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之前很长时间的中国碟机产业链市场,中国企业只能算是看客,而从今年起,我们将真正成为高光高清时代的行业主导者之一。”昨日上午,中国高清光盘产业推进联盟在广州宣称,支持自主音视频标准AVS和自主版权保护DKAA系统的新一代高清碟机新品首次集中大规模上市,清华大学光盘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副主任陆达向记者如此评价说。
在索尼、松下、飞利浦为首的蓝光BD碟机迟迟打不开中国市场局面的背景下,采用中国自主研发音视频标准的下一代中国全高清蓝光CBHD阵营应运而生,其价格更便宜,片源更多,产业链厂商更全,有望打破此前数十年来中国碟机行业被迫向国外缴纳高额专利费的尴尬局面。
对此,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娄勤俭等政府官员亲自出席并致辞祝贺,显示中国方面对中国蓝光寄予厚望。
中国蓝光抱团对抗“洋专利”
“从VCD到DVD时代,中国光盘和播放机产业表面看轰轰烈烈,热闹非凡,实际上中国企业始终只是参与者,而不是主导者。”陆达告诉记者,究其缘由,是缺乏自主创新的核心技术专利。此前一度高调的国产高清EVD上市后迅速沉寂,也表明靠单一企业自主研发不易。TCL集团董事长李东生(李东生开云网页版-开云(中国)官方在线登录,李东生说吧)昨日也向记者直言,在中国电子产业发展的过程中,最重要的挑战来自专利和知识产权,中国的DVD产业必须有自己的技术和专利,对产业升级转型至关重要。
事实上中国高清产业链条也从来没有放弃过抱团自主创新,去年11月,由国家工信部直接牵头指导下的中国高清光盘产业推进联盟在北京成立,包括TCL、新科、清华大学、中国唱片等产业链各环节强势巨头参加。通过近一年的联合开发,中国蓝光技术规范完整确立,产品开发全部完成。国内外内容提供商、光盘盘片生产商、光盘生产设备提供商、播放设备生产商、播放设备零部件提供商和硬件及软件销售商等相关企业,支持自主音视频标准AVS和自主版权保护DKAA系统组成了完整的中国蓝光产业链,为产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中国蓝光产业联盟主席单位,新科电子开云网页版-开云(中国)官方在线登录发言人陈长峰接受本报专访时介绍,CBHD与DVD的结构及物理格式相似,生产工艺相互兼容,对现有DVD生产设备而言,稍加改造就可用来生产CBHD碟片,很快形成CBHD的产业基础,DVD发行、制作公司在原有的基础上很容易参与正版高清碟片的制作,成本优势明显。“中国蓝光CBHD可谓拥有更具竞争力的产品价格,更适合中国消费者的需求。”
工信部电子信息司司长肖华昨日在广州再次公开强调,中国高清光盘首先要最大限度地用自己的东西,让本土企业拥有更大的话语权;其次中国在DVD时代积累下来的产业不能浪费,中国现有光盘复制企业120多家,CBHD光盘的生产与DVD设备有很大的兼容性,如果完全采用BD格式,则意味着放弃了现有的产业基础。这也被很多业内人士解读为政府支持CBHD,以此增加对抗BD格式垄断的筹码,避免重蹈DVD的覆辙。
明年内片源有望突破千部
此前在东芝退出下一代高清产业格式之争后,以索尼为首的蓝光BD率先在中国市场布局蓝光高清产业。不过尽管蓝光碟机价格从近万元降至最低两三千元,但市场仍然没能形成销售主流。分析人士称,片源的匮乏是目前蓝光普及最大的障碍。国内研究机构数据显示,今年BD蓝光碟机上半年的整体销售仍然不好,预计今年全年也只能达到几千台,不足整体市场份额的1%。产业分析师表示,摆脱这种尴尬局面的关键,还是要有片源支撑。
对此,陈长峰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表示,自今年4月首次发布CBHD高清碟机和碟片以来半年时间里,CBHD片源已经远远超过一百部,也超过蓝光在华的总数,而且以华纳、中唱、中影为代表的海内外内容提供商已开始明确支持中国蓝光。“预计明年CBHD格式的片源将超过1000部,今年内中国蓝光碟机销售就将超过一百万台。”
同样在昨日上午,坐拥庞大高清影音资源的广东数十家音像发行公司现场与广东数字家庭基地签订了联合成立“中国蓝光高清节目编著(南方)中心”的协议。而中录华纳家庭娱乐公司高管则透露,除了现有的中录华纳外,美国环球、美国国家地理频道等美国内容提供商也将在年内推出CBHD格式的碟片内容。
记者同时证实,华纳、中唱等目前已推出数十部CBHD高清大片,预计明年内将超过1000部。全国音像店、新华书店及部分连锁超市均有销售,亚马逊、当当等网站也可购买。今后,包括电影、电视剧、演唱会、风光片、政府招商片、教育片、企业片、产品片等各种影视节目,都会以CBHD格式发行,CBHD碟片的售价在50元左右。
中国蓝光联盟预计中国蓝光碟机销售量将在三年内达到1000万台。陈长峰透露,从今年8月开始,中国高清联盟已经与国美、苏宁两大家电连锁巨头签订销售协议,全面介入中国蓝光碟机的推广。据悉,除了新科、TCL外,同方、海信、长虹等电视厂商也即将大规模推出中国蓝光碟机。相比目前广州卖场里索尼、松下BD蓝光碟机售价在3000元以上,中国蓝光碟机售价在2000元左右。本报记者戴远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