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开云网页版-开云(中国)官方在线登录 发展观察 开云网页版-开云(中国)官方在线登录跟踪 经济发展 减贫救灾 社会发展 全球招标投标 商务资讯 观察思考 发展报告 数字报告 白皮书 中国之窗 世行在中国
专家专栏 政策解读 宏观经济 区域发展
行业动向
行业规划 金融证券
金融法规
贸易发展 工程项目 企业发展
国情公报 经济数据 经济名词 采购商
发展开云网页版-开云(中国)官方在线登录  -6月中国宏观经济逼近趋热警戒线 -"十一五"中国将建100个国家工程实验室 促进产业升级 答问 -中国投资50亿用于科技攻关应对气候变化 中国不是主要污染源 -大陆人可申请赴台接受医疗服务 任何医疗机构不得规避集中采购 -上海世博会呈现两大创新亮点 动迁工作获99%以上动迁居民支持  -广州决定收回80宗闲置土地 坚决打击囤积 下半年房价将加速上涨 -今年洪灾直接经济损失525亿元 因灾死亡652人 陕西洪灾致16人死 -上半年我国大中型钢厂实现利润翻番 下半年钢价不会有大回落  -沪深股市收盘续涨 沪指收盘4471.03点 两市总市值逼近20万亿元 -《优抚对象医疗保障办法》8月1日起实施 优抚对象可享受3项优待
安徽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呼吁端午节纳入法定假日
中国发展门户网 www.chinagate.com.cn  2007 年 06 月 19 日 
字号:    打印本文章 写信给编辑

 

6月18日,临近端午节,大连街头各种制作精美的民俗手工艺品、吉祥物、五彩线、编织的粽子、十二生肖等,都让人们感受到中华民俗节日—端午节浓郁的民俗风情。 中新社发 王锡增 摄

6月17日,湖南衡南县在湘江上举行首届“南国明珠杯”龙舟比赛,喜迎端午佳节。来自当地的10支龙舟代表队参加了比赛,吸引了近6万人前来观看。 中新社发 刘爱成 摄

 

中新网6月19日电 “五月五日天晴明,杨花绕江啼晓鹰。”安徽商报报道,今天是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二千多年来中国的传统节日,全国人大代表、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朱维芳昨天再次呼吁,中国应增设端午节为法定节假日。她还表示,她会坚持提出这一建议直到其被采纳为止。

报道称,此前,在今年全国“两会”上朱维芳曾建议为完善中国的节日而专门立法,设端午节等传统节日为法定节假日,在全国引起广泛关注,昨天朱维芳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随着中国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越来越重视,她相信“三年后端午节将成法定节假日”。

法定节假日遗漏传统节日

朱维芳说,我国的法定节日遗漏了许多传统节日,这压抑了民族文化的发扬光大,比如端午节,人们怀念屈原,主要还是因为屈原是爱国主义精神的象征,这是几千年来的历史传统,其丰富的文化内涵和传统价值,是今天对年轻一代进行传统教育的丰厚根基,需要继承,但由于端午节没有成为法定节假日,使得年轻人没有足够的时间去揣摩、去体味。同理,清明、中秋、重阳等都是有悠久历史传统并深深根植在民众心中的重要节日,但在我国却没有被确定为法定假日。

端午节遭遇韩国“申遗”

让朱维芳感到焦急的是,韩国曾准备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申报“端午节”为该国的文化遗产。“如果端午节被别国抢先申报世界文化遗产,这是我们的民族感情所不能接受的。”

朱维芳说传统节日实际上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部分,中国的传统节日五彩缤纷,文化内涵丰厚,留存着人类独特的文化记忆。我们对祖先创造的历史文化遗存必须怀有敬畏之心,必须高度重视民族民间文化的保护。尤其是年轻一代,更不要冷落了中国自己的传统节日。我国传统的节日中,蕴涵更多的是一种人文精神:亲情、团聚以及文化的传承。但是现在过节,通常都是“文化搭台经济唱戏”。我们应该认真反思,用心挖掘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以创新的精神发展传统节日文化,让更多的人参与文化活动,了解文化的源流。

温总理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

最近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参观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专题展时说,“我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有三句话的理解:第一,它是民族文化的精华;第二,它是民族智慧的象征;第三,它是民族精神的结晶。”由此朱维芳认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即将迎来春天”。虽然朱维芳的建议尚未被采纳,但她告诉记者,她相信三年后端午节会成为中国的法定节假日。

来源: 中新网

相关文章:
端午节文化有待拓展 粽子步入“花样年华”
国家旅游局副局长表示:黄金周法定假日不会减少
春节后中国百万新股民蜂拥进场 专家认为要谨慎
海外“春节热”升温 成为中国文化输出重要标志
图片开云网页版-开云(中国)官方在线登录:
长江上游强降雨形成新一轮洪峰 三峡工程首次发挥防洪功能
中国将在北部湾重点打造石化和能源基地 缓解西南油品短缺
更多 >>

观察与思考
中国能源发展战略规划/ 07年中国改革重点行业
· 中国经济博弈高油价
· 投资技巧指南 答疑解惑直通车
更多>>
中国发展报告
中国改革评估报告 / 中国数字报告
· 中国城市发展报告(2006年)
· 中国企业家看社会责任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