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王牌气象飞机机组人员昨向本报(成都商报)记者披露了奥运“鸟巢保卫战”中的一些惊险细节
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和闭幕式时鸟巢的天气是否良好,早就是气象界关注的焦点,业内人士称之为“鸟巢保卫战”。为保障奥运会鸟巢上空“滴水不漏”,四川的王牌气象飞机———夏延飞机,参加了“战役”,累计飞行10架次,22小时22分钟。本月19日,这架凯旋归蓉的飞机即将出征江西,开展护林工作。昨日,机组人员向本报揭秘了“鸟巢保卫战”中的种种惊险细节。
出征奥运:
机组人员封闭式生活
今年5月,中国民航广汉飞行学院旗下的“夏延”飞机飞往北京,执行奥运会的天气保障任务,开始了为期3个多月的征程。这架价值1200万美元的我国惟一一架专门用于人工影响天气的飞机,工作任务艰巨:一方面是开展空中物理勘察,了解天气系统的变化情况,另一方面就是24小时待命准备人工消雨。
三星通用航空公司的副总经理黄新建,是北京一行机组的领班。6人一到北京,便开始了全封闭生活。8月8日奥运会开幕式之前,他们的工作就是每天不断地上天演练飞行,与气象专家们达成合作默契。
艰苦战斗:
不一般的飞行
闭幕式前一天的8月23日20时,奥运会人工影响天气预案再次启动。8月24日下午6时,黄新建等机组人员刚刚准备吃晚餐。此刻,据气象卫星和天气雷达监测,北京周边出现了旺盛的对流云,雨临城外。“必须马上起飞作业!”机组接到紧急命令。
困难一:时间
此刻,离闭幕式只有不到2个小时。所有机组成员扔下手中的筷子,几乎是边换衣服边跑向飞机。
飞机从接到命令到起飞,最少需要30分钟的准备。螺旋桨正常!发动机正常!仪表设备正常……机务人员用最快的速度开始对飞机的检测,只用了20分钟。此次行动,是整个奥运期间难度系数最大的一次。机长王雷斌驾驶飞机,黄新建作为副驾驶,两名气象专家登上了飞机。下午6点25分,飞机直奔云霄。
困难二:结冰
飞机在厚厚的云层中以每小时296公里的速度穿行。驾驶员和气象专家犹如置身浓雾中,什么也看不见。王雷斌和黄新建把飞机调试为“仪表飞行模式”,他们紧紧盯着20多个仪表,用数据控制着飞机的航线、速度、姿态,眼睛都不敢眨一下。在6000米的高空,云层过厚,气温为零下几十度。“启动飞机防冰、除冰程序!”王雷斌果断决定。如果飞机的螺旋桨结冰,后果将不堪设想。于是,飞机提升了自己的“体温”,避免了结冰的危险。
困难三:雷电
云中的气流非常强烈,飞机启动了夜间飞行模式,仍然非常颠簸。“必须要保障气象专家的舒适!”王雷斌控制着飞机,不断地保持着平衡。仪表数据表示,云层中随时可能发生雷电。这对飞机的安全是致命威胁,同时也考验着飞行员的心理素质。一旦发生雷电,飞行员就只有根据飞机自带雷达,寻找云缝紧急逃离。然而,这可不是容易的事———为了保障作业效果,“夏延”必须要往云最厚最密的地方钻!
赢得战役:
鸟巢上空星光熠熠
此刻,飞机的物理探测系统早已开启。云层厚度、湿度等状况及时返回到专家面前。地面的数据不断传来,一切显示着:对流云团向东北推进,就快要进入北京城区了。
“准备作业”“地面火箭随时配合”电台呼叫声此起彼伏。“把云团阻止拦截在城外,绝不能让鸟巢下雨!”此次任务的催化剂是固体条形碘化银,安装在机尾。时机合适,气象专家果断地摁下按钮,电子打火设备引燃碘化银,催化剂的气雾喷洒在云中。
飞机在云中来回穿梭,碘化银的施放非常成功。晚上7时许,鸟巢上空已经看得见天上的星星。机组人员回到地面,长长地呼了一口气,此刻,离开幕式只有30分钟。
相关链接
夏延飞机是目前国内最先进的气象飞机,它原本是一架美国产的教练机,改装后装有人工影响天气设备和大气探测两套气象专用设备,飞机上安装的空地数据传输系统可以实现空中和地面资料的实时互相传送,包括雷达、卫星探测到的最新数据。它最大有效载重(含燃油)1872公斤,最大速度450公里/小时,续航时间7小时,航程1482公里(满载)。来源:四川开云网页版-开云(中国)官方在线登录网-成都商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