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墓周围的地形。
出土的天下第一剑
4月7日,国家文物局在北京举行开云网页版-开云(中国)官方在线登录发布会,宣布了“2007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我省靖安李洲坳墓葬继景德镇御窑、进贤李渡烧酒坊遗址之后,再次高票入选。4月8日和10日,本报先后两次对靖安李洲坳墓葬最新考古成果进行了独家发布,并就读者关心的几个谜团进行了追踪报道,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反响。但是,许多读者对国家文物局专家组对今后工作的安排,以及李洲坳墓葬的价值定位、是否申请国家级文物保护等问题提出了疑问。日前记者分别采访了湖北荆州漆木器保护中心主任吴顺清教授、首都博物馆丝织品保护研究中心的王亚蓉研究员、曾担任过夏商周断代工程首席科学家的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李伯谦教授,专家们证实靖安县存在着与李洲坳墓葬相关联的文化遗址。
首次通过墓葬展示越文化文明程度
省考古研究所副所长徐长青在介绍整个发掘工作时说,靖安李洲坳墓葬的惊人发现,引起了我国考古界专家、学者和各级领导的重视及关注,并在工作上提供了极大支持。去年底和今年初,国家文物局专家组成员黄景略、徐苹芳、张忠培、徐光翼等人,破例同机同车来到李洲坳实地考察,他们被这些罕见的发现震撼了。著名考古学家张忠培说:李洲坳墓葬是一座典型的越文化墓葬,年代比四川的还要早,是中国发现最早的一坑多棺型墓葬,也是中国最早的唯一的越文化墓葬群,头一次通过墓葬展示了越文化的文明程度。张教授表示他有很多震撼,再震撼就要崩溃了。他要求我省有关部门要加强保护,及时展开科学研究,同时对这个古墓葬要做好复原复位。考古学家徐光翼说:李洲坳东周墓葬一墓多棺的墓葬形制是我国考古史上一次重要发现,这个墓葬不是孤立存在的,周围还有与之相关联的文化遗址,这很重要,要求我省的后期文物调查工作要与地方特点相结合,要和江西历史相联系,和百越历史相关联,进一步了解百越的文明历史。
靖安存在一个较大区域内重要人物的王陵
北京大学教授李伯谦到李洲坳现场考察时认为,虽然关于靖安古墓的争论很多,但是陪葬墓的定位得到了所有专家的认同。陪葬墓的规模达到了如此庞大的程度,可以推想,那座还没有露面的大墓会有什么样的气势,那里面埋葬的才是真正的主人,这个主人应该是一个较大区域内的重要人物,其身份至少为高级贵族乃至王侯。专家们希望,国家和地方政府要继续加大投入,建立文物保护中心,建立遗址博物馆,妥善保护、研究这批文物,展示发掘成果。专家们指出,这个墓不是孤立存在的,要利用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的机会,展开考古调查,弄清与之相关联的城址与高等级墓葬情况,制订完整的保护规划。目前,我省考古队员又开始了新一轮的田野考察。在这个风景秀丽的小村庄,到处都能看到这样的小山。老人们传说,这些山包里都藏着古人的墓葬。
李洲坳墓葬已申报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
针对李洲坳墓葬如何保护的问题,北京大学文博考古学院的李伯谦教授介绍说,一般情况下,古墓发掘后最理想的保护方式是就地保存,既可以保护文物,还可保护发掘环境,便于还原历史原貌。
省考古研究所副所长徐长青介绍说,2007年底,靖安县政府已经将李洲坳东周墓葬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并且把原水口乡中学28.9亩土地划拨给靖安县博物馆,为下一步扩建新馆创造了条件。与此同时,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在此建立了靖安工作站。工作站除承担已出土文物的保护和研究任务外,还安排考古队员对周边15公里范围开展文物调查活动。
令人欣喜的是,在2008年的宜春市人民政府工作报告中已经明确提出:加大文物保护工作力度,重点抓好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做好靖安东周古墓申报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前期工作。据徐长青介绍,申报工作目前已经全面展开。
目前,以王亚蓉老师为首的首都博物馆纺织品保护中心,承担了纺织品文物的清理、清洗和临时保护工作。吉林大学边疆考古研究中心的专家朱泓等人,承担了人体遗骸的相关研究工作。湖北荆州文物保护中心的专家吴顺清等人在遗址临时保护、竹木漆器保护方面提供技术支持。中国科学院、故宫博物院、北京大学、武汉大学、中国地质大学、南京林业大学、江西地质矿产研究院等单位的专家和技术人员也参与了部分研究工作。
将建国家区域性丝织品文物保护中心
国家文物局专家徐苹芳说:特殊的墓葬出特殊的东西。这个墓丝织品出土的数量多,做工精,非常罕见。为了更好地保护靖安县东周古墓葬出土的丝织品等文物,研究我国南方地区古代丝织品的纺织技术,国家文物局已经决定在靖安建立区域性丝织品文物保护中心。为加大支持保护力度,靖安县已经将原水口中学总面积达20多亩范围内的房屋和土地划为考古事业用房用地,为国家文物局建设区域性丝织品文物保护中心和相应的科研基地创造了条件。目前,保护中心的建设已经全面展开。王亚蓉坦言,纺织品的保护难度最大,要求必须是恒温恒湿的环境,还要有专业人员定期维护、观察。“钱只是一方面,但不是关键。人才是最关键的,博物馆是一项专业要求很高的工程,需要真正有能力、有知识的领导和专业人才。”
靖安东周古墓葬的价值定位
来自首都博物馆丝织品保护研究中心的王亚蓉研究员曾担任沈从文先生的助手,参与过马王堆古墓、老山古墓等发掘清理工作,但她感叹“这是几十年来遇到的最难做的古墓”。由于纺织品属有机质文物,最易受各种细菌的侵蚀,很难保存,“1000座古墓中不一定能有一座保存下来”。每天,她要跟两个助手一起将浸在水里的纺织品轻轻取出,清洗,放在显微镜下观察分析每一个截面。据她介绍,我国纺织品史中有关春秋时期的记载大多都停留在书面上,零星出土的实物也都是些碎片。此次出土的纺织品中,最大一块裹尸布为1.88米×1.5米,成为我国出土的最早的完整纺织品实物,从而改写了我国的纺织史。
北京大学文博考古学院的李伯谦教授表示,弄清47位死者间的社会关系,还原47具棺木下葬的全过程,成为考古专家们最紧要的任务。来自南京林业大学的潘标教授对棺木的材质进行了分析,“全部为杉木,虽不及楠木华贵,但因为当时这样直径1米以上的天然木材,少说也得上千年,所以死者即便不是王公贵族,也不会是普通百姓”。
全程参与此次考古的省考古研究所余江安老师介绍了他对2500多年前整个下葬过程的推断:第一步,挖好墓坑后,先在底部垫一层厚达30多厘米的膏泥(有保水、防腐之用),夯实后在上面铺一层竹席。第二步,尸体用裹尸布裹好后放进棺中,再放进纺织工具等随葬品,盖好棺盖后再用竹席将整个棺材裹好,外边用绳子绑紧,松动的地方加入木楔子。第三步,将棺木放入墓坑后,上面再加一层膏泥,外加一层红土层,经火烧后更加密实坚固。第四步,往上堆土,每隔30多厘米加一层花岗石加以保护。余江安给记者打了个形象的比方,“如果把整个古墓比作一个鸡蛋,那棺木就是蛋黄,膏泥是蛋清,红土层就是蛋壳”。(许南平 张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