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毕业登记证要求填写家庭出身 引社会热议

2011年05月09日11:03 | 中国发展门户网 www.chinagate.cn | 给编辑写信 字号:T|T
关键词: 家庭出身 成都实验中学 四川大学附属中学 热议 中学生 工人 干部 教育行政部门 知识分子 初中毕业生

在北京师范大学成都实验中学一个初三班级里,43个同学都表示填报过该表,最难填的是“家庭出身”这一栏。一些同学认为这等同于“父母的职位”,填表当时还有人问老师“可不可以填老总”。而更多的人是在问了家长的意见后,填上了“工人”,“这在爷爷辈看来,是最光鲜的身份”,一位女同学说。在成都商报记者对这些同学的调查中,绝大多数在这一栏填的是“工人”。

老师认为这一项意义不大

事实上,除了同学和家长困惑,老师也觉得“家庭出身”意义不大。北京师范大学成都实验中学初三一名班主任王老师是1971年出生,在他读书的年代,同学一般在“家庭出身”这一项填“贫农”,城里则是“工人”占大多数。“那时候讲‘成分’”,王老师说,他认为现在讲这些意义不是很大。遇到学生来问,他也不知道该如何回答,“大多数时候他也建议他们填‘工人’,工人阶级涵盖面较广”。

在四川大学附属中学,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班主任则表示,“这个不重要”,“不知道可以不填”。

北京师范大学成都实验中学副校长张继东也认为,“家庭出身”这一项的意义和存在价值都不大,“现在这个社会关注的是学生这个人本身”。他表示,该校自行设定要求学生和家长填写的表格中,会有家长或监护人的姓名、工作单位等信息,“家庭出身”绝对不可能出现。

记者调查

市教育局:

已用电子学籍不填“家庭出身”

带着同学、家长、老师的建议,成都商报记者昨日联系了省市教育部门。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的工作人员称,未下发过“四川省初中毕业生登记表”,并表示,中小学的管理归属权都在市一级教育行政部门。

而据市教育局普一处处长何荣介绍,市教育局今年也未下发过“四川省初中毕业生登记表”,并且目前全市中小学都采用电子学籍管理,初中升高中已不需要像几年前那样有纸质档案。“四川省初中毕业生登记表”在启用电子学籍管理时就不用了,而新的学籍管理表格中没有“家庭出身”相关栏目。

成都商报记者了解到,从2006年12月起,电子学籍管理系统就在成都全市中小学全面使用。而登录系统后,新版学籍材料中确实没有“家庭出身”栏目。

一位负责老师:

填纸质表格“以备不时之需”

那为何学生们又会收到类似表格?

据北京师范大学成都实验中学负责学籍管理的一位姓周的老师介绍,初三年级确实几年前就已经使用了电子学籍,但他们认为教育部门并未明确表示纸质档案已经不需要填写了,“怕教育局要表格时,毕业生已经离校,学校又拿不出来”,于是还是继续按以前的老版本在印刷厂购买,让学生们填写,以备不时之需。而他手里还有前几届学生填过的表格,都没有提交市教育局,教育局也没有发文要求上报。

周老师表示,“有类似困惑的学校还有不少,管学籍的老师聚到一起常常讨论这事,拿不定主意还要不要继续填这个表,但备在那总比没有的好。”周老师也表示,“家庭出身”并不重要,学生们可以不填。

专家观点

家庭出身影响人们的名誉感

王竹四川大学法学院副教授

家庭出身影响人们的名誉感

四川大学法学院副教授王竹认为,长期以来,“家庭出身”是行政管理中需要申报的一项,像这样的信息收集就会造成分类,一旦被分类就很可能造成社会的歧视。他认为,很多家长对“家庭出身”这个选项不是很能接受,认为这侵犯隐私或者名誉、尊严,但从法律的角度,这实际并不涉及名誉,而是影响了人们的名誉感。“名誉感是自己对自己的预期,而名誉则是社会对个人的评价”。而在各种登记表格中,还是应该尽可能地保护公众的名誉感不受损。

家庭出身是那个时代的特殊产物

李新平市社科院社会学与法治副所长

家庭出身是那个时代的特殊产物

据成都市社会科学院社会学与法治副所长李新平博士介绍,“家庭出身”这种说法大概是从新中国成立以后开始的,这是那个时代的特殊产物———家庭出身可能左右一个人的读书和就业。而现在,群众与干部,工人与农民本质上是没有区别的,再提“家庭出身”是不妥的。

成都商报记者汪玲实习记者范筱苑

拨打86613333-1

谈谈表格带给你的困惑

因为不符合时代精神,中学生学籍表已经取消填写“家庭出身”了。而据市人事局公务员录用与培训处处长介绍,目前,所有公务员录用和管理程序中均不会填写“家庭出身”。从市人才市场了解到的情况也是如此:“家庭出身”已经取消很多年了。

日常生活中填写的各种表格,是否还存在着你认为“不合适”的要求?是否存在着侵犯个人隐私,甚至伤害个人尊严和权利的要求?如果有,成都商报今日开通热线86613333-1,倾听填表时让你困惑的那些事。

   上一页   1   2  


返回顶部文章来源: 四川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