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发改委专家康艳兵:低碳城市试点与城市低碳转型

发布时间: 2015-10-08 11:40:15  |  来源: 中国发展门户网  |  作者: 王振红  |  责任编辑: 方青
关键词: 低碳 城市 绿色 节能减排 能源 生态文明

 

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能源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康艳兵

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能源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康艳兵。金慧东摄

记者:您对哪个试点城市的印象最深刻,能否和我们分享一下?

康艳兵:印象比较深刻的试点也很多,且不说北京、上海、深圳等这些各方面都走在全国前列的城市,一些不是特别发达的城市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例如,江苏省镇江市,市委、市政府领导的思想认识很到位、很统一,他们致力于走绿色低碳、质量效益更高的发展道路,借助低碳城市试点,让绿色低碳、生态文明建设真正落地开花。由于低碳发展涉及到各行各业各个领域,因此镇江市委、市政府统一部署,强化绿色低碳发展的顶层设计,统筹各个部门开展低碳专项行动,提出了低碳发展各项任务的时间表和路线图,并建立低碳目标责任制。镇江市开展的“碳峰值、碳评估、碳考核、碳平台、碳资产管理”等措施对其他城市也发挥了积极示范作用。再如,四川省广元市,市领导对绿色低碳发展非常重视,2010年就创新性地设立了“广元市低碳日”,并成立了低碳发展局,设立了低碳发展专项资金,积极探索低碳发展模式。还有很多低碳试点有许多好的做法,这里我就不一一谈了。

记者:谈到低碳城市发展,需要用数据来说话,您觉得目前是否有完善的数据统计?

康艳兵:完善数据统计基础是试点的重要工作任务之一。由于城市低碳发展的数据涉及到整个城市的能源消费量和能源消费品种,工业、交通运输、建筑等重点领域行业的能源消费量和能源消费品种,同时还涉及到工业过程碳排放以及污水、垃圾等领域产生的其他非二氧化碳温室气体排放量的统计核算,环保方面还包括大量的污染物排放指标及排放源分析,并且从发展角度还要统计经济量、重点产品产量以及服务量,可以说,要得到准确的低碳发展相关数据非常复杂、非常困难、工作量也很大。但是我觉得在当前数据基础不是很完善的情况下,应该抓大放小,先抓主要问题,这并不影响推动绿色低碳发展的大方向。当然,为了进一步夯实这些数据基础,政府部门也做了大量工作。近些年,中国在积极推动建立城市的能源监测平台,也鼓励支持企业建立能源管理体系。同时,国家也委派一些专家,拿出一部分资金去支持地方摸家底、开展能源统计、能源计量、碳排放核算、温室气体排放清单编制、重点企业碳盘查等工作。但不同城市数据质量是不一样的,这既与试点城市的统计基础有关,也与各城市的人员队伍能力有关。但是总体来讲,试点城市的数据统计工作是走在其他非试点城市前面的,数据质量也更高一些。

记者:在低碳城市发展中,您觉得遇到的最大挑战是什么?

康艳兵:在目前的这42个国家低碳省区和低碳城市试点中,各个城市发展阶段不同,对创建试点工作的推动力度不同,人员、技术、资金、数据等基础能力不同,所以试点进展也是参差不齐的。有的试点城市发展得不错,有的成效就相对差一些,但这是表面的原因。

更深层次的原因是一些领导干部对绿色低碳发展的认识还不到位,甚至有人觉得节能、环保、低碳会影响城市的经济发展。其实,一个国家、一座城市的资源供给、环境容量、碳排放空间都是有限的,超过这个限度就会带来很多问题,所以城市发展过程中应该树立“资源上线、环境底线、生态红线”的理念,在有限的资源环境碳排放空间下去探索寻找更快、更好、更可持续的发展道路。只要不突破“资源上线、环境底线、生态红线”,哪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得越好,就说明他们的能力越强。

另外,经济形势对低碳城市发展也有很大影响。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发展的压力比较大。在这种情况下,很多地区考虑的是如何保增长,这是对的、可以理解,但是在保增长的同时,转方式、调结构的力度不能降低,低碳发展的工作力度不能降低,这个问题需要引起各方面的重视。当然,经济发展放缓对节能减排低碳发展也有好处,增速放缓,很多高耗能企业开工不足,导致能源消费量增速放缓,这样就造成节能指标、环境指标、碳排放指标超额完成了。但是,发展不足是当前的问题,因为绿色低碳发展的核心目标是“发展”,经济社会不发展了这不是我们追求的目标。所以,城市低碳发展,根本问题还是怎样平衡好资源环境约束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二者不是对立的,而是协调统一的,只有二者的关系理顺了,城市才能真正走上绿色低碳发展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记者:您刚才提到低碳试点中还有像四川广元等一些相对贫困的地区,像这样的地区如何协调发展和环境的关系呢?

康艳兵:从经济发展指标来看,像广元这类地区在全国排名可能并不靠前。但是这不代表他们的思想意识不靠前。我刚才说了,广元对于绿色低碳发展的认识是非常早的,也非常到位。广元的行动也很快,他们建立了全国第一个低碳发展局,设立了第一个低碳日,成立了低碳发展专项资金,此外还对县(区)、市级部门的年度控制碳排放目标进行考核。广元市认识到,绿色低碳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不是对立的,而是协调统一的,他们在发展中注重避免走“先污染、再治理”的老路,避免了由低端产业、高碳能源向高端产业、清洁能源转型的过程,从开始就要探索一条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例如,广元推进低碳农业园区、循环工业园区、生态旅游园区和城乡低碳社区“四区”建设,实施低碳园区建设、新能源示范市创建、人居生态环境改善、试点示范引领和基础能力提升“五大工程”,都取得了不错的成效。实践证明,后发地区走低碳发展之路,是科学发展、跨越发展、又好又快发展、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体现,更是一种新的发展模式和对发展质量的更高追求。因此,实行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目标,对于经济欠发达地区也是大有可为的。

记者:目前许多城市正围绕城市新区开发建设打造低碳生态城,例如深圳国际低碳城、无锡中瑞低碳生态城等,并且大部分都与欧盟、美国、德国、丹麦、加拿大等国家的围绕低碳发展开展了大量国际合作。您认为,这种低碳化潮流是否是中国城市发展的新方向?这些低碳城的目标定位和路径有什么特点?

康艳兵:低碳发展原本是一个国际语言,是当今时代的全球发展潮流。发达国家已经经过了重工业化的进程,正在探索发展的新模式,并且已经取得了许多经验教训。由于我们更注重区域环境污染问题,中国谈低碳发展比较晚,但是经过我们这些年在低碳发展方面的探索和努力,绿色低碳发展的理念已经从前几年的谈“碳”色变转变到了现在的日渐深入人心,这是短短几年产生的效果。中国在推进低碳试点和低碳工作的过程中,更加注重了国内实践和国际合作相结合,把国际合作作为城市低碳发展的亮点,由此也产生了深圳国际低碳城、无锡中瑞低碳生态城等等低碳城区。可以说,国内城市与国外城市开展合作,共同推进可持续发展,这是城市低碳发展的新方向。

我想说一下,这里的低碳城和大家平常理解的低碳城市是不同的概念。其背景是当前许多地方为了推动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结合新城开发、城乡结合部改造,拓展设立了许多具有产城融合功能的城市新区,从而培育新的经济和就业增长点、推动城乡一体化、提高人民生活水平,而低碳城的主要目标是这些具有产城融合功能的城市新区如何探索低碳发展新模式。

这些低碳城具有两个特点:一是大部分是新区;二是兼具产城融合的功能。当前背景下,在这些类似“白纸”的城市新区探索低碳发展道路,我个人认为其核心思想是要“高端化”,要从规划、建设、运营、管理全过程探索绿色低碳发展模式,实现产业低碳发展与城市低碳建设相融合,成为未来城市新城低碳发展的“样板”和“标杆”。

目前,许多地方在这些方面进行了初步探索,同时也遇到了概念目标模糊不清、规划建设水平不一、产业发展支撑不足等问题,需要从国家层面加强规范和引导。为此,国家发改委2015年8月下发了关于开展国家低碳城(镇)试点的通知,选择了深圳国际低碳城、青岛中德生态城、镇江官塘低碳新城等8个国家低碳城试点。其主要路径和任务是:探索低碳城区规划建设新模式;打造低碳生产生活综合体;创建低碳发展政策创新试验田;形成低碳技术研发应用的新高地;探索低碳运营管理新机制;建设低碳发展国际合作新平台。

目前,我们正在帮助国家研究推动国家低碳城试点的工作。通过这项工作,希望能够积极推动探索各具特色的“产城融合”低碳发展模式,并为全国的新型城镇化、新型工业化和生态文明建设工作提供实践经验。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