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改革涉最广泛阶层 职工超国民待遇受诟病

2011年04月15日15:01 | 中国发展门户网 www.chinagate.cn | 给编辑写信 字号:T|T
关键词: 事业单位改革 超国民待遇 公平与效率

“超国民待遇”

事业单位职工超出其他社会成员的待遇优势,其明显的落差一直深受诟病。

2010年,北京理工大学教授胡星斗向全国人大递交了一份《对歧视性、多轨制的社会保障制度进行违宪审查的建议》,他认为,中国实行的是“封建等级的社会保障制度”。胡星斗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分4个等级,第一等级是官员、公务员和部分事业单位人员,享受优越的财政拨款的养老、公费医疗甚至公费疗养;第二等级是一般城市职工,企业和个人各交一部分保险费用,个人账户加社会统筹;第三等级是城市无固定工作的居民,购买商业保险;第四等级是农村人口,参加低层次的农村养老与合作医疗。

我们面对的严峻形势是:目前中国农村有40%~60%的人看不起病;在中西部地区,由于看不起病,住不起院,死在家中的人占60%到80%。据第三次国家卫生服务调查显示,城市居民中没有任何医疗保险的占44.8%,农村有79.1%的人没有任何医疗保险。而在今天的中国,公务员、事业单位人员不用缴费即可直接享受高额养老待遇,老无所忧;企业职工缴费额度为全球最高,却只能领到勉强够温饱的退休金;农民(农民工)则几乎没有制度上的养老保险。

2007年年初,上海一位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的每月养老金为2006元,这已算同级别高工中的中上水平;而该市某民主党派机关普通司机的退休费为2550元。而华南某市一位高工提供的数据显示:截止到2007年7月,该市部分企业副高职称的退休专家养老金约为930元,相当于当地机关事业单位清洁工工资的一半。

全国政协委员、全国工商联副主席、金花企业集团总裁吴一坚曾建议,企业养老金应与公务员、事业单位看齐。吴一坚说,他所了解的几家事业单位的养老金比企业养老金都高出很多。吴一坚认为,在养老金方面存在如此大的差距,有失公平,影响社会和谐。吴一坚认为,养老金待遇差别的问题,应该引起国家足够的重视。应该推行全国统一的养老金制度,不应该因为其身份不同而有所不同。他建议,无论是公务员还是企业职工,都应该缴纳同样的养老费用,缴纳多少领取多少,享有同一套政策。“没有理由将哪一个群体单列出来,搞另一套养老保险制度。”

官办VS民办

西方发达国家的非营利性公益服务往往是以社会力量为主导,政府则扮演后援的角色。这和我们当前政府主导,社会力量参与的现状并不相同。事实上从当前现状来看,政府办企业,由于官方背景的巨大优势会形成对民营企业的挤出效应。同样的,政府所主导的社会服务事业同样会对民办服务形成挤出效应,压缩着民办事业机构的生存空间。

此外,作为行政改革的重要内容,政企分开近年来已经取得相当的成效,然而一些行政部门办的企业,换上了事业单位的帽子后存活了下来,还有更多的新企业直接取道事业单位开办起来。有些地方和部门将一些本应与政府分离的各类社会中介组织的社会职能,千方百计地通过各种方式和途径仍保留在各类事业单位当中,有的甚至将已经脱钩的社会中介组织的某些职能重新收回到事业单位。有些地方和部门将一些企业单位的经营事务揽来由事业单位承担,或将企业单位冠以事业单位的名称,按照事业单位甚至行政机关模式管理。

现实中的官办事业单位虽然占据着社会服务上的巨大资源,对资源的利用和配置却不如人意。在《瞭望》开云网页版-开云(中国)官方在线登录周刊的文章中便指出:来自高层的判断认为,面对新形势新要求,我国社会事业发展相对滞后,一些事业单位功能定位不清,政事不分、事企不分,机制不活。公益服务供给总量不足,供给方式单一,资源配置不合理,质量和效率不高。支持公益服务的政策措施还不够完善,监督管理薄弱。

有的事业单位对部门利益和个人利益的追求,偏离了公共服务这个公共机构的基本价值取向。此外,已经形成的部门利益和个人利益结构在改革中很难被打破,成为事业单位改革的最大阻力。这些问题影响了公益事业的健康发展,迫切需要通过分类改革加以解决。

改革不该创造新的不公平

2009年1月28日,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证实:“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方案”已正式下发,国务院要求山西、上海、浙江、广东、重庆5个试点省市今年正式启动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而改革的重要内容,是事业单位养老保险与企业基本一致。而在之后当年的两会之上,这个改革方案就受到了来自事业单位强烈的反对之声。

全国政协社科界别组的讨论中,一场激烈争辩成为事业单位改革艰难的一个注脚。因为社科界别委员多数来自事业单位,在切身利益面前声浪汹涌:“决定事业单位改革的意见,怎么没有我们事业单位人员的主流意见”,“让这个制度赶紧停下来”,“劳动保障部以为我们都是傻的,我们智商又不低”……

当然,把事业单位改革艰难的板子全打在4000万“事业人”身上,同样有失公平。每个人都是理性的经济人,都想自己往好的看齐。人们对事业单位内容丰富的铁饭碗的追逐,是因为铁饭碗的存在。如果一个事业单位的高工发现自己退休时竟然比不过一个行政机关的办事员,自会对导致这种不公平待遇的改革说“不”。为了解决不公平的改革不该再创造新的不公平。

所以,事业单位的改革还牵涉到政府转型和行政体制的改革问题。事业单位改革缓慢,是政府职能转变滞后和政府转型不到位的因素之一;而政府职能的转变滞后和转型不到位,也使得事业单位的改革缺乏内在动力。两者相互作用与强化。就此而言,若要深入推进事业单位改革,必须敢啃政府转型和行政体制改革这块“硬骨头”。

除此以外,事业单位改革也与财政体制改革、行业体制改革等密切相关,同时,事业单位改革本身还涉及到人事管理、收入分配、社会保障、财税政策和机构编制等诸多方面。可以说,上述任何一个方面搞不好,都会直接影响事业单位改革的其他方面,影响改革的总体进程和总体效果。所以,推进事业单位改革,必须立足于统筹协调,与上述各项改革相衔接,并做好自身的配套改革工作,从而做到政策一致,相互配套,相互配合,形成合力,体现整体效应。

事业单位改革是个延宕多年、影响范围广大的敏感话题。在“十二五”开局之年这个时间点释放出的改革信息,可以从侧面体现出中央的强烈决心。然而改革的决心也恰恰来自于解决问题的迫切性和对改革难度的预判,这场规模浩大牵扯利益错综复杂的改革必然在未来几年成为国计民生的重要论题。对改革未来的发展,半月谈将会给予持续关注。

   上一页   1   2  


返回顶部文章来源: 半月谈