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省域环境竞争力发展报告发布会实录

2011年02月28日14:43 | 中国发展门户网 www.chinagate.cn | 给编辑写信 字号:T|T
关键词: 省域经济 竞争力报告 科学发展观 资源节约型社会 可持续发展评价 中原经济区 资源环境承载力 竞争力指标体系 环境友好型 中国GDP

陆新元:

今天出版的第一部《中国省域环境竞争力绿皮书》首次提出了环境竞争力这种全新的竞争力衡量方式,它以动态的视角来考察环境的变化,以发展的眼光来思量环境的演变,用比较的方式来认识环境问题的紧迫性,更深刻地把握了全国31个省市区环境发展的内在规律和外在的影响因素。使各省市区能够明确地认识到本区域环境方面的薄弱点,为制定全面、科学的环境发展战略提供理论指导和现实依据,同时也对各省市区的环境保护部门和相关的决策者们探索环境保护的新道路、推动环境保护取得更大实效、全面开创环境保护工作的新局面、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参考价值。

各位专家、同志们,环境竞争力研究与环境问题研究是一脉相承的,环境问题几百年来的研究成果,为开展环境竞争力研究提供了前提和基础。开展环境竞争力研究既是对环境和竞争力理论的进一步深化与提升,又符合当前国际国内环境保护的变化趋势,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我们希望以这部《中国省域环境竞争力绿皮书》为研究平台,推出更多更好具有战略性、前瞻性、导向性、综合性以及创新性的研究成果,为强化生态环境保护建设,促进经济转型和民生改善更大的贡献。预祝今天的发布会取得圆满成功,谢谢。

2011-02-28 10:09:05

谢寿光:

感谢陆总工程师的致辞。下面我们进入发布内容的报告时间,有两个报告人,首先有请福建师范大学原校长、首部《中国省域竞争力蓝皮书》的主编李建平教授作主题发言,大家欢迎。

2011-02-28 10:11:18

李建平:

尊敬的各位领导、专家、媒体朋友们,二月的北京春意渐浓,今天很高兴在这里与各位专家领导再次相遇,向长期以来关心支持我们工作的专家领导和各位开云网页版-开云(中国)官方在线登录界的朋友表示诚挚的谢意。从2005年开始,我们着手对省域环境竞争力问题进行研究,并得到了环境保护部和环境规划院的大力支持和指导,历经两年多的努力,今天呈现在大家面前的这部《中国省域环境竞争力发展报告(2005-2009)绿皮书》终于面世了。下面结合我们的报告,谈四个方面的问题。一是理论基础,二是指标体系,三是评价报告,四是基本特征。

2011-02-28 10:12:02

李建平:

一、理论基础

1.关于省域环境竞争力的概念和内涵

环境竞争力是一个涉及经济、社会、环境等方面庞杂的综合性系统,它是一个单方面的经济问题,它涉及到经济、社会、环境。所谓省域环境竞争力是指一个省(市、区)域在全国范围内对环境和经济发展体现的承载力、协调力、影响力、贡献力。

环境竞争力有五个要素构成,即生态环境、资源环境、环境管理、环境影响、环境协调。跟传统的竞争力概念相比,环境竞争力更强调环境作为人类生产、生活的基本要素作用,注重人类与环境的协调可持续发展,突出环境的现有及潜在影响力。

环境竞争力的主要特点是:既要考虑现有的环境竞争能力,又要考虑变化的潜在影响。以自然环境的考察为主,与生态环境、硬环境相互交融。重视环境质量改善,对区域内及区域外的影响。关注环境保护措施实施的多重叠加效应。

2011-02-28 10:13:44

李建平:

2.省域环境竞争力研究的理论依据

它是一个交叉的、多学科的综合研究领域,涉及到很多学科领域。这里面包括竞争优势理论、环境经济理论、区域与产业竞争力理论等等。

3.省域环境竞争力研究的实践依据

它是一个内在的需要。

4.省域环境竞争力研究的重大意义。通过省域环境竞争力的研究,对建设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社会,促进我国经济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2011-02-28 10:15:08

李建平:

二、指标体系

1.省域环境竞争力指标评价体系的研究与发展

目前国内外已有的关于可持续发展评价、环境评价、环境协调性评价等评价体系为环境竞争力评价体系的建立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应该说,我们的研究也是站在前人的肩膀上。这里的评价有国内外科学发展评价体系,我们还参考了很多这方面的有关成果和研究材料,这是关于国内科学发展评价体系。另外一个部分是关于国内外环境评价体系,这里也是各方面研究的成果提供给我们借鉴。还有一个是国内外环境协调性的评价体系,这里有北京林业大学、湖南大学、美国耶鲁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等。

2.省域环境竞争力指标体系的特点和建立的原则

大概有这样几个原则,一是层次比较多,覆盖面比较广。二是包容面很大,互动性强。三是立体展现,四是动态性强,时空范围比较广。

省域竞争力指标体系有六大原则,一是系统性和层次性相结合,二是完备性和独立性相结合,三是普遍性和可比性相结合,科学性和可操作形象结合,五是稳定性和动态性相结合,六是前瞻性和导向性相结合。

2011-02-28 10:16:22

李建平:

3.省域环境竞争力指标体系的设定

我们有一个一级指标,五个二级指标,个三级指标,一百三十五个四级指标组成。

4.省域环境竞争力指标权重的确定

我们一方面采用国际通行的德尔菲——改进层次分析法来确定权重。课题组向学术界、理论界和政府相关部门的50位专家学者发出了《中国环境竞争力指标体系权重的专家意见调查表》,作为专家均独立填写调查表,回收率为百分之百。根据专家的意见,最后经过我们的研究确定下来。

2011-02-28 10:18:13

李建平:

三、评价报告

首先要明确我们评价的时段。因为这是第一次,以2005年为起点,到2008年年底终止。去年10月份向出版社交稿时,2009年的环境统计数据还没有出来,时间跨度是4年。评价范围,全国除了港澳台以外31个省市都是我们的评价对象。

评价结果,全国各个省域环境得分排名分布情况,分成三个区,一个是上游区,第1到10名,中游区是11到20名,下游区是20到31名。第一是山东,第二是广东,第三是江苏,第四是浙江,第五是北京,第六是河北,第七是福建,第八是四川,第九是河南,第十是云南。排名右边有个小括号,表示是上升还是下降。中游区依次第十一名到第二十名,分别是黑龙江、上海、安徽、辽宁、天津、江西、陕西、湖北、内蒙古、吉林。下游区有11个省(排名二十一到三十一),依次是海南、山西、西藏、重庆、甘肃、贵州、湖南、青海、新疆、广西、宁夏。

2011-02-28 10:19:06

李建平:

因为评价的时段是2005年到2008年,所以2005和2008年做了一个对比,我们发现排名竞争力排位上升的有13个省,上升幅度最大的是内蒙古,综合竞争力是排在第10位,其他依次为河北、山西上升6位,安徽、河南上升5位,山东、云南上升3位,浙江、福建、湖北、海南、重庆、青海各上升1位。排位下降的11个省,下降幅度最大的是天津,下降8位,湖南下降6位,甘肃下降5位,新疆下降5位,北京、吉林下降4位,辽宁、上海下降3位,四川下降2位,黑龙江、江西下降1位。7个省排位没有变化,分别为江苏、广东、广西、贵州、西藏、陕西、宁夏。

2011-02-28 10:20:22

李建平:

3.全国各省域环境竞争力得分的均衡性分析。各省域环境竞争力得分及排位反映的只是单个地区的环境竞争力状况,要更为准确地反映全国各地区环境竞争力的实际差异及整体状况,还需要分析竞争力指标的的得分及分布情况,对竞争力得分的实际差距以及均衡性进行深入研究分析。

从这里面可以看到,不同地区之间环境竞争力分布很不均衡,全国一半以上省市区的竞争力得分比较集中在49-55分之间。整体上看,不是呈现对称分布。从2005年到2008年变动比较来看,2008年各省得分变得更为集中,其中得分在49-55之间的省份由12个增加到17个,说明我们贯彻建设两型社会有很大的成效。得分在55-61分之间的省份减少了4个,49分以下的省份减少了1个。从各省域环境竞争力的综合得分来看,,分布的均衡性也比较差。2008年得分最低的宁夏只有42.1分,与第一名的山东省相差16.4分。

2011-02-28 10:20:59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返回顶部文章来源: 中国发展门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