刚进入研究制定阶段,从调研、起草到论证、出台、施行,这是一个较长的过程;而在全国城乡和东中西部广大地域都见成效,更是一个“路漫漫其修远兮”的过程。
尽管如此,综合研究近一个时期的多种因素和条件后,我们可以得出一个判断和结论:当前推进“国民休闲计划”恰逢其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