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就是出土婺州窑青瓷“锺”。胡灵敏
永康连续发现四座东汉古墓 佐证东汉人口的密集
前天下午,永康经济开发区夏溪大坟山古墓经过多天的挖掘,又一次揭开了神秘的面纱。这是继2004年以来,永康市文物部门在该地区挖掘到的第四座东汉古墓。
“这说明这一带不仅是古人认为适合墓葬的风水宝地,而且佐证了东汉时期这一区域人口已经较为密集,为三国时期按人口在永康建县打下了基础。”在场的永康市文物办专家应军说。
墓上有墓,墓主地位显赫
记者在夏溪大坟山看到,古墓挖掘现场支起了帐篷,几位工作人员正在小心翼翼地挖泥,而旁边的几位专家正在修整挖出的瓷器碎片。
古墓已初步显露出轮廓:古墓由主室、前厅后堂、耳室、甬道组成。墓室许多地方已遭到破坏,显然是有盗墓者来过。墓中主室和前厅墓底可看到部分青砖。
应军透露,这座古墓的上面还有一座宋朝的墓,挖出了“象腿瓶”。墓上有墓,说明这里确实是许多古人看中的风水宝地。东汉古墓可以从墓中青砖上得到证明。古墓面积较大,宽约4米,长度超过10米。而我省挖出的最大东汉古墓长16米,宽4.8米,显然这里是一座较大的古墓。可以看出,这座古墓的墓主在当时的地位比较显赫。从墓底只看到部分青砖,以及挖掘出的部分木炭类之物来看,这座古墓是木头和青砖混合结构,因年代久远,木头已炭化,只留下青砖部分。
“夺得千峰翠色来”,形容“锺”的精美
工作人员从这座东汉古墓中挖出了许多瓷器碎片,可惜多已破损不堪。经过工作人员的修整拼凑,“锺”和“罐”已基本复原。从出土的“锺”看,胚质坚硬、表面釉光泽鲜亮。“夺得千峰翠色来。”在场的工作人员用这句古诗来形容“锺”的精美。
“这个‘锺’应该是当时婺州窑的产品。”应军说,这说明当时婺州窑的青瓷烧制技术已非常成熟。
文物专家认为,这些瓷罐具有极高的研究价值,他们将想办法对这些瓷器进行完全复原。
古墓群佐证东汉人口密集
永康市文物办主任陈景回忆,这已是继2004年以来他们在永康经济开发区挖到的第四座东汉古墓了。
第一座是2004年夏天挖掘出的,挖出了“罐”、“洗”等器具;第二座是今年元旦挖出的,挖出的主要器具是碗;第三座是今年“五一”前挖出来的。四座古墓中,三座可从青砖中确定为东汉时期,只是第三座的时间稍晚些,时间应该在东汉至三国时期。
“连续挖出的古墓以及从地名‘夏溪大坟山’、村名‘大坟山沿’来看,’这一带是墓地较为集中的地方。”陈景说,这可进一步说明,这里在东汉时期人口比较集中。西汉汉武帝建元三年为了加强中央集权,曾要求东南一带的百姓迁移到黄河流域。为此,西汉时期这一带的人口稀少,古墓非常少见。到了东汉时期,这里的人口又逐渐多起来,也就是说,在永康没有建县以前,这片黄土丘陵上就已经出现了封建社会特有的农耕文化,这为三国时期按人口在永康建县打下了基础。(记者胡灵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