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士生沦为“博士工” 中国博士培养制度反思

2010年09月25日09:22 | 中国发展门户网 www.chinagate.cn | 给编辑写信 字号:T|T
关键词: 博士生教育 博士生培养 老板 培养学生 博士学位 学术制度 武汉大学开云网页版-开云(中国)官方在线登录与传播学院 1983年 培养质量 博士研究生

视频播放位置

下载安装Flash播放器

除了日复一日拼命地实验和帮导师带好师弟师妹们外,贾超比很多同学多了一项事情,就是兼职做家教和代课。

来自农村的他,每月生活费除了那不变的258元国家补助和导师给的不到300元的补贴外,别无其他。而学校食堂的菜却是一涨再涨,“以前研一的时候最便宜的菜是4毛或者6毛,现在是一块二。”

然而,今年老板不让出去做兼职了,实验室又太忙,没有精力,就放弃了兼职。所以,“这学期我有的一点点积蓄,都是上学期瞒着导师做家教和助教的。”

和自己的导师相比,副校长的项目更让人“羡慕”。 “其实他人穿着非常朴素,也不开车。但他拿到的科研经费相当多,一般都是几千万规模的课题,和冶金相关,因为冶金是我们学校的王牌。”

由于副校长揽入怀中的课题涉及面很广。“如果是能源的项目,他就从化工学院找研究生一起做。如果是生物冶金的项目,那就得从生物科学院找人。所以,他的学生几乎是遍及学校每个学院的,算下来60个学生也很正常。”在他的实验室里负责的也不止他一个人,还有他的几名助手,都是他培养出来的博士。 “他的学生都是批量生产的。每次带出去活动,都得包好几辆大巴。”

在北京一所重点大学就读环境专业的博士生王音说,目前急功近利的学术体系催生了“项目型”导师和“项目型”博士群体的壮大。尽管在重点大学,对导师和研究生从事商业项目的管理比一般院校严格得多,然而单是国家项目的压力就足以将博士生的研究冲动抹杀。处在生态链最底层的博士研究生其实无力改变什么,只能坐等学术环境的改善。

王音告诉记者,国家的重大项目多到这所大学的导师都应付不来,他们没时间也没精力外面兼职做项目。导师拿到的项目都上报学院,之后学院从项目中提成其中8%,而项目组所用学校的资源和学生都全部免费,并且还给项目组成员发工资。

“导师也没必要外面偷偷接项目和在外面租办公室。他们要想晋升或申请到更大的项目,也要凭此前上报的项目成果。”他告诉记者。

   上一页   3   4   5   6   7   8   9   10   11   12   下一页  


返回顶部文章来源: 中国开云网页版-开云(中国)官方在线登录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