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每周数量:用户平均每周收到垃圾短信12.44条
当短信作为一种营销途径的时候,与传统广告相比具有更快捷、更准确的特点,正是由于各类短息的广泛传播,导致了用户平均每周收到的垃圾短信数量迅猛增加。
调查显示,用户平均每周收到的垃圾短信数量为12.44条,与2006年同期的8.29条相比增加了4.15条,其中每周收到5-10条以内垃圾短信的用户比例最高,为53.64%,这一数字较2006年同期相比增加了18.69个百分点;每周收到10-20条垃圾短信的用户所占比例为30.76%,与2006年同期相比增加了16.57个百分点。
5. 反感原因:被迫接收自己并不需要的内容。
随着手机应用的普及,短信成了新的随身媒体,尽管生活在信息时代的人们都有大量的信息需求,但是那些自己没有事先要求和确认需要的信息,难免会给用户带来不同程度的反感。调查显示,用户对垃圾短信反感的主要原因按比例递减依次是:被迫接收自己不需要的内容;短信的内容自己不喜欢;无法判别短信内容的真伪;担心接受这些信息会收费;发送时间不合适,给自己正常的生活和工作造成了影响;以及担心会被传染手机病毒。因此,当我们在深入了解到用户对垃圾短信反感的原因后,希望从业者能够在充分尊重用户的基础上发送用户需要的短信。
6、主要传播主体:专业群发公司、SP公司和运营商
垃圾短信为什么如此猖獗,其传播的主体到底是谁呢?调查显示,用户认为垃圾短信传播最主要的三个主体是:专业的短信群发公司、SP公司以及运营商,它们所占比例依次为:36.67%、32.18%、20.75%。
7、主要传播手段:利用短信群发器、互联网网站以及个人手机
那么这些短信通过怎样的手段传播呢?调查数据显示:有45.67% 的垃圾短信是通过短信群发器发送;39.91%的垃圾短信通过互联网网站发送;另有12.18%垃圾短信是通过个人手机或小灵通发送。
8、主要危害:传播谣言、传播不文明内容、导致经济损失
调查显示,垃圾短信泛滥带来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首先,制造、传播谣言,污染舆论氛围,破坏社会安定,持这种观点的用户比例达24.59%;其次,传播不文明内容,污染社会文化环境,这种观点的用户比例为24.10%。此外,有20.62%的用户认为垃圾短信泛滥会造成犯罪和经济损失。
9、治理建议:运用法规与监督机制,综合治理
垃圾短信的治理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多方协调一致,才可能有效控制。调查显示,有23.38%的用户认为需要政府立法、出台相关的法律法规,完善管理体制;有22.27%的用户认为应对滥发垃圾短信的单位和个人予以严厉经济处罚;有18.10%的用户认为应该尽快实行严格的手机入网实名制。此外,加强运营商的技术防范能力、加强行业自律、注重投诉监督和国际合作等措施也是用户比较支持的观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