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粮食危机下的“中国式从容”养活中国人

2010年10月05日15:52 | 中国发展门户网 www.chinagate.cn | 给编辑写信 字号:T|T
关键词: 粮食危机 粮食 危机 农业

视频播放位置

下载安装Flash播放器

10月1日,美国芝加哥农产品期价全线暴跌,玉米市场创下今年4月以来最大单日跌幅,小麦市场当周5个交易日持续下行,大豆市场创下8月份以来最大单周下跌。

资本市场上的利空,或许是现实世界的利好。业内人士分析,6月份以来的国际粮价暴涨可能已告一段落,进入调整,世界再次渡过了一轮粮价上涨的威胁。

而在过去的4个月里,拥有13亿人口的中国,主粮供应充足,价格平稳。继2008年世界粮食危机期间成功实现“世界粮荒、中国不慌”之后,中国再次续写了奇迹。

“中国式从容”回答“谁来养活中国”

今年6月—10月,我国零售市场主要粮食品种价格保持稳中略涨态势。

而这期间,国际粮食市场波动剧烈。由于俄罗斯8月5日宣布停止小麦出口,芝加哥期货交易所9月交割软红冬小麦涨停,触及23个月来最高位,比6月份上涨80%。次日,欧洲小麦价格也上涨12%。受此拉动,国际玉米、大米等粮食品种价格随后均迎来一轮涨势。

我国也相继经受了北方低温、西南旱情、南北方洪灾,全国夏粮七年来首次减产,早稻产量有所下降。加上宏观经济通胀预期强烈,农产品价格轮番上涨。

面对“外患内忧”,中国粮市从容不迫。“用不足世界10%的耕地,养活占世界22%的人口”。农业专家、江西省社科院农村经济研究所尹小健说,10多年前,美国人布朗曾发出“谁来养活中国”的疑问。从接连两次从容应对国际粮价波动看,中国用实际行动向世界作出了回答。

95%粮食自给率体现“中国式担当”

“中国粮食将近40%的库存消费比,远远高于国际公认17%—18%的警戒线。”粮食问题专家、南方粮食交易市场总裁助理熊学华说,这是今年中国粮食市场稳定的“定海神针”,我国立足于自给的粮食安全战略作用非凡。

引导农民“种粮”。2004年起,相继取消了除烟叶外农业特产税、农业税等“四税”及各种附加,每年全国农民减负约1250亿元,人均140元;逐步推行直补、良种等补贴政策,力度逐年加大。

鼓励地方政府“抓粮”。2005年,我国出台了产粮大县奖励政策,当年对全国500多个县实行财政奖励,2009年奖励产粮大县1000多个,资金达到175亿元。

通过努力,我国粮食播面连年增加,产量连年增长。2009年,我国粮食播面16.35亿亩,粮食总产10616亿斤。2004年以来,我国粮食自给率始终保持在95%以上。

从2004年起,国家还连年稳步提高粮食最低收购价,为我国粮价应对国际波动竖起了一堵坚实的“防火墙”。

熊学华说,2008年世界粮食危机的时候,国际粮价是国内粮价的2倍;而今年,国内外粮食市场价格形势与2008年情形相反,我国大米、小麦、玉米三大主粮价格普遍高于国际粮价,降低了国际涨价传导到国内的可能。

1   2   下一页  


返回顶部文章来源: 北京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