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以为八卦就一定是明星们的飞短流长,真正有厚度的八卦,在喧嚣的狂欢后留下的不是一地鸡毛,而是一些足够折射时代文化生态的镜面碎片。比如,2009年,某些虚虚实实的八卦,值得我们围观。
李辉质疑文怀沙
2月18日,长期从事文化老人研究的学者李辉发表文章,对“楚辞泰斗”文怀沙的年龄、入狱原因及时间、学术水平等等,一一加以翻晒,公开质疑。
这是年初文化界最大的八卦。传播过程中的“花絮”被无限放大。文怀沙曾说:“那是个混乱的年代,很多具体情况跟后人说不清楚。”但求知欲和传播欲是人类的本能,民间对文怀沙造假的讨论也越走越远。同文怀沙所说的“混乱年代”相比,当下每个人都有追问的权利,网络上无数不假辞色的片言只语所汇聚成的民意,对日益腐恶的士林风气表达着愤怒,对越发没样儿的文化精英们提出了警告,这是“李辉质疑文怀沙”所衍生出来的极限意义。只是,在一浪高似一浪的质疑声中,不知道民众有没有将“对具体人和事的关注,升格为对现实和历史的深入思考”?
余秋雨穿越“N重门”
这一年,余秋雨依然被持久地锁定在公众瞩目的舞台上。6月份被曝出“诈捐门”,10月份被曝出“股权门”,12月初余秋雨为南京钟山风景区题写的碑文被网民评为“最令人‘作呕’的一景”,紧接着又被网民恶搞为“华语世界文盲之首”。
虽然没有2008年“含泪劝告”般的“高调”,但2009年的余秋雨依然是事事被人关注的人物。余秋雨已经被大众包装成了文化界的“八卦教父”,网民围攻余秋雨成为一种“时尚”,人们挥舞着道德砍刀体味着戏弄名人的别样乐趣,鲜有人去体味余秋雨身处的这个时代的制度设计缺陷:嘲讽了“诈捐”,慈善捐赠机制并未有所改善;骂爽了“入股事件”,与资本运作体制相关的环节依然没有透明公正起来。余秋雨不是地产界的任志强,炮声隆隆下显然不能“我自岿然不动”。在距离2010年还有10多天的时候,余秋雨相继关闭所有博客。没有足够的抗压能力,“低调”或许才是最好的出路。
“公民韩寒”在成长
韩寒当选了《亚洲周刊》2009年年度人物。作为“80”一代,韩寒郭敬明有着相似的出发点,但他逐步“走下”文坛,走进更广阔的新天地。这一年,韩寒以博客为载体,对公共事务诸多领域“说三道四”。他关注、跟进各类公共维权事件,在上海“钓鱼”事件、杭州“七十码”事件、强拆事件中,言论清醒有力。如今的韩寒,不仅赢得与其年龄相仿的80后、90后的欢呼,还获得梁文道等上一代人的盛赞。
韩寒说,他是一个“没有立场只分对错”的人,而“习惯于立场表态不习惯说真话”无疑是还残留在很多国人性格中的劣根性。在“被”字走红的2009年,韩寒正展示着一种“不被”的公民能量。
谁来致歉闫德利
10月中旬,网上突现惊人博客,自称闫德利的女子写博自称遭继父强奸,从事卖淫,在查出已患艾滋的情形下继续卖淫,以报复社会,博客同时公布了279名所谓与其有性接触的人士的电话号码。舆论哗然。媒体根据这一单方面信息展开一系列“接力性”报道,最后的真相却将媒体置于尴尬之地——原来这一切都是闫德利前男友撒下的弥天大谎。
“闫德利事件”中,网民嗜血般的偷窥欲得到释放和满足,却鲜有人凭着理性和逻辑去判断真伪,更无人从保护当事人隐私的角度去制止。媒体从中推波助澜,一时间纷纷忘记“有所为有所不为”的职业伦理。信息爆炸时代,“闫德利事件”必将很快淡出公众视线,但有没有人去关心当事人的生活是否恢复平静?去向这个普通姑娘说声“对不起”?“你伤害了我,却一笑而过。”媒体担当,开云网页版-开云(中国)官方在线登录伦理,网络暴力的约束,何时才能真正形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