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查询该《规划》,圆明园规划的原则方针是“内外有别”。也就是指,“三园遗址内保护原有格局,不添新景,遗址的整修、恢复必须有利于体现圆明园历史的真实性。”三园外的规划绿地,按一般公园规划建设。
规划将遗址保护分为以下3类:遗址保护类。如西洋楼及其附近地区,是中国园林中中西合璧的范例;重点复建区保护类。除已复建者外,增加圆明园大宫门(正门)及其附近和长春园含经堂等处;其余为一般遗址保护分类。包括除上述两类外的三园内全部遗址。
在专家中存在“古建恢复10%”不同解释、争议的那一条,条款原文为:“古建的恢复。本着宜少不宜多的原则,恢复功能需要的少量建筑,恢复建筑面积控制在古建筑遗址面积的10%以内。”在圆明园的管理方看来,比起规划中的“古建筑遗址面积的10%”,目前所做的遗址修复的努力,还远远不够。圆明园管理处的副研究员宗天亮告诉记者,“规划中所称的不超过遗址的10%,换算出来其实就是14000平方米的面积。截止到目前,圆明园已经恢复的遗址大概有2000平方米左右。占的面积还不到10%中的0.9%。”
对于围墙到底算入不算入10%的争议,宗天亮解释,认为围墙也包括进入10%,这是过去的一种误解。其实,正确的理解方法一直是“古建恢复10%”不包括围墙。
谈到一些生态学者、以及“直面废墟论”的某些观点,赵军表示,那也只是一种片面的看法而已。
如果圆明园里满是荒草和豹子、老虎等动物,也就失去了她遗址公园的意义。慎重论证并予以立法的《规划》明确要求的是,以保护遗址为纲,公园就要从属于遗址保护。 (特约记者 范睿平 本版图片由北京清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提供)
圆明园简介
圆明园坐落在北京西郊海淀,与颐和园紧相毗邻。是清朝帝王在150余年间创建和经营的一座大型皇家宫苑。不幸的是,这一世界名园于1860年10月惨遭英法联军野蛮的劫掠焚毁,以后又经历了无数次毁灭和劫掠,一代名园最终沦为一片废墟。
新中国成立后,如何积极抢救、妥善保护、科学整修和有效利用圆明园遗址这一历史文化遗产,一直倍受关注。如今的圆明园遗址公园,既具有重大的政治历史价值,又是一处难得的旅游胜地。
圆明园修复史
1988年6月29日,圆明园遗址公园向社会正式开放。
1990年4月16日,圆明园管理处征地3000亩。
1993年5月,圆明园管理处将圆明园遗址西部土地使用权征回,将1014人转居,并安置劳动力589人。
1994年8月18日,开始对藻园景区进行遗址发掘清理工作; 10月至12月,圆明园藻园景区内的35户居民迁出。
1997年,长春园修建了三座四方亭(听松亭、观荷亭、饮绿亭)和三座桥(翠鸟桥、未名桥、长春桥); 10月5日至1998年3月12日,福海清淤及整修一期工程完成。
1999年11月10日,圆明园内住户搬迁工作正式启动。
2000年3月9日,北京市政府正式通过了《圆明园遗址公园规划》;9月29日,国家文物局做出了《关于对(圆明园遗址公园规划)的批复》。截至2000年底,圆明园遗址中的615户居民已全部迁出。
2000年9月13日至10月20日,由14人组成的文物普查小组对圆明园遗址公园石刻以及三园周边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文物普查,普查面积达全园面积的80%以上。
2001年底,14家驻园单位已迁出13家。遗址从此得到全面保护。
2001年底,文物工作者在园内展开了考古勘察,其中有边考古边开放的含经堂遗址。圆明园正觉寺,也开始维修。
2001年,圆明园围墙复建工程年内完成2816延长米,初步形成圆明三园的整体保护格局和基本框架。
2002初,绮春园和二宫门至福缘门的主干线两侧铺设喷灌设施。
2003年春,包括圆明园一园、长春园含经堂等遗址的考古勘探工作开始进行。
2003年8月起,圆明园“九洲清晏”中的“坦坦荡荡”景区、碧澜桥等6座桥涵已经开始正式挖掘。截止到2004年3月,上述遗址已经清理挖掘完成。
2006年10月15日,圆明园西南角,长期占压围墙不搬迁的最后一家钉子户被拆除,圆明园千米围墙全面“合龙”。
2007年,“坦坦荡荡”景区、如意桥、南大桥、棕亭桥、鸣溪桥、慈云普护一孔桥、碧澜桥设计施工图完成,国家文物局予以审批。
2008年,将复建长春园大宫门;“九洲清晏”中的“坦坦荡荡”景区等圆明园西区对外开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