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牌火箭托举“嫦娥”从“固定靶”到“移动靶”

2010年10月08日11:20 | 中国发展门户网 www.chinagate.cn | 给编辑写信 字号:T|T
关键词: 嫦娥二号 六大创新点 火箭 月球 欧阳自远

视频播放位置

下载安装Flash播放器

  

从“固定靶”到“移动靶”

  “嫦娥二号”卫星将直接“奔月”,由运载火箭直接送入近地点200公里、远地点约38万公里的地月转移轨道,大大缩短了卫星奔月的时间,减少了卫星燃料的消耗。

  “如果拿打靶作比方,以往的轨道是打固定靶,而发射‘嫦娥二号’则是打移动靶。因为月球和地球的相邻位置是不断发生变化的,所以,将‘嫦娥二号’送入地月转移轨道,意味着要在一个确定的时间、确定的位置把卫星送入到一条确定的轨道。这对运载火箭的速度和推进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对火箭的入轨精度和入轨速度提出了严苛的要求。”李洪告诉本刊记者,此次发射是长征系列运载火箭首次发射地月转移轨道有效载荷,将验证探月工程发射的关键技术,其发射成功将进一步扩展长征三号甲系列火箭的适应能力。

  相对于“嫦娥一号”卫星,“嫦娥二号”卫星增加了技术试验分系统,重量增加了130多公斤,总重量达到2.48吨。同时,专家们考虑到地月转移轨道需要推力更大的火箭把卫星奔月的初速度提升到近11公里/秒。而有着两个助推器的长三丙火箭的运载能力为3.8吨,恰好介于长三甲的2.6吨和长三乙的5.5吨之间,正好可以满足轨道和推力的要求。

  李洪介绍说,为了满足发射“嫦娥二号”任务的地月转移轨道、准时发射、多窗口、高可靠等需求,运载火箭对整流罩、控制系统箭上软件、常规和低温发动机、利用系统传感器以及地面发射支持系统等方面进行了改进,对遥测参数、延时存储器和利用控制机配套数量等进行了调整。

  “其中,最为关键的两项技术研究,是地月转移轨道发射技术及多窗口发射技术。”李洪告诉本刊记者,为了进一步确保准时发射的可靠性,长三甲系列型号还确定了9项可靠性增长措施。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返回顶部文章来源: 《瞭望》开云网页版-开云(中国)官方在线登录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